1. 用毛笔写短撇时,短撇应右什么,
练好了悬针竖画,如果将它倾斜45 度再适当加一点弧度就成了撇。撇有短撇、长撇之分。短撇又称平撤,与水平面相比其倾斜角度较小,长度较短。短撇有几种情况:
短撇的上方有释尖露出叫方笔短撇。这是直下起笔所至。颜体“仁”字、柳体“何”字的单人旁短撇是明显的方笔短撇(见图一)。其写法是(见图二):
①直下侧锋起笔(欲撇先斜);②提笔;③顿笔折锋;④中锋向左下行笔,并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由于短撇较短,不像是针竖那么长,因此写短撇时,刚折锋斜行就得开始逐渐提笔,同时用手腕、手臂的动作使笔杆基本处于垂直于纸面的状态,将笔一直送到短撇的锋尖处。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起笔后的提笔仍然是写短撇不偏锋的关键。如果缺少提笔动作,必然形成短撇右下方枯涩不平、出锋处缺锋、尖虚等弊病。
2. 一撇怎么写
书法讲究逆锋中锋用笔,即笔尖在笔画的中间就是中锋用笔,古人常说屋漏痕、折钗股就是说的中锋用笔。
逆锋则是指笔管不是垂直的,而是稍稍滞后于运笔的方向,就像推着毛笔再行笔。你所说的“笔管的上端应微微倒向左下方,即手腕逆时针转动。”
方向不对,手腕转动这是调锋动作,调锋的目的是让笔尖归正,只有笔尖归正才能中锋用笔。书法要求八面出锋,即可以向各个方向顺畅地行笔,手腕转动是调锋的手段之一,臂、指也可用于调锋。
撇的正确写法是逆锋起笔,然后右下顿笔,调整笔锋向左下行笔,最后笔锋借下行之势凌空收笔。
3. 毛笔字笔画怎么写
这里所说的“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讲透彻的,本文只是概念性地提示一些写好毛笔字的基本要领。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首先是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里介绍一般所用的“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