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的繁体字
志 [ zhì ]
解释:
1.意向
2.记,记在心里
3.记号
4.记载的文字
5.称轻重,量长短、多少
6.姓。
组词:
志愿、志气、志趣、志士、志学、永志不忘、杂志、用碗志志、标志
造句:
1.少先队员要从小努力学习,长志气,长大了建设祖国。
2.父母亲的教养之恩,刻骨铭心,我永志不忘。
2. “郁”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郁”字的繁体字是
郁
拼 音 yù 部 首 阝 笔 画 8 五 行 水 繁 体 郁 五 笔 DEBH
1.香气浓厚:馥~。~烈。
2.姓。
3.(草木)茂盛:葱~。
4.(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忧~。抑~。~闷。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神荼郁垒
成语拼音:shén shū yù lěi
成语解释:二神名。传说能治恶鬼,后世奉为门神
成语出处:《山海经》:“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茶,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2、郁抑不申
成语拼音:yù yì bù shēn
成语解释:郁抑:抑郁。胸中忧闷不舒展
成语出处:《北史·文苑传序》:“道撼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
3、纡郁难释
成语拼音:yū yù nán shì
成语解释:纡郁:愁苦蕴结在胸中;释:消散。愁苦郁结,难以消释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3. 宾字繁体字怎么写
宾(宾 )bīn〈名〉
(1) (形声。从贝,冥( 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2) 同本义 [guest;visitor]
宾,所敬也。——《说文》。按,从贝者,宾礼必有贽。
宾者,接人以义者也。——《礼记·乡饮酒义》
谋宾介。——《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周礼·司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来宾;宾鸿(大雁。因是侯鸟,往来守时,有如宾客,故称);宾东(雇员和东家);宾人(宾相;赞礼的人)
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汉书·王莽传中》
(4) 古州名 [Bin prefecture]。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5) 姓
词性变化
◎ 宾(宾 )bīn〈动〉
(1) 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receive a guest]
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
协其礼,宾而见之。——《周礼·大行之》
宾者以告列子。——《列子·黄帝》
内史宾侯,北向而立。——《穆天子传六》。注:“宾侯,傧相。”
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2) 又如:宾天(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宾兴(宾贡。周代的选举法,自乡小学举拔贤能,以宾礼相对待,以升于国学;指乡试)
(3) 服从,归服 [be vassal of]
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记》
(4) 又如:宾从(归顺,服从);宾服(臣服;服帖)
(5) 排斥;弃绝 [discard;get rid of]
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庄子·徐无鬼》
常用词组
宾白 宾从 宾服 宾格 宾馆 宾客 宾客如云 宾客盈门 宾朋 宾语 宾至如归 宾主
4. 薇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薇」字繁体写法如左图
基本字义
● 薇
wēi ㄨㄟˉ
1. 〔紫~〕a.落叶小乔木。开紫红色或白色花,结球形蒴果。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花。均通称“满堂红”。
2.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详细字义
◎ 薇 wēi
〈名〉
(1) 草名,又名“大巢菜” [bush vetch,hedge vetch]。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Vicia sepium ),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采薇而食之。——《史记·伯夷传》
采薇而食者。——明· 顾炎武《复庵记》
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方文《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
(2) 又如: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为豆叶。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3) 指蔷薇 [rose]
碧脑浮冰,红薇染露。——宋· 周密《天香》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正韵》无非切,音微。《玉篇》菜也。《说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诗·召南》言采其薇。《仪礼·公食大夫礼》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药名。
又蘼芜,一名薇芜。《张衡·南都赋》薇芜荪苌。
又花名。《拾遗记》元熙元年,诏民闲园囿皆植紫薇,以为压胜。《唐书·百官志》中书知制浩,开元号紫薇省。
又蔷薇,见蔷字注。
又《唐韵》武悲切,音眉。《尔雅·释草》薇垂水。《注》生於水边。
又薇衔,药名。《集韵》或作。
『说文解字』
【卷一】【艹部】薇
菜也。似藿。从艹微声。,籀文薇省。无非切
『说文解字注』
(薇) 菜也。见毛传。佀藿。谓似豆叶也。陆玑诗疏曰。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项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谓之大巢菜。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谓之豌豆顚顚。古之采於山者、野生者也。释艹云垂水。薇之俗名耳。不当以生於水边释之。从艹。微声。无非切。十五部。
5. “沉”字繁体字怎么写
“沉”没有繁体字
拼音:chén
笔划:7
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点、点、提、点、横撇/横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释义:
1.没入水中
沈,没也。——《广雅》
以狸沈祭山林川泽。——《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诗·小雅·箐箐者莪》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埋没。如:沉沦(埋没);沉压(沉抑;埋没)
3.投水。如:沉河(投河自尽);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古代祭川泽曰沉。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如:沉祠(古代祭水神之礼仪);沉辜(古代宰牲以祭川)
4.沉迷,沉溺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战国策·齐策四》
细腰沉赵女。——杨敬之《客思吟》
我用沈酗于酒。——《书·微子》。传:“沈,湎也。”
沈酒冒色。——《书·秦誓上》
沈而乐者。——扬雄《法言·寡见》
5.隐伏;隐没。如:沉伏(隐伏);沉志(谓潜隐志向);沉汉(隐没);沉祟(隐伏的灾祸);沉晦(隐而不露);沉恶(隐伏的罪恶)
6.降落、坠落。如:沉陨(坠落);沉坠(坠落);沉埃(落下的尘埃)
7.沉沦;沦落。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8.忍住,压制。如:沉住气;沉下心来
9.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除山川沈斥。——《汉书·刑法志》
10.深。如:沉泉(深泉);沉渊(指深渊。比喻险境;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11.深沉。如:沉厚(深沉而敦厚);沉潜(深沉而不轻浮);沉猜(深沉多疑)
12.份量重,重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13.病情严重的。如:沉殆(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沉病(重病;久病);沉疾(重病)
14.沉着。如:沉毅有守(沉着刚毅有主见)
15.稳重。如:沉默默(庄重、静默的样子);沉稳(稳重;安稳)
16.低沉
暮霭沉沉楚天阔。——宋·柳永《雨霖铃》
17.沉静。如:沉靖(沉静);沉详(沉静安详)
18.沉闷。如:沉心(心里不愉快);沉屯(沉闷);沉菀(沉郁,郁结不舒)
19.长久。如:沉委(谓久病委顿);沉雨(久雨);沉卧(久卧)
20.程度深。如:沉研(深入研究);沉究(深入研究)
21.极,十分。如:沉悲(极度悲伤);沉窘(非常穷困)
造句:
1.否则,那船没准会沉。
2.新的不利于他的证据使他沉不住气了。
3.船在暴风雨中翻了,沉到海底。
组词:
1.沉子 [chén zi]
意思是渔具的重要属具之一。具有沉降力,配合浮子,以保证渔具在水中所需的形状和位置,或增加渔具的沉降速度和渔具下缘对水底的压力。常用比重大的材料,如石块、陶瓷、金属等制成。
2.沉井 [chén jǐng]
意思是深基础或地下结构物的一种型式。先在地面上筑好一段(或全部)井身,放置施工位置,挖去井内的土,使它逐渐下沉。以后逐段接长井身,直至沉到预定深度为止。也做地下的水泵房或水池。或用混凝土填实,作为大型桥梁、重型建筑物的基础。
3.沉水 [chén shuǐ]
意思是没入水中。
4.沉长 [chén cháng]
意思是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