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事评论怎么写
第一段:写引子。
比如你想讨论的是在中国的外国人的素质问题。还是停车问题。
还是司机和售票的服务质量问题。职业素质问题。
等等在第一段点明。第二段:重复事实。
向你的文章的读者介绍你为什么想起来谈论这个问题。即评论的由头。
第三段:就事论事。围绕你第一段的引子结合事实,表明自己的议论。
第四段:可以讲开去。比如想到另外一件事,但切记要在同一主体下!不要本来讲外国人的素质问题,讲着讲着去讨论斯诺登了!或者讲到外国高科技了!要切题。
第五段:收回来,言简意赅重申你文章的主体和意义。
2. 怎样写时事评论
新闻评论的概念及实例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3. 如何写时政点评
评论的作用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既然评论如此重要,写好评论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评论呢? 评论写作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可以有不同的路径。
但是种种差异中,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和梳理出稳定的规则和大致的认识框架。根据个人的体会,我从内容、品质、力量、语言、心态、风格、语境、思维和感染力等九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业务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评论写作应注意到以下方面: 一是评论和其他文章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说理的文章,那么文章要呈现说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说理的内容,必须有超越叙事的东西,必须要有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也是直到今天还在某些评论中出现的低级现象。
二是评论的品质主要在于立意。“命意之高下”决定了评论的品质的高下。
评论作品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观点立意高,能够关注重大社会现象,或者关注表面上看似微小事件背后涉及的重大命题,然后就重大现象或命题发言,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境界。作为评论,如果观点本身失去了魅力,那么言语的艺术是不足道的。
三是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之美。评论的真正力量在于事实和逻辑。
只有事实和逻辑构成的有机整体才能真正说服可以被说服的人。而事实是客观的,逻辑却需要写作者真正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强大的逻辑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给人一种理性之美。
四是语言的漂亮在于分寸、准确。当然其他因素在语言上的投射,都是语言的独特魅力。
我所论述的一般意义上,评论语言与其他语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寸和准确。当然,语言很好的分寸感,会为评论提供恰如其分的表达载体。
好的想法或观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好的表达上来。 五是有论辩心态,心中要有“假想敌”。
评论写作当然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和叙述和抒情的文体不同,评论文章是要应敌的,应对不同的反诘和质疑的,所以应该有“假想敌”的存在,有“敌情”概念,也就是说评论是战斗的文体,所以就是要有战斗的姿态。 六是要有好的风格。
当然风格各异,似乎谈不上什么是好的风格,但是风格有个适应的问题。比如色彩,本来说不上什么色彩更好看,但是一具体到特殊的场合,一种颜色的适应性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比如象征悲哀的黑色,象征高贵的紫色,象征纯洁的白色等等。
具体到评论上说,评论文章的风格也应该以文章发表时机、场合、媒体、受众特点的不同为根据,从而形成什么是好的评论风格的稳定看法。比如,马克思曾经谈过无产阶级的风格,应该战斗的,是鲜明生动的,绝不吞吞吐吐的。
从中国近代评论发展历程来看,梁启超、章太炎、邹韬奋都是非常著名的评论大家,但却各个不同。如梁启超的文章“汪洋恣肆,笔锋常带感情”,章太炎则国学深厚,文章大气但却好用生僻典故,邹韬奋文字简易晓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三种皆为大家手笔,评论文章应该有风格,更应该有适应特定情况的风格,当然大家马上想到鲁迅的杂文风格,简直就是时代的传声筒,是为时代度身量做的。 七是语境的营造,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其他文章不同,评论文章走向清晰。
语境的清晰与模糊,大约可以成为评论文章与非评论文章的分野。评论以清晰为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个准确的判断都适合一个非常具体的客体,而不能随意模糊客体的条件。
准确的判断同时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逻辑思路上的。没有一系列清晰构成的特殊语境,那么最终的判断只能是胡言乱语。
任何不应该出现的模糊都会伤害文章的说服能力,伤害评论的品质。 八是思维的特点。
评论的思维是一个走向聚合的思维,当然要从发散走向聚合。我们论述的对象总是千差万别,我们要从种种不同中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来,加以思维的聚合,分析共同的东西,我们的评论就应运而生了。
从发散走向聚合,让我们的评论具有理论上强大的解释能力,因为文章是建立上广泛的观察和大量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最终的聚合又为我们提供了真理的内核,为迷失在生活森林中的人们走出来指明一个方向。 九是评论的感染力。
这是一个当然的想象,就是诉诸情感。在评论中如果可以看到人的命运体验、情感历程和喜乐悲伤等等,都会很好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立足于理性说服的评论以更好的情感支撑。
中国俗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是说服宝典啊。 综上所述,我提出的就是写作评论的一个整体思考框架,从这个框架来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或现象,能够为评论提供一个丰满的、多角度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写作者理解评论文体的本质特点,把握从主题、语言到分析框架等一系列的要素,为提高评论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给你举个例子奥巴马的建议对我电视事业发展应有所启示 近日看到一则国际新闻,标题为《奥巴马建议美国推迟转换数字电视》。其主要内容讲的是,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日前致信国会,建议美国推迟原本将于2月17日停止模拟电视信号的计划,原因是美国商务部已经没有资金发放帮助民众购买机顶盒的补贴券而导致美国的弱势群体面临购买机顶盒的难题。
从这则新闻里,我读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信息。 首先,全球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势。
4. 如何写时事评论作文
一、如何写时事评论文章
1、首先要评论一件事情要说出这个事情的现象。
2、其次引出问题的原因,由来,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最好是有新闻报道或文章作为论据,这样可使人信服。
3、然后对这一件事情进行评论,发表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感想和分析,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4、最后对这件事情进行结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或进行呼吁,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二、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对发展等级作文的要求之一。见解新,给人惊喜,毕竟是暂时的、表层的。若要让人感动,让人深省,让人难忘,还要开掘深刻,立意深邃,“发人所未发”。别人只看到表面现象,你却看到了隐藏在深层的本质;别人只能“知其然”,你却能“知其所以然”。这就能给人启迪,催人深思,发人深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1、探究并解释现象存在的背景;
2、探究并解释现象的共同特征;
3、探究并解释现象的特殊含义;
4、从特殊到一般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推演;
5. 写一篇时事评论的作文
热点评论作为一名中学生,关心时事热点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关心时事热点,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作出客观的评价,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最近网络上可谓是风起云涌,杭州富家子弟开车撞人事件,无论在网络还是在现实上都掀起了一场关于尊重生命的大讨论.胡斌,其父拥有一家纺织公司,家里颇有资产.胡平时的爱好就是喜欢与一帮兄弟飚车,就在几天前的晚上,浙江大学的学生谭卓看完电影回家时,被胡驾驶改装跑车撞起五米多高,落在地上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谭卓的父母赶来杭州.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前途似锦的儿子就这样突然与他们阴阳相隔.而胡及当地交通部门的态度则更令人愤怒,胡不但没有站出来承担责任,还买通相关官员,在交通责任认定上做手脚.这一举动引起了网民们的极大愤怒.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不准私自改装跑车,而就网友们在胡斌空间里发现的汽车照片也显示,这辆肇事三菱跑车经过多次改装,通过物理公式计算,能把人撞起五米多高,其行驶时速已经超过120,而当地交通部门给出的认定结果却是70,这怎能不令人怀疑?生命是无价的,没有什么比藐视生命的行为更为可恨.而胡撞死人后一味的逃避责任,即使逃脱的了法律的惩罚,也无法逃脱道德和良心的谴责.这里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作为司法者,心中的道德天平倾向了金钱,则更为人说不容.杭州飙车事件将慢慢平息.对政府来说,公开透明的处理始终是对待此类事件的最佳解决方式,而对普通人来说,更多地了解事实,也许比更快地下结论更重要.。
6. 怎么写时评(时事评论)
1 时事评论类作文要怎么写 新闻评论的概念及实例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
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
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范文: 上海商学院火灾的冷思考 来源: 上海商学院四名花季女生的离去,我想在坐的各位心情一样沉重,一样悲痛,一样复杂,此时此刻唯有祝福她们一路走好!四条人命在瞬间即逝又给了我们什么教训?这种悲剧将会重演吗? 首先,我们从“热得快”说起,学校说是违规使用“热得快”而引起的,那么我们不妨问问为什么学生要违规使用呢?如果学校每日有开水供应,我们可以讲这种违规就没有理由了。退一步,即便违规使用,从这起火灾来看同学们没有管好自己的“热得快”是关键所在。
通常讲,如果由电引起的火灾一般有以下情况:一是电器老化;二是负载过重;三是电器容器内的物质烧焦或烧干导致;四是恶意盗电;五线路老化等。 据笔者所知,学生为了省时省事一般使用的“热得快”都在1000瓦以上,烧开一杯水几分钟,烧干一杯水的时间也就不过20多分钟,一但时间把控不好,灾情随时发生。
其二,我们从时间上分析。火灾是早晨6时许,其中有两名女生先出去呼救,正常逻辑她俩也肯定也呼救了另外女生。
报道中说,两位学生回来时宿舍门打不开了,笔者想知道,这个过程的时间有多久?也许三分钟,两分钟,一分钟还是十几秒……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跑出宿舍只要5秒就够了。况且,火势也有一个从小到旺的过程。
我们唯一的解释就是,四位学生睡得太香,没有觉察到火警,也没有听到同学的呼救。当她们醒时,错失逃生良,晚矣。
其三,从跳楼位置看,六楼,18~20米。如果草地较远或根本就没有,那么我们还能要求她们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她们可以尝试跳到五楼阳台,又或爬过隔壁阳台,想法倒是不错,但我们别忘了她们是女生,要她们作出这种决定不但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及判断能力。 其四,校方责任。
六楼有无消防栓,室内有无灭火器,又是否使了灭火器等等这些基本的消防设施和技能,暂时没有看到相关报道。大学校园的宿舍楼,很多都是采用了并排中间通道式结构或单排单走道式结构,每间房门独一无二,这对于发生火灾时,逃生往往别无选择。
如果校方的消防设施及消防措施都不到位的话,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学校平时的管理也是值得关注的,只有漏洞,违规才会不止。
由此,对并排中间走廊式结构我们可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有网友提出,在合适位置设放“软梯”以备逃生之用,这个办法我们学校应该值得考虑,不,准确讲是必备。 其五,加强自我安全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常言道,人有朝夕之祸福。也即是说人没有绝对安全的,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同时学会在祸来临的那一刻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时时明白生命才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认识到,有时的判断和决定是有附加条件的。试想,一个文静的女生能从爬过隔壁去吗?又能从六楼跳到五楼吗?不能!这样做的必备条件就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一定要好。
我与7岁的儿子讨论这件事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跑!然后我告诉他,已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