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教案ang eng ing ong 怎么写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和整体认读音节 ying 及 ying 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 ang、eng、ing、ong 组成的音节,继续练习直呼音节(或拼读)。 【教学重点难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熟练三拼音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思路】 教学后鼻韵母 ang、eng、ing、ong 从图入手,按“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先看图引出图下的音节词,再分解有关的音节,教学后鼻韵母。
重点指导 ang 的发音。教学 ing 和 ying,从音、形、用三个方面进行区别比较,让学生通过实际发音掌握要领。
三拼音节的练习,先复习三拼音的拼音要领,再指导直呼。 指导书写音节,要求学生在读准音,记住形的基础上练写。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卡片 an、en、in、un、ün。
提问它们都叫什么韵母? 二、教学新课 1、教学 ang。 引导看图。
提问图上画的什么?(山羊)领读 yáng。羊的声母是什么?(y)韵母是什么?áng,áng 的第一声怎样读?指名试读。
(板书ang) 示范发音,领读。告诉学生发 ang 音,先发 a 音,接着舌根高抬,舌头后缩,鼻子出气。
领读,让学生用手在鼻前感受气流。指名读。
练读音节 gāng 水缸的“缸” yáng 山羊的“羊” fāng 纺线的“纺” wàng 希望的“望”。 指名读书上的音节词 shānyáng。
在四线格中范写ang。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后鼻韵母 ang,写 ang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用手指在桌上边读边练习 ang。 2、教学 eng。
指导看书上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蜜蜂)指名读图下的音节词 mì fēng,领读 fēng,指名说一说 fēng 的韵母是什么?(板书eng) 学生试读,领读,齐读。讨论 eng 的发音方法。
小结发eng音时先发e音,接着舌根高抬,舌头后缩,鼻子出气。 指名读 eng、mì fēng 范写 eng,让学生边看边记边用手书空。
三、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 ang、eng。 2、捡卡片 ang、eng。
3、听一听下面音节的韵母是什么?看谁分辨得又对又快。 guāng 光荣的“光”(āng) dèng 板凳的“凳”(èng) xiáng 想一想的“想”(áng) nèng 能文能武的“能”(èng) 4、读音节词。
shān yáng mìfēng shu gāng bān dèng bíngyàng hūo xuè shēng。 四、指导读书 五、指导书写 ang、eng 范写后先指认字母,然后提出写时要注意把合成每个字母的三个字母写紧凑些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an、ang、en、eng,比较异同。 2、“开火车”读 āng áng ng àug ēng èng ěng èng。
3、指名读音节词。 bāng zhù(帮助)páng biān(旁边) duān zhèng(端正) zhing qí(整齐) 二、教学新课 1、教学 ing、ying。
指导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老鹰)领读词卡lāo yīng。指名读yīng。
(板书ying)范读,指名读。告诉学生ying是整体认读音节。
标调号时i上的点不写了。 抽读卡片yīng yíng yng yìng 练说 yīng 老鹰的“鹰”;yíng 营长的“营”;yíng 电影的“影”;yìng 答应的“应”。
(板书ing) 提问音节ying去掉前面的y该怎样读?试读。告诉学生 ing 和 ying 读音一样。
指名读 ing。讨论 ing 的发音方法。
小结发 ing 音时,先发i音,接着舌根高抬,舌头后缩,鼻子出气。 比较 ing、ying 的异同。
(从音、形、用三方面比较) 小结 ing 和 ying 的辨别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用法不同,ing是韵母。不能单独做音节;ying是整体认读的音节。
让学生用手边读边在桌上练写 ing ying。 2、教学 ong。
看图,图上画的是挂钟,指名读一读音节词guà、zhōng。 抽读卡片 zhōng,提问 zhōng 的声母是什么?(zh),韵母是什么?(ong)(板书ong) 指名试读,范读,齐读。
讨论发音方法。 小结发 ong 音,先把口形撮圆,接着抬高舌根,舌头后缩,鼻子出气。
练读词卡 guà zhōng。 三、巩固练习 1、指名读词卡 ang eng ing ong。
2、“开火车”抽读卡片 áng ?ng ìn gōng。 3、分解音节练习 jing→( )—( ) dòng→( )—( ) tíng→( )—( ) zóng→( )—( ) 4、教师读音,让学生听下面音节是第几声? 英雄的“英”(yīng)欢迎的“迎”(yíng)影子的“影”(yng)放映的“映”(yìng)四指导读书。
四、指导书写 ing、ong、ying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 ang eng ing ong。 2、比较认读 an、ang;en、eng;in、ing;un、ong。
3、指名认读词卡 lūo yīng guà zhōng。 二、声母、介母、韵母的三拼音练习 1、指名认读 g、k、h、i、q、x、i、u。
2、打出幻灯片(或小黑板)练读 j—i—a→jiag—u—an→guan 讲一讲三拼音节怎样直呼。(声母摆口形、念轻声,再连读介音和后随韵母。)
说一说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 3、出示卡片指名直呼 j—i—ong→jiongq—i—ong→qiongx—i—ong→xiong g—u—ang→guangk—u—ang→kuangh—u—ang→huang 指读书上的三拼音。
三、拼读短句练习 出示卡片 xio fēng zhēng fàng míng。指名认读指导看书上的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个小朋友在放风筝。) 自由读书上的拼音短句,比一比看谁先读出来。
指名读短句。齐读短句。
四、指导书写音节词 fàng fēng zhēng,提出要求,教师范写,让学生看书抄。
2. ang拼音格式怎么写
1.an发音时,先发元音a,紧接着软腭逐渐降下来,增加鼻音色彩,舌尖往上齿龈移动.最后抵住上齿龈发n,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例如:单音节:三 山 兰 干 反 般 满 安 担 坎 占 寒 然 产 餐 咱 双音节:汗衫 展览 散漫 漫谈 淡蓝 感染 反叛 难堪四音节:安居乐业 暗箭伤人 按兵不动 暗送秋波 半路出家 半信半疑 |闪闪发光 三言两语 三位一体 攀龙附凤2.ang由一个元音a加上一个“ng”构成。发音时,先发元音a,紧接着舌根往软腭移动并抵住软腭发ng,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例如:单音节:昂 邦 帮 蚌 傍 乓 旁 胖 忙 方 妨 放 当 唐 躺 烫 狼 浪 刚 港 康 抗 厂 嗓 舱 脏 让 唱 伤 双音节:长江 厂房 沧桑 帮忙 党章 长方 昂首 昂然 昂贵 肮脏 昂扬烫伤 当场 四音节:不卑不亢 不上不下 长期共存 长生不老 畅所欲言 胆大妄为 大张旗鼓 当机立断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纲举目张 孤掌难鸣。
3. 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bi ang字怎么写
见下:biáng(拼音:biáng;注音符号:ㄅㄧㄤˊ;国际音标:/piaŋ24/),关中方言生僻字,合字,象声字。
笔画56画。用于陕西关中地区的面食Biangbiang面。
biáng也是一种口语化的象声词,有时为口头禅,或童语。此字出于陕西关中的一种小吃“biángbiá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biang biang面的名字由来:因为在做这种面时会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biang biang面因此得名。
书写笔画顺序:先写穴字头,再写幺、言、幺,接着写长、马、长,左边写月,右边写立刀旁,下面心字底,最后写个走之儿。扩展资料:该文字来历该字的笔画简写42划,繁写56划。
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áng——biáng——”之声不绝,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将进去。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儿,扯住两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里,摔打了好几块儿,从锅里捞出一海碗,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热腾腾端上来。
秀才看得兴起,大叫:“好啊!店家来一碗!”“这位客官一碗……”店小二一声长长的吆喝,顷刻间一碗面摆到面前,碗中罄净,直吃得秀才大汗淋漓。“店家,结账!”秀才喝道。
一摸兜,坏了,一时忘形,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顿时窘住,刚才的热汗顷刻间冷冰冰刷在脸上。一旁,店小二斜着眼耸着肩,一脸坏笑。
“小二……”秀才讪讪,话刚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经营,概不赊账。”见店小二不通融的模样,秀才又向身上摸去,左一摸,右一摸,上一摸,下一摸,好像早晚能摸出几文钱来似的。
店小二心想:“你个穷秀才,看你摸出什么来。”天呀,这不是有辱斯文么?秀才一面摸,一面思量脱身之计。
他与店小二答讪:“小二,你家这面何名?”“何名?”店小二学着秀才的腔调说:“biáng、biáng面。”秀才问:“biang、biang面?biang、biang字咋写?”这家面店可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其面做得特殊,面与面板摔打撞击,“biang、biáng”也,故称“biáng、biáng面,biáng、biáng”二字咋写,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谁也没去想过。
见店小二答不上来,秀才顿时有了主意,他说:“小二,你与老板商量过,本人今天没钱,可否写出'biáng、biáng'二字,来换这碗面吃?”店小二顷刻间回来,说:“成。”店家心想:“古来就没有'biáng、biáng'二字,看你穷秀才怎么赖账。”
“biáng、biáng、biáng、biáng……”秀才心里嘀咕,嘴上嘀咕。秀才读书,也最认书,古往今来偏偏没有这“biáng、biáng”二字 ……“书上没有,岂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为名,秀才岂敢与之比肩?秀才满腹心酸,一腔惆怅;寒窗苦读,功不成,名不就,众目睽睽下,落到赖账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骂皇上:“什么‘日月当空照’?民间疾苦,哀鸿遍野;宫闱倾轧,豺狼当道;贪官污吏,横行乡里;我秀才寒窗苦读,就因无钱无人,打不通关节,获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罢罢罢,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尝不能?”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大大地写了一个biáng!他一面写一面歌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进咸阳。”
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
从此,“biángbiáng面”名震关中。来历二:古代面食都称饼,唐朝时期韦氏母女加害皇帝,送去的就是一碗汤饼,其实就是一碗汤面,后来面食全面替代原来的饼食,饼食则更加具体化了。
当大部分地区都食用面食的时候,关中地区还保持饼的发音,并就近创造出一个字来,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各地都有,据说福建地区的一些地区还把锅叫鼎!参考资料:百度百科-b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