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用梵文怎么写
佛 fó 是梵文 बुद्ध (buddha)的音译 。
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不过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语中已经有这个字, 佛 fú 古同“拂”,违背,违反。也用于“仿佛”一词。 佛 bì 古同“弼”,辅弼。 佛 bó 古同“勃”,兴起。
2. 南无阿弥陀佛梵文怎么写
梵文写法:णमो अमिताभ 或者 Namas Amitābhā
Namo”mitābhāya buddhāya又,Namo”mitayus buddhāya,又作南无阿弥陀佛陀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
“南无”,是梵文णमो(或नमो,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三宝等。“阿弥陀佛 [8] ”,是梵文अमिताभ(Amitābhā)的音译,密教称甘露王,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为“接引佛”,意译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经》称,信徒只要一心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并深信不疑,死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扩展资料:
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
另梵本阿弥陀经谓,阿弥陀有无量寿(梵amita^yus ,音译作阿弥多廋遮)、无量光(梵amita^bha ,音译作阿弥多婆)二义,玄奘译之称赞净土经亦准此区分;然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均译为‘阿弥陀’而不别之,又支娄迦谶、支谦、慈贤等历代译经家亦然。
此外,深励之阿弥陀经讲义谓,古来翻译阿弥陀之梵语为无量寿、无量光,全称为‘归命无量寿觉’,即南无阿弥陀廋晒佛陀耶(梵namo amita^yus/ebuddha^ya ),亦即表示归敬无量寿佛;若以阿弥陀婆耶(梵amita^bha^ya )表之,则为归依无量光佛之意。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南无阿弥陀佛
3. 请教梵文的“南无阿弥陀佛”是怎么写的
图片也可以复制粘贴啊!因为我们的电脑没有梵文输入系统,只能用图片! “阿弥陀佛”一词是佛经传译中鸠摩罗什大师将汉译的梵文词汇新组合的词汇,将“阿弥怛跋”省译为“阿弥陀”,“如来”一词换为“佛陀十号”中汉语单字表述的“佛”字,即成了今天我们常见的“阿弥陀佛”一词,梵文中通常习惯的用法是“南无阿弥陀如来”,汉传佛教的“阿弥陀”其实是包含了无量光(梵名Amitābha)与无量寿(梵名Amitayus)等多层含义,唐代有玄奘法师对阿弥陀经进行了重译,经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中对阿弥陀佛的两个名号及来由都有表述。
图中是我制作的“南无阿弥陀如来”的悉昙体梵文(梵文有悉昙体、天城体、兰扎体、瓦德体等多种)图片。梵文罗马拼音转写:namo amitābha tathāgatāya(梵音读作“拿牟 阿弥怛-婆呀 怛他-噶怛-呀”),namo 为皈敬、顶礼之意,amitābha意为无量光,tathāgata即如来的梵文,后面加aya是表示赞叹、感叹的语气!"-"前的字要读长音! 末学所提供图片你自己也可以配上汉字“南无阿弥陀佛”做成梵汉对照的标语、吉祥贴纸等,贴在寺院或家中客堂!切记不要将它纹在身上,因为是佛陀名号,护法神也会礼敬,若纹在身上就是把你自己当“画布”,但你这块“画布”既未皈依佛门,也不知戒规为何物,身口意三业极不清净,如同用秽物供佛一样,会惹恼护法对你进行惩制。
切莫因无知妄为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请慎知之。
4. 佛用梵文怎么写
佛 fó 是梵文 बुद्ध (buddha)的音译 。
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
“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
借花献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
佛寺。佛老。
佛经。佛龛。
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不过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语中已经有这个字, 佛 fú 古同“拂”,违背,违反。
也用于“仿佛”一词。 佛 bì 古同“弼”,辅弼。
佛 bó 古同“勃”,兴起。
5. 请教:梵文:阿弥陀佛:怎样写
阿弥陀佛”其本来名号为无量寿如来(梵名Amitayus-tathāgata),亦名无量光如来(梵名Amitābha-tathāgata),“阿弥陀佛”一词是佛经传译中鸠摩罗什大师将汉译的梵文词汇新组合的词汇,将“阿弥怛跋”省译为“阿弥陀”,“如来”一词换为“佛陀十号”中汉语单字表述的“佛”字,即成了今天我们常见的“阿弥陀佛”一词,梵文中通常习惯的词汇接续用法是“阿弥陀如来”,如《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中开始的礼敬部分“南无 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即“礼敬无量光如来”之意。
上图即“礼敬无量光如来”的悉昙体梵文(梵文有悉昙体、天城体、兰扎体等多种)图片,梵文罗马拼音转写:namo amitābha tathāgatāya(梵音读作“拿牟 阿弥怛-婆呀 怛他-噶怛-呀”,"-"前的字要读长音),namo 为皈敬、顶礼之意,amitābha意为无量光,tathāgata即如来的梵文,后面加aya是表示赞叹、感叹的语气! 唐代玄奘法师对《佛说阿弥陀经》进行了重译,经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中对阿弥陀佛的两个名号及来由都有记述。《无量寿经》中也记载:“是故无量寿佛 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可见,阿弥陀佛是一位无量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智慧、无量欢喜的圆觉圣者。顺便提醒:请不要用于纹身,若将佛陀名号纹于身上,行为不清净会受到护法惩戒,徒添烦恼,望慎知之。
6. 阿弥陀佛梵文怎样写
汉传佛教的保存于日本京都宇治同等院的阿弥陀如来坐像阿弥陀佛,有两个名字: 无量光佛,梵文amitābha,构词为amita-ābha(光明) 无量寿佛,梵文amitāyus,构词为amita-āyus(寿命) amita原意为不可数,经文意思为无极,无尽,无量。
阿弥陀佛,不是由梵语而来,是阿弥陀婆耶或阿弥陀庾斯的简化。 也有简化为弥陀佛(mita-budda),阿弥陀(amita),弥陀(mita)。
但简化后的汉文,在梵文却中是另外的原意。 阿弥陀,amita无量;阿弥陀佛amitabuddha意为无量佛。
弥陀,mita可量;弥陀佛mitabuddha,意为可量佛。 阿,梵文a,表否定。
《佛说阿弥陀经》另有没有量相佛(amita-ketu),无量幢佛(amita-dhvaja),都可算做阿弥陀佛(无量佛)。
7. 印度佛字怎么写
又作万字、万字、卍卍字。
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
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
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六、大般若经卷三八一等,均记载佛之胸前、手足、腰间等处有卍字。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梵Amara^vati^ )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数个卍字。
卍之形,原是古代印度表示吉祥之标志。除印度外,波斯、希腊均有此类符号,通常被视为太阳、电光、火、流水等之象征。
在古代印度,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均使用之。最早时,古印度人认为此一符号乃存于梵天、毗湿笯(梵Vis!n!u )吉栗瑟拏(梵Kr!s!n!a )**之旋毛,而普遍视之为吉祥、清净、圆满之标相。
在佛教,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 卍字之汉译,古来有数说,鸠摩罗什、玄奘等诸师译为‘德’字,菩提流支则译为‘万’字,表示功德圆满之意。
另于宋高僧传卷三则谓,卍字译为‘万’并非取其意译,而系准其音。然卍字之音,初时不入经传,至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始制定此字读为‘万’,而谓其乃‘吉祥万德之所集’。
然‘卍’本为一种记号,而非一字。历来之所以联读为‘卍字’者,一方面固因习惯使然,最主要者则因自梵文译成汉文时之讹误。
盖梵语laks!n!a,音译作洛刹曩,为‘相’之义;另一梵语aks!ara,音译作恶刹罗,为‘字’之义。或因洛刹曩、恶刹罗两音相近,遂将其字义混同。
准此而言,则卍字、万字应作卍相、万相,始符其梵语本义。 相当于‘卍’字之梵语不只一字,以新华严经为例,全经之卍字共有十七处,皆读为‘万’,然以梵本对勘之,则其原语共有四种:(一)s/ri^vatsa,音译作室利靺蹉,意译作吉祥臆、吉祥犊。
新华严经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下):‘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s/ri^vatsa,系指毛发等旋转重叠如海云之相。
(二)nandy-a^varta,音译作难提迦物多,意译为喜旋。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六上):‘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字严饰。
’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nandy-a^varta,系指佛发右旋之相。(三)svastika,音译作塞缚悉底迦、濊佉阿悉底迦,意译为有乐。
新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四中):‘愿一切众生得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其中,‘卍’字之原语即为 svastika,含有‘有乐’之义,意指毛发右旋,自成纹样,令见者咸得欣悦之相。
(四)pu^rn!aghat!a,音译作本囊伽吒,意译为增长。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八中):‘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
’其中,‘卍’之原语即为 pu^rn!aghat!a,为‘满瓶’之义,意指佛之头部或指节等处圆满隆起之相。由是可知,上举四相之中,除 pu^rn!aghat!a之外,其余三者皆与毛发有关,然三者之语义亦略有差异,惟诸经论所译一概皆作‘卍’字,实与梵本语义有所出入。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别,于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表示。于佛教,现存于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为‘卍’,该塔系阿育王时代之建筑物,为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者。
在西藏,喇嘛教徒多用卍,棒教徒则用卍。我国历代左右旋混用各半,慧琳音义与高丽大藏经皆主张卍,日本大正藏亦准之而采用卍,然宋、元、明三版藏经均用卍。
卍字产生左右旋之纷歧,主要系由于‘立场’之差异。盖经中多处有‘右旋’之说,且佛眉间白毫亦宛转右旋,又如礼敬佛菩萨时亦需右绕而行,故‘右旋’一词已成定说,惟究竟以‘卍’为右旋,抑或以‘卍’为右旋,则是争论之关键。
若以卍字置于吾人之前,而以吾人之立场观望卍字,右旋则成卍;然若以卍字本身之 立场而言,则卍乃符右旋之方向。参考资料:佛学大词典。
8. 释迦牟尼用梵文怎么写
请一楼不要胡说。印度考古文献材料何其多也,研究传统何其久也,什么叫“原始梵文已经失传”?梵文本来就是用字母拼出来的,什么叫做现在的梵文是用字母拼出来的?梵文传统波你尼语法沿习至今不绝,失传什么东西?即使你说欧洲语言学家用新方法去研究梵文,那也是德国人开的先河,谁说是英国人?
“释迦牟尼”天城体写作शाक्यमुनि。
至于说古代梵文字体,请问您是要哪一种?天城体本身在古代就有。古代还有婆罗迷字体、佉卢体、兰札体、南弟成体,等等。
当然,中国人和日本人用毛笔抄成的变了形的所谓的“悉昙体”,也可以算是一种古代字体。请大家千万不要迷信所谓悉昙体是古代纯正梵文的说法。
字体是符号。就像同样的中文可以用楷、行、草、隶来写一样,同样的梵文也可用多种字体来写。梵文天城体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最工整、最精确、最美观的字体,也被印度联邦法定用同时于拼写印地语。
9. 阿弥陀佛 怎么翻译
【阿弥陀佛】
梵名Amita -buddha ,西藏名Dpag-tu-med, Dpag-yas 。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Amita^yus ,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a^bha ,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
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