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在家表现怎么写
自然是要往好的方面写,但也可以偶尔补充一些缺点。
1,在家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会按时完成作业任务,
3,听父母和家里人的话,
4,不随便破坏家里东西,
5,吃饭时不挑食,
6,注意卫生,
7,讲礼貌,
8,个性独立,遇到困难不会逃避。
至于缺点方面,如
1,作业有时候做的比较马虎,
2,比较沉迷手机或者动画片,
3,性格比较倔强。
2. 幼儿园表现中等的幼儿怎么写观察记录
(一)记录的内容的选择:观察记录的内容要有依据,能够反映幼儿的年龄特点。
它是做好观察记录的先决条件。 (二)记录的方法:运用白描的手法进行记录, 教师要记录的是某一个孩子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表现,让别人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不是老师的转述,不要添加任何感情色彩。
对事件的描述要尽可能客观、准确,这就意味着要用具体的、非评判性的语言来叙述。教师要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推测的语言:如伤心,愤怒、害羞、敌对、固执、自私和懒惰等,教师在原始真实的记录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就是记录中没有老师对孩子的定义,自始至终记录的内容都是老师用眼睛看到的东西。 (三)分析的方法:在记录的基础上,教师要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在分析中,教师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结论,更忌讳在开始就给孩子插上一种标签,然后再进行记录。老师对孩子的认识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做法,如果老师在开始就对孩子有了评价,那么后来的观察记录就很难做到客观,这样的记录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要说明一个问题,要对孩子这方面的发展做追踪记录,多次相同的表现才能让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四)教育措施: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兴趣,挖掘相应的教育价值,实施有效的教育,写记录的目的是发现其中的教育价值,让教育效果达到最佳,单纯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3. 家长在幼儿园的突出表现怎么写
一、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写孩子在家的表现,这里很重要的,做什么事要清楚目的后,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有幼儿小学教育阶段,老师要家长在假期写孩子的表现,然后开学后交给老师看,便于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并以此做到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这本来是很好的。但时下有多少老师会用心看家长写的表现呢?我相信会有,但这也只是少部分老师。即使老师看了你孩子的表现,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她也不会有时间来因材施教了——家长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写表现目的是什么呢?反正我们也要教育孩子,不如就结合老师的要求来实施对孩子的教育吧。所以写孩子的表现目的是把孩子教育成才。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家长的人才观是不一样的,有的差别很大,甚至与老师的人才观正好相反,这不是本文章的内容就不谈了。总之教育成才——要做到让孩子不懒惰而勤奋,不拖沓而守时,不懦弱而勇敢,不软弱而坚强,有自暴自弃而自信聪明,不洁癖而清洁等等。家长就要围绕这些来教育孩子。不要怕多,我们才能一点点的来做。一粒粒细砂可变成沙漠,一滴滴清水可汇成大海。下面我们来实施。
二、怎样写好孩子在家的表现——要围绕勤奋、守时、勇敢、坚强、自信、清洁、自主、能学等方面来写。(8个关键字,下文要提到)
1、以日记方式来写:把每天孩子在家的情况写出来。开学后交给老师——当然交给老师不是主要目的哦(要记住),只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孩子的表现符合8个关键字的就表扬,不符合的就含蓄的写出来,要注意分寸,用好一些程序软的词。比如:孩子的房间脏,就不能说很脏。可以这样写:孩子在房间里学习,可看出他很自信用心,这让我非常欣慰,只可惜地板有点脏。(只可惜、有点点、就差那么一点,这些词程度很软,不挫伤孩子的自尊。)——日记方式很好的,不过你把持得下来吗。孩子要看你的日记的,家长可以装不知道似的让孩子看你的日记,他看了就受教育了。
2、有意识的安排教育孩子的家庭活动。让活动内容来教育孩子,同时写好孩子的表现。
3、手机是我们常用的通讯工作了,随身都带,家长可以用手机把孩子好的表现和差的表现拍摄下来,让孩子自己看。不过家长的评价很重要的,遇到家长不满意的地方家长可以不说话,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你的态度,当然遇到满意的时,就要高兴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了。为什么不说话?你自己想想吧
4. 怎样面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面对老师的评语,每位家长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长一听老师反映孩子的缺点,就怒气冲冲地对着孩子大呼小叫;有的家长则只关注优点,对老师提的缺点不屑一顾;有的家长拿着自家孩子的评语忙着和其他孩子作比较…… 老师的评语究竟意味着什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正确面对老师的评语呢? 一、面对正面评价 面对正面评价,作为家长,心里首先会感到欣慰,但也会有几个问题供您参考:1、在家里我们发现了吗?比如,老师说你的孩子对音乐敏感度比较高或者特别喜爱画画,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发现并已及时给孩子认可鼓励,或为孩子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学习?2、孩子的表现和家里是否一致?为什么?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从来不自己吃饭,可在学校里,老师却夸奖他吃饭能够自己动手,那么,你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是不是家里包办太多,孩子没有自主的机会?3、我们的评价和老师一致吗?比如,老师评价孩子的行为很有创意,会把颜料涂在手上,然后在纸上按手印。
或许,在家里,孩子这么干的时候,被你指责“不爱干净”或“调皮捣乱”呢? 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下究竟哪种评价能更好地挖掘孩子的潜能呢? 二、面对负面评价 当家长听到幼儿园老师反映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内心的懊恼和沮丧不亚于自己被点名批评。那么,如何来摆正我们的心态呢?同样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1、孩子的表现有例外吗?老师的评价大部分是实事求是的,但从客观角度来看,同样也有局限性。
一个幼儿的表现在幼儿园、在家里、在旅途中、在别人家做客、在公园玩耍时都可能有差异。比如,一个在幼儿园显得不合群、行为退缩的孩子,也许她在家里招待小客人的时候就表现主动大方,也许她在和自己熟悉的小朋友玩耍时就显得积极热情……这些例外的场景加上老师对其在幼儿园的表现才是对孩子较为客观的评价。
老师的评语中不太可能包含例外的场景,所以细心的家长得自己去发现一些例外,让自己心里对孩子的评价更客观。2、孩子真的都不如别人吗?事实上,人的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每个孩子的气质是不同的:比如多血质的孩子看上去积极主动,适应性比较好;抑郁质的孩子虽然思考力强,但在人际交往方面略有欠缺,但这并不能说明多血质的孩子就比抑郁质的孩子强。
老师的评价有其客观性,所以耐心的家长得静下心来,找一找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3、我们是否要附和老师?老师不接纳孩子的特点,是因为她很难全面了解到每一个孩子。
但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口头上淡化老师的负面评价,行为上要参考老师的评价,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引导,才能够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适应社会。比如,一个羞怯的孩子,我们会告诉他说:“老师认为你很守秩序,生活习惯也相当不错。”
然后,在平时日常生活中,适当强化其积极主动的一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