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暴龙的暴是什么意思
霸王龙又名暴龙,学名Tyrannosaurs.Rex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龙和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种,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强的食肉动物。身长约13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爆龙没有听说过,也许一些网络游戏中的大BOSS是个龙吧,大家组队把这个龙打死,会有很多武器、书籍、妖物、护具等散落,所以大家形象的称之为爆龙吧?
2. 介绍暴龙的作文怎么写
我是霸王龙又名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6.8。霸王龙是两足行走,在0.65亿年前白垩纪末期主要生活在北美洲西部的广阔地域。目前,科学家们仍置疑是否霸王龙是动作迟缓的食腐动物还是动作敏捷的掠食性动物,但无论它的食物是活着的还是死的,它口中的猎物一定很大,这种食肉性恐龙进食时一定非常血腥。霸王龙是有史以来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白垩纪的气候相当暖和,海平面的变化大。陆地生存着恐龙,海洋生存着海生爬行动物、菊石、以及厚壳蛤。新的哺乳类、鸟类出现,开花植物也首次出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白垩纪时期的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业时代前的6倍,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4℃。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孵化会受到影响,因而恐龙的传宗接代过程受到破坏。但是上面所说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是个渐变过程,恐龙的新陈代谢也应是渐变的,恐龙的消失就不应该是突然的。可是,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恐龙公墓里至少有300个个体死在一块,显然是集体的突然死亡。另外,如果真的是气候的突然变化也应当有其他动物的尸骨埋在一起,事实上只有恐龙而无其他动物,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它们是集体自杀或被杀。
3. 介绍暴龙的作文怎么写
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霸王龙是陆地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掠食者,最大的霸王龙有15米长,7米高,23吨重。
霸王龙与其它肉食恐龙最不同的地方在于长达30厘米的牙齿和拥有10吨咬力的下颚。这是其它恐龙没有的。
它天生就是一个十多吨的咬合机器,它的嘴里有60多颗“大钉子”,头的长度几乎有180厘米。牙齿的力量有10吨。
它需要如此大的咬力是因为它的猎物小,难免会咬到骨头,为了不那么麻烦,它的颚骨进化得又大又厚。它那30厘米的牙齿又是怎么回事?比起棘背龙,它的牙齿又大又粗长,如果棘背龙的牙齿是25厘米长的细长椎子,那霸王龙的牙齿就是粗壮的铁路道钉。
霸王龙的大牙齿就是用来配合它那10吨的咬力的。如果一个物种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在变大,它不常用的部位就会缩小或消失。
霸王龙的手臂为何这么短小?是因为它的头吗?是的,霸王龙的头有1.8米长,手臂只有一米长,许多人以霸王龙的手臂为线索,说霸王龙是食腐的动物,根本不能自己猎食。其实,霸王龙一米长的手臂,它的力量比1.4米长的北极熊前臂更发达、更强壮。
霸王龙只要一个手臂就可以杀死一个成年男人。霸王龙的寿命不长,已知最长寿的“苏”也只有28岁。
霸王龙母的比公的大,最大的公霸王龙也只有13、3米长,12吨重。
4. 暴风的暴怎么写
笔顺:
竖、横知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捺、竖钩、点、提、撇、点
笔画数:
15
暴(bào)
暴,读音bào、pù,是曝的本字,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鼎”道。小篆字形,是双手持农具在阳光下晒米。回是会意字,从日,从出,从 ,从米,本义为双手持农具在太阳下晒米。《周礼》“凡染,春暴练白绢”,《说文》,“暴,晞也”,《小尔雅》,“暴,晒也”。古文中也用作搏击之义,如“暴虎冯河”答。又有暴姓。[1]
多音字:
(1)bào,突然而强烈。如“暴力”“暴饮”“自暴自弃”。
(2)pù,同“曝”。
(3)bó,如“暴乐”。
5. 有关霸王龙短文怎么写
种名:霸王龙 域(总界):真核域(总界)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 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属: 暴龙属 Tyrannosaurus Osborn, 1905 种 雷克斯暴龙 T. rex (模式种) Osborn, 1905 异名 Manospondylus Cope, 1892 Dynamosaurus Osborn, 1905 Bakker, Williams & Currie, 1988 暗脉龙 Stygivenator Olshevsky, 1995 恐暴龙 Dinotyrannus Olshevsky, 1995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 Tetanurae 坚尾龙类 Avetheropoda 鸟兽脚类 Coelurosauria 虚骨龙类 Maniraptorifromes 手盗龙形类 Tyrannosauroidea 暴龙超科 科( Family)→ Tyrannosauridae 暴龙科 亚科( Subfamily)→ Tyrannosaurinae 暴龙亚科 族( Tribe)→ Tyrannosaurini 暴龙族 属( Genus)→ Tyrannosaurus 暴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T. rex 霸王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T. amplus= Aublysodon amplus T. bataar= 特暴龙T. bataar T. efremovi= 特暴龙T. efremovi T. gigantus= T. rex T. imperiosus= T. rex T. lancensis= T. rex T. lancinator=特暴龙T. bataar T. lanpingensis= 特暴龙T. lanpingensis T. luanchuanensis= 栾川特暴龙 特暴龙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暴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藉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暴龙的前肢非常小。
长久以来,暴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龙可能是种顶级掠食者,以鸭嘴龙类与角龙下目恐龙为食,但有科学家认为暴龙是种食腐动物。
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暴龙相当,或大于暴龙,暴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著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霸王龙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是已知最大的陆生性食肉类,体长15米,仅头部就有1.5米长,身高达6米。
头骨笨重,高而侧扁,具有两个很大的眼前孔,眼眶呈椭圆形。牙齿极为发达。
在齿骨、髃骨和前关节骨之间有粗大的活动韧带固着痕迹 ,颈骨较短,有9~10个颈椎,其构造特点是短宽型。肩带退化,肩胛骨细长,而肱骨短小,长仅有肩胛骨的一半。
前足退化细弱,仅有二指,亦可能残存第三指。霸王龙腰带非常发育,结构极为紧凑,不仅肠骨与荐椎紧密愈合,坐骨与耻骨的远端也彼此贴合在一起;其耻骨远端扩粗呈足状突,而坐骨远端为棒状。
这样粗壮的腰带结构,表明其后肢活动强烈。霸王龙主要生活在丘陵区,以植食性的爬行动物为主要的捕食对象。
由于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霸王龙在晚白垩世最晚期时绝灭了。 霸王龙就像是一台骨骼破碎机。
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是一种非常致命的凶残恐龙,它在恐龙世界中的“暴君行径”是名不虚传的。其硕大颚骨赋予了它惊人的咬力,根据科学家按照力学模型的推测,它的咬力应该是3吨左右,这在当时的陆地上是无人可敌的,另外它的牙齿大而厚,形状被归为香蕉牙。
虽然咬力惊人,但霸王龙的牙齿并不锋利,不过因为它满口的细菌(其原理与科莫多巨蜥相似,据推测,霸王龙很有可能是史上第一个使用生化武器的物种),被它咬上一口的话就绝对会没命。这种恐龙的体型很庞大,体长40英尺,身高20英尺,体重近1.6万磅。
此前科学家曾认为包括霸王龙在内的恐龙物种是由于一颗巨大彗星碰撞地球而导致灭绝,但实际上它们更可能是遭受了一种仍可杀死现代鸟类的单细胞寄生物的攻击。科学家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对一具被叫做“休”的霸王龙骨骼化石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发现在这具雌性霸王龙颚部存在着小洞,这是由于一种叫做“毛滴虫病(trichomonosis)”的鸟类寄生虫感染。
直到这项研究发表之前科学家们都认为这具霸王龙颚部的小洞可能是与其他恐龙争斗时留下来的。目前科学家指出,这只42英尺长、7吨重恐龙的喉部和嘴部曾遭受严重的寄生物感染,并最终导致无法进食饥饿而死。
这项最新研究关注“休”这具雌性恐龙和其他9具霸王龙化石标本喉部损伤状况,此前科学家们主要认为这是恐龙之间打斗撕咬或者是细菌感染造成的。 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恐龙专家伊万-沃尔夫(Ewan Wolff)是该项研究的合著作者之一,他说:“在现代鸟类疾病中的毛滴虫病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可能是解释恐龙喉部神秘损伤的潜在主要原因。
当我们开始深入关注毛滴虫病时,发现恐龙有许多传染毛滴虫病的迹象。” 在鸟类身体上,毛滴虫病是由一种叫做毛滴虫的寄生物引起的。
这种寄生物通常是通过鸽子等鸟类进行传播,鸽子通常携带着毛滴虫,却很少出现疾病症状。而猎鹰和鹰传染之后却会导致喉部严重损伤。
沃尔夫称,这种喉部损伤类型非常接近于恐龙喉部出现的小洞伤口。 沃尔夫强调称,霸王龙和其他恐龙之间的打斗伤口并不常见,同时这种损伤类型与当前在喉部出现的损伤有着明显差别。
由毛滴虫导致的。
6. 暴雨的暴怎么写
[ bào ]
1.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2.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
3.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
4.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5.鼓起来,突出:~起青筋。
6.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
7.〔~露〕显露,如“~~无遗”。
8.姓。
[ pù ]
同“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