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笔字“创”怎么写
毛笔字“创”,如下图:
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
毛笔字要领:
执笔:”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
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2. 怎样写好毛笔大楷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犹如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长江,生机勃勃,奔流不息。
历代书法名家好象春夏清朗夜空的群星,争相辉映,把祖国的艺术天地装点得灿烂辉煌。书法艺术是中国最早出现,西方国家所没有的一门带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是以我国汉字为书写对象,以毛笔为书写工具,以线条为表现形式的一种造型艺术。
它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一颗耀眼明珠。和其它艺术相比,书法的地位一向是很高的。
在祖国的艺苑里乃至世界艺坛上,书法艺术理直气壮、毫无愧色地占有一席之地。书法,是指汉字书写的法则。
学习书法首先由练字开始,要熟练掌握写字的方法、规律和技巧。汉字的书体种类繁多,练字的方法异彩纷呈,为了基础,不仿先从楷书练起。
所谓楷书即书法楷模之意(亦称真书和正书),楷书字形规范、笔画完美,结构端庄而富有法度,有利于书法入门,为以后的书法艺术创作奠定基础。古人云:“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
楷书分为微楷、小楷、中楷、大楷、榜书巨楷等。楷书的形成经过了一段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对于学习书法的人们来说,怎样更便捷有效地掌握书写技能也同样经过了若干代书家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有的开始选择写小字,有的选择写大字,有的爱碑文,有的喜墨迹。先学那一种好呢?人们在学书实践中终于体验到:从大楷入手效果最好,临写墨迹文字比临写碑文刻字更直观、更现实。
锋迹因其墨韵灵动、墨迹清晰、容易模仿而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因此,前人总结出了“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字过小笔画难以舒展,笔力不易扩张,一般从大楷入手比较合适。有书家说:“写大字方知其功力不足。”
大楷笔势稳健、点画清秀,气象壮观、悬落得意,易培养洒脱大气、自然豪放的书风,练熟后可小可大、易于全面发展。写大楷首先要练好基本点画,点画是构成书法作品优劣的基础条件。
练成之后,进而研究组合结字,以达到自然大气和灵动秀美的要求。无自然大气不上品味,无灵动秀美不称其为艺术。
自然大气和灵动秀美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人的智慧、激情、文化底蕴、创作灵感、工具与材料、艺术功底和自然环境默契和谐、融汇贯通的结果。在顺应自然规律中实现道法自然,达到有意中创作,无意中书写的境界。
在书法训练时,既要热情奔放、畅怀豁达、松静自然、富有休闲玩耍之意;又要凝神静思、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对待,天长日久自出心得。不要把练书法看得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在心理上自设障碍。
只要抓住重点和方法,认真思考,会心领悟,遵序渐进,持之以恒,定能练出一手形神兼备的书法。这里的重点和方法主要是执笔、用笔、用墨、临帖等,在写好书法基本点画的基础上精研间架结构,熟练掌握书写方法和结字规律。
一、正确执笔 写字必先学会执笔。重视执笔是为了掌握指实腕活之法。
自古以来有“执笔无定法”之说,这可以理解为,怎样执笔轻松自然,顺手又方便,能达到理想的创作目的,就可以怎样执笔。执笔要松紧适度,过松则运笔无力,过紧则运转不灵。
执笔的要领在于使全身之力,始于足、发于腹,经于肩,垂于肘,凝于腕,达于指,倾注于笔颖。字写得好坏与执笔和运腕的方法有一定关系,但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天资、悟性、勤奋和智慧是练好书法的基本条件。
有不少古今名家,执笔并不统一,个人条件也不相同,但在书法艺术领域却达到了高深的艺术境界,证实了不同的执笔方法可达到相同的艺术效果。不过也有些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因执笔方法不正确,影响了书法的进步。
对初学书法的人来说,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书法史上,历代书法名家辈出,前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传统执笔方法,大多采用四指触管、五指用力之法。即用拇指、食指、中指的指肚前部捏住笔管,无名指背面顶住笔管,小指紧靠无名指助力,使笔管垂直。
写字时便于捻转变化,达到指紧、掌虚、腕活,运转自如。如果是立姿书写,要两脚踏实、直腰拔背,肘高于腕,头略前俯。
执笔对手的定位有不同的说法,东晋女书家卫夫人谈到执笔时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也有“真书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之说,前人的习惯执笔方法,都是从书写实践中得来的,可以效仿其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来选择执笔方法。
执笔的高低体验一下,就会各得其法。常见的执笔方法还有“拨灯执笔法”、“三指执笔法”等。
总之,执笔在指,用笔在腕,笔要执得稳,腕要用得活,无论怎样执笔,都要从书写效果出发。 二、熟练用笔 笔、墨、纸张用笔为上。
纵观古今,凡有作为的书法家都十分重视用笔,而在用笔方面又各有其法。因其形式、风格、情感、个性不同,在用笔上各具特色。
毛笔是用兽毫制成的一种柔软而具弹性的书写工具,使用它要顺其性、合其势。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逆锋运笔交替转换互补。
纸墨渗透至妙,提按顿挫、顺逆转折、轻重缓急混然一体方能笔到书成。写字。
3. 毛笔堂怎么写好看
(毛笔堂)字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行书)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草书)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毛笔堂)蔡云汉简体行书写法和中国龙新草体写法:
4. 毛笔测字怎么写好看
【测】签名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测】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
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5. 毛笔点子怎么写
(一)毛笔执笔方法 1.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o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o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
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
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 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二) 写字姿势 1.身手头足均正,平衡为要。
使心运臂、运腕、经指及于毫端成为一体,灵活自然为上。 2.心态要轻松、自然、舒适,才能持久,精神要 专注。
3.右手执笔,略偏右,勿超出肩宽。左手手掌心 向下平放,按住纸;并有安定平衡的作用。
4.笔管略向右内倾无妨,但不可过于偏斜;致运 笔时,易成偏锋。 5.执笔高低,握笔方式,或站或,坐书体或草或楷,态度都不尽然相同,但原则 上是稳定灵活的。
执笔高,运行方便灵活,利于表现流畅;执笔低,利于表现 沉稳雄强。字大宜站,字小宜坐。
6.写小字用枕腕法(2寸以下),写中字用提腕法(3寸4寸),写大字(4寸 以上)或行草用悬腕法。 (三) 基本笔划之介绍(八种) 1.点 点又称「侧」,乃笔划之母也。
下笔峻落,侧于一方 ,势足而收笔。 2.横 横划又称「勒」。
勒笔劲涩,亡其流滑。逆笔藏锋,两头势起,不可顺锋平过。
3.竖 竖划又称「努」。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
回锋收笔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出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 4.撇 长撇又称「掠」。
笔涩意畅,力到出锋处,不可半途撇出;否则无力瘦弱,或犯飘荡不稳之病。 短撇又称「啄」。
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可滞。如之啄物,锐而且速。
5.捺 捺划又称「磔」。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尽力开展,势足而捺,重在含蓄。
6.挑 挑划又称「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
7.钩 钩划,贵紧而圆。行笔速则失势,迟则缓怯。
驻锋而后钩出,钩未断不可作飘势。 8.厥 厥划又称「趯」。
趯须蹲锋于努划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四)运笔方法 运笔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书法之秒,全在运笔。”由此可见运笔的重要性。
运笔是执笔和运腕的实施,是完成点画时毛笔笔锋起止运动的规律。“点画均有起行收,因为有往必有收。
首端粗重逆侧起,端头尖细顺露锋。行笔中锋须逆走,画身饱满两边匀。
画末粗重回锋收,画尾尖细顺露锋。” 我们掌握了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后,就需要运用各种运笔方法来参照字帖训练基本笔划,接着就是临帖熟悉书体和字的间架结构! 后记: 我应学生的要求跟他们讲书法创作时收集的一点点资料,接下第二堂课跟他们讲讲怎样进行书法创作。
后来从他们交上的作业来看他们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其中也不乏有一定造诣的学生。焦畅写于2006年2月22日。
6. 毛笔怎么写的好
1.要写好毛笔字,先要掌握执笔的方法。
毛笔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腕平、掌竖。 指实:拇指指肚抵住笔杆的后方(略偏左),食指的第一指节压住笔杆的前方(略偏右),两指相对,把稳笔杆。
中指从左前方钩住笔杆,使笔向右,无名指与小指相与支住,无名指的背顶笔杆,使向外。手指要着力自然,松紧适当,使笔杆行动自如,这样五指共同使力,使笔杆正直、稳定、有力。
掌虚:食、中、无名三指要稍离开,虎口微张,使掌心圆而中空,这样手的筋骨肌肉放松,便于灵活活动。 腕平:腕要与纸面平行。
掌竖:手心要虚空,向上竖立。使笔杆竖直。
2.有耐心 3.你先学楷书,先练基本功,把你的手和臂力练出来以后,你就买一张光盘,学一些柳体或者颜体,先临帖,多练,多看,多比较。学个一年半载,你在学隶书,把骨架掌握好以后再学行书,书法就是认真地写,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字,几年后在了解一些草书和狂草,千万不要学的过死,要发挥自己的特性。
学习书法对你的修身养性有很大的帮助 4.书写姿势很重要 初学书法,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它一仅直接关系着字的好坏,对不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若养成了不良姿势的坏习惯,还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开始学写毛笔字时,应该坐着写,而且全身各部位都要自然、轻松。因此,应该记住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坐书桌椅的高矮要合适,椅子要坐稳,头可稍向前倾,但不能左右歪斜。胸要挺起,右肩自然下垂,腰脊要直,前胸一可靠住桌边。
两臂展开,右手按在桌上,但不可承受身体的重量;两腿自然分开,脚要放平。正确的书写姿势,不是短期能掌握的,必须随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已经形成的不正确姿势,按照正确的要求下功夫纠正。
5. 用笔法 毛笔的运用,简称“用笔法”。用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一般原则。
用笔,广义的是指使用毛笔的方法。狭义的是指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用好毛笔的重要目的首先在于写好基本笔画,而要写好基本笔画又必须用好毛笔。让以用笔的广义所指和狭义所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对它们的理解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要学好书法,用笔是关键。
一般说来,笔锋着纸后,准备动笔之时为起笔,笔锋着纸后在纸上行走叫行笔;笔锋在笔画中运行到未端取回锋作收是收笔。笔法有方笔,圆笔两种,也可方、圆兼用。
书写起来一般运用藏锋、露锋、逆锋、中锋、转锋、回锋、提、按、顿、驻、挫、转等不同的处理技巧,方可写出不同形态的笔画,只有掌握了笔法才能随心所欲进行书写,在进行书写时还应牢牢掌握中锋用笔的原则,极力追求笔书的效果。在熟练地掌握了中锋行笔以后。
才可以练习和运用侧锋行笔。书写时还要努力避免病笔。
“永”字八法。自古以来,初学写字的人如何用笔往往以“永”字八法学起。
什么是“永”字八法呢?就是“永”字中的八笔。分别代表八种笔法。
(即:侧、勒、努、、策、掠、啄、磔)永字八法意在说明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的形态特征和方法。说它是基本笔画,因为在一个“永”字中很难概括汉字的全部笔画的写法。
“永”字八法之所以成为历代写书的楷模。据说“永”字的结体概括了一般字的所具有的笔画,只要掌握了这几种笔画的用笔,就可以贯通一切笔法。
6.临摹 初学书法方法很重要,学习毛笔楷书,在初学的时候,要讲究学习方法,这是很重要的事,如果选择方法对路,则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得当,往往就会事倍功半,白白浪费了学习时间,还容易走弯路,那么,学习书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呢?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临摹,指的是“监书”和“摹书”两种不同的学书方法,摹书有描红、廓勾填墨、映写等几种形式,临书也叫做“临帜”就是照着字帖的样子,学着去写。 临摹这两种学习方法各有特点,“临书”易失古人的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较易,“临书”较难,或者说,摹书“思想劳动”的强度小,临书“思想劳动”的强度较大。
有人误以为摹书只是适合儿童学习的方法,其实这样方法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对于具备书法基础或书法基础差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学生,初学时也应该有这样的过程,但是可以很快地通过这个过程。
例如摹写几十个或一、二百个字,在对毛笔稍稍熟悉以后,便可以与临帖穿插进行,每当遇到临写困难的时候,就用摹的方法去“理解和体验”一下。 与摹书相比,临书是学习书法过程中更为长期和经常的方式,认真得法的临帖也是初帝者速见成效的唯一经验,临帖不仅是初学时的方法,也是今后广泛,深入学习的最重要的过程,我国历代爱书法者,即便到晚年也乐此不疲地临写碑帖,许多功成名就的书法大家,在创作的同时,仍孜孜不倦的通过临帖汲取着历代名家所长,临帖既是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也是初学者稍有体会之后的至为乐趣的事情。
临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学书的最终结果。 有初学者可能认为临帖的方法太死板,不打算走这条路,这是一定不可以的,多少年来,尚没有一例不通过临帖吸取前人经验,完全靠个人摸索和创新而获成功的。
临帖的要求可大体分为四步,一求位置,二求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