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词该怎样押韵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
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
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
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5)字声配合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变化很多,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作词先要选择词调。
《词源》卷下附杨守斋(缵)《作词五要》,说作词之要有五:“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飒,《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
每个腔调都表现一定的声情。作词择调,主要就是选择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词相从,取得声情与文情一致。
这样的词才可仿到声文并茂。——这是填词择调必须首先注意的。
否则望文生义,就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乖离的毛病,甚至南辕北辙,闹出笑话。例如,《贺新郎》,是表达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
与“燕尔新婚”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一见“新郎”二字,就当作庆贺新婚的词调,加以滥用也就错了。
又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一个“寿”字,就认为是用以祝寿的词调,实际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调是悲哀的。南宋词人史达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词。
辨别词调声情的方法,约有下列几种: (1)根据前人记载分析: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如宋毛开《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
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
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2)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辰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
如《满江红》、《贺新郎》就可用这种方法断为豪放激越一类。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3)根据凋中字句声韵体味: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大体上,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舒畅;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则较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劲。 (4)根据作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辨:如豪放派词人,作词多飘逸豪放;婉约派则清婉绚丽。
—以豪放派代表,著称于词坛的辛弃疾,现存的总共226首作中,就有《水调歌头》三十五首、《满江红》三十二首,《贺新郎》二十二首、《念奴娇》十九首,这些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激情的词,即占到他全部词作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对词人的词风亦有较大的影响.如,被称之为“婉约宗主”的李清照的词,南渡前后,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前期多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的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感慨悲凉的情感等。
2. 写词该怎样押韵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5)字声配合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变化很多,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作词先要选择词调。《词源》卷下附杨守斋(缵)《作词五要》,说作词之要有五:“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飒,《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每个腔调都表现一定的声情。作词择调,主要就是选择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词相从,取得声情与文情一致。这样的词才可仿到声文并茂。——这是填词择调必须首先注意的。否则望文生义,就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乖离的毛病,甚至南辕北辙,闹出笑话。例如,《贺新郎》,是表达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与“燕尔新婚”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一见“新郎”二字,就当作庆贺新婚的词调,加以滥用也就错了。又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一个“寿”字,就认为是用以祝寿的词调,实际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调是悲哀的。南宋词人史达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词。
辨别词调声情的方法,约有下列几种:
(1)根据前人记载分析: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如宋毛开《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2)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辰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如《满江红》、《贺新郎》就可用这种方法断为豪放激越一类。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3)根据凋中字句声韵体味: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大体上,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舒畅;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则较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劲。
(4)根据作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辨:如豪放派词人,作词多飘逸豪放;婉约派则清婉绚丽。—以豪放派代表,著称于词坛的辛弃疾,现存的总共226首作中,就有《水调歌头》三十五首、《满江红》三十二首,《贺新郎》二十二首、《念奴娇》十九首,这些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激情的词,即占到他全部词作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对词人的词风亦有较大的影响.如,被称之为“婉约宗主”的李清照的词,南渡前后,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前期多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的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感慨悲凉的情感等。
3. 写歌词如何押韵
押韵的技巧有很多种,单压 双压 连压 跳压。
单压,一般是每句最后一个词的后一个字是韵脚,比如,第一句末尾的美丽,第二句末尾的哭泣。
双压,就是每句歌词的末尾一词,一般都是两字的词,比如第一句末尾的孤独,第二句末尾的哭诉,孤和哭相押韵,独和诉相押韵。
练压,指每句歌词的结尾都是压的同一个韵母,韵脚都相同。
最后是跳压。因为写词首先应注重实际,然后才是考虑韵脚,不能为了押韵该改变实际情况。所以在末尾不好押韵的时候,在每句的开头押韵,或者这几句的开端用同样的词。当然,跳压的韵脚也可以出现在中间,但每句出现的位置必须相同,在唱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韵脚的K抬高,突出这个韵脚,这给人的感觉一样押韵。
表达能力有限,希望对你有帮助。
4. 词怎么押韵我不知道
词的押韵方式比诗复杂,而且变化很多。
大约可分下列十一类。 (1)一首一韵的:和近体诗的押韵方式相同,一韵到底,这在词中居大多数。
如《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 (2)一首多韵的:如《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用两仄韵两平韵,这在词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首词用韵最多的要算《离别难》:“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情难。
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露华察。
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
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
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薛昭蕴) “鞍”、“难”、“寒”、“干”为一韵;“媚”、“里”为一韵;“烛”、“曲”为一韵,“促”、“绿”为一韵;“迷”、“低”、“西”、“凄”为一韵;“别”、“咽”、“说”为一韵;“立”、“急”为一韵,共七部韵,交互错杂,最为复杂少见。
(3)以一韵为主,间押他韵的: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此词即以平韵“楼”、“钩”、“秋”、“愁”、“头”五韵为主,间入仄韵“断”、“乱”二韵为宾。
又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此词即以平韵“声”、“行”、“生”、“迎”、“晴”五韵为主,间入“马”、“怕”二仄韵,“醒”、“冷”二仄韵,“处”、“去”二仄韵为宾。 (4)同一韵部平韵仄韵通押的:同部平仄韵,如“东”协“董”、“送”。
“支”协“纸”、“??”,“麻”协“马”、“?l”等都。称作“同部三声叶”在词中最常见的,有《西江月》、《哨遍》、《换巢鸾凤》等调。
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来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 “霄”、“骄”、“瑶”、“桥”四平韵,与“草”、“晓”二仄韵,都同在第八部。 这类平仄通协的词调,以平韵与上、去韵通协者为多,平韵与入韵通协者甚少。
这是因为在宋词中入声韵往往独用,不与他韵通用。 (5)数部韵交协的:如《钗头凤》: “红酥手,黄?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 此词即以上片的“手”、“酒”、“柳”与下片的“旧”、“瘦”、“透”相协,又以上片的“恶”、“薄”、“索”、“错”与下片的“落”、“阁”、“托”、“莫”相协。 (6)叠韵:如《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 叠二“流”字、二“悠”字。
(7)句中韵: 宋词在句中押韵的例子很多。如柳永《木兰花慢》上下片的第六七句:“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又如《惜分飞》的上下片结句,毛滂作“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魂分付潮回去”;汪元量作“泪珠成缕眉峰聚”,“断肠解赋江南句”等等都是。
句中押韵有两三字一韵的,如苏轼《醉翁操》:“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吴文英《三姝媚》过变:“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又《高阳台》:“孤山无限春寒”。
(8)四声通协: 上举各例平仄通协,只是举上、去协平的,此外还有入协上、去之例。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又《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与韩玉《贺新郎?咏水仙》以‘玉’、‘曲’协‘注’、‘女’,《卜算子》以‘夜’、‘谢’协‘节’、‘月’,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词中四声通押,敦煌曲中已有。《云谣集》中有《渔歌子》(“洞房深”)一首,全首都是上、去韵,只有第三句“寞”字入声;又《喜秋天》(“芳林玉露催”)一首,全部是入声韵,只有末句“土”字上声。
这二首可说是词中四声通押最早之例。但词中四声通押最多见的,是金、元人的词。
5. 说唱歌曲写词如何做到押韵
押韵,又作 压韵,是指在 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 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 韵母字的地方,称为 韵脚。
例子:不因气压摇摆, 只因有你拥戴。《我的骄傲》歌词 Anders Lee、黄伟文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 音调和谐优美。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 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 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 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 唐韵》、《 广韵》、《 礼部韵略》、《 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 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 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 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6. 写诗如何押韵
如何写诗押韵:
一、首先,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一般由四句组成,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二、押韵区别:
绝句:绝句在押韵上,根据形式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其中律绝最严格,和律诗一样,要讲究平仄相对,押韵严格。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三、写好押韵,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所组成的一首歌谣,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再配合对子歌,使诗中词语对仗,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扩展资料
一、诗歌的韵律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平仄相对来展现。平仄的运用也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现代对于平仄的区分主要通过汉语拼音,将一二声作为平,三四声作为仄。
在古代,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二、对于不同长短和不同平仄开头的诗也有不同的规范;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绝句,搜狗百科——律诗
7. 词的押韵有什么要求
首先要明确的是,词是必须要押韵的。
某一首词如何押韵,词谱都有具体规定,如韵脚字的位置。押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要不要换韵等等。
都有一定之规。常见的押韵方式有下面几种;(一)可平可仄。
押平声韵的有(忆江南)(浪淘沙)(一剪梅)等押仄声韵的有(如梦令)(卜算子)(蝶恋花)等(二)可疏可密。密的可以句句押韵如(忆王孙)(长相思)(渔家傲)(一剪梅)等小令一般呀韵较密,风格鲜明。
疏的可以几句一押如(念奴娇)(青玉案)(声声慢)等。用yu8n疏的一半是中长调,风格沉郁。
(三)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一韵到底的有(一剪梅)(蝶恋花)(青玉案)等。
在词中一韵到底的占绝大多数。词的换韵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阕间换韵;如(清平乐)全首分上下阕,上阕仄韵,下阕平韵。一阕一韵,仄换平韵(2)阕内换韵;如(钗头凤),阕内一种仄韵换另一种仄韵,两阕换法一致,全首共用两个韵(3)阕内阕间都换韵。
即阕内换韵,两阕各换各的,全首共用四个韵。如(菩萨蛮),上阕仄换平韵,下阕另外的仄韵换另外的平韵。
(减字木兰花)(虞美人)等也是这样。(4)平仄交错。
阕内平韵和仄韵交错使用。如(相见欢)(调笑令)(定风波)等,具体换法有很多种。
(5)平仄通押如(西江月)(渡江云)等(四)词可叠韵 在词中,有些地方有叠韵和叠句的要求。如(潇湘神)(调笑令)(如梦令)(章台柳)(钗头凤)等,另外有一些地方,如(采桑子)(一剪梅)中的四言句等,可以叠韵,也可以不叠韵。
(五)入声韵独押。有些词牌常常要求押入声韵,如(忆秦娥)(念奴娇)(满江红)(雨霖铃)等 (一)什么叫一韵到底; 一韵到底就是从头到尾,凡是需要押韵的地方,都押同一个韵。
一韵到底又包括平声独押,上声和去声独押已及入声独押,三种形式。 看平声独押的规定。
常用的有(十六字令)(忆江南)(常相思)(浣溪沙)(诉衷情)(采桑子)阮郎归)(画堂春)(太常引)(少年游)(浪淘沙)(鹧鸪天)(临江仙)(唐多令)(破阵子)(风入松)(最高楼)(水调歌头)(扬州慢)(望海潮)(沁园春)(六州歌头)等例如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词中的韵脚字( 侯),(州),(裘),(秋),(流),(洲)。
属于词韵的第十二部平声独押再举例如姜夔的(鬲溪梅令):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荫。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这首词句句都用平声韵脚,除下片第三句的韵脚盈字属词韵第十一部(青梗部)外,其余的七个韵脚字都属于词韵的第六部。
在宋人的词中,第六部与第十一部的韵字可以通押。 再来看上声和去声独押的有; 常用的有(如梦令)(生查子)(点绛唇)(卜算子)(惜分飞)(蝶恋花)(渔家傲)(苏幕遮)(瑞鹤仙)(齐天乐)(永遇乐)(摸鱼儿)(贺新郎)等。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到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的韵脚字属于词韵的第十二部。
(骤),(瘦)属去声,(酒),(否)属上声。 入声独押的有;常见的有(好事近)(忆秦鹅)(满江红)(念奴娇)(桂枝香)(石州慢)等例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中韵脚字 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
皆出自词林正韵的第十八部 (二)什么叫换押韵 平仄换押就是在一首词中,或者先用平声韵后换仄声韵,或者先用仄声韵再用平声韵,又或者两头用平声韵,中间用仄声韵,再或者两头用仄声韵中间用平声韵,或者一次,二次。甚至多次换韵 平入换押就是在一首词中,既有平声相押,又有入声相押。
仄入换押就是在一首词中,仄声韵(上声和去声)和入声韵换押如陆游的(钗头凤)另外由于词韵比较宽泛,所以押韵的方式很多,往往不受格律的约束,我们在创作时 ,只要照词谱填写就是了。换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换韵不换部 ,一种是换韵又换部, 下面来看换韵不换部的平仄换押例如张孝祥的(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词中的韵脚字,(年),(船),(然),(天)。
是平声字,(面)(片)是仄声字,都属于词韵的第七部,前者属于平声韵的先韵,后者属于去声的霰韵,而两者的韵腹和韵尾都相同,只是声调不同而已。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的仄声和入声换押例如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词中上。
8. 歌词是怎么押韵的
诗的押韵很严格,隔一句,压两韵,而词则自由,有一阕一韵的,还有一整句一韵的,而现代诗更自由,怎么押都可以 ,而歌词一般是现代诗,想要有音乐美,最好是押,而具体是通过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发音 ,下面有个示范。
爱 过了头
当你哭着对我说你对不起我
原来你和他不只是好朋友
为你打造的王国禁不起诱惑
你装作我会原谅你的选择
谁能够预知的结果
爱从左胸口出走
爱过了头我一个人狂奔怒吼
我没有哭却让汗水给吞没
爱过了头离了出口就只能放手
我给你自由为什么我双手却在颤抖
你说他比我幽默比我懂生活
你喜欢享受刺激胜过温柔
爱应该尽情挥霍我有胆承受
哪怕会让人堕落也胜过没爱过
像只困兽舔着伤口的活着
爱过了头没了出口就只能割舍
我给你自由为什么我的心却在颤抖
别问我能不能够
像只野兽舔着伤口的活着
我没有难过只是爱你比你爱我更多
这个歌词有许多韵母,不过每个音都有多句相押,却穿插在各段,各句,这也是其音乐美之处
9. 请教大神们填词如何押韵,经常都是押什么韵←
讲究押韵那是必然的。并不是只要字数、句式一样就成了那个词牌要求的词了。
每一个词牌都有押韵的要求。虽然说是可以换韵,其实,是必须进行换韵,否则就离谱出格了。
每一个词牌对句式、平仄、用韵都有要求,有的还有自己特殊的做法要求。
我们新手感觉到填词比做诗难一些,主要是词牌种类实在太多了。清代的《钦定词谱》收入的词牌有2306个,记住很多是不现实的。律诗就比较好记,一律押平声韵,中间不能换韵,一共只有四种基本句式(记住五言句式,七言句式自出)。就这样简单,记住律诗要求的都不太多,何况词牌。
前人制谱,后人填词,是作词的既定之规。想写个像样的词,用了那个词牌名,则必须按照那个词牌的规定平仄和韵脚。否则,意境再好,也称不得原词牌了。还不如自己随便取个现代诗名,以免搞笑。现代诗同样出彩。东施效颦,彩就出不来了。
只要有词谱,很多小令小词比律诗还是好做的。按谱是必须的,但不能自己按照今韵利用古词造谱。很多字的古今读法完全变了。不按词谱,成了现代诗,就更好做了,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按中华新韵填词,没有邻韵通押的麻烦,只要区别平韵仄韵就行了。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