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示古代怎么写的
baidu.baidu:1.baidu://c.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241f95cad1c8a7866237781a6f09c93d70cf5080.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e1fe9925bc315c60b9c758fb85b1cb1349547757、甲骨文的“示” ://b.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42b4803c3e7adab43d851347bee49f2a/cc11728b4710b9127251c5eacbfdfc0392452215.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844bad3c9f2bd4074292dbf94eb9b267/e1fe9925bc315c60b9c758fb85b1cb1349547757.jpg" /> 2、行书: 7.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e.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6f061d950a7b02086f020cf56ad9f2d3562cc8de.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8、《康熙字典》印刷体:.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a371bc85c511728b30788426fdcceff8/203fb80e7bec54e744a0290ab1389b504fc26a51.jpg" />  ://d.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6、草书:。
2. 古代的书字怎么写楷书
一、图为古代的书字楷书写:
二、书的释义:
1、写字;记录;书写:~法。大~特~。振笔直~。
2、字体:楷~。隶~。
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一部~。一套~。丛~。新~。古~。~店。
4、书信:家~。~札。
5、文件:证~。保证~。说明~。挑战~。白皮~。
三、组词:
书写 看书 草书 念书
藏书 书本 书包 书画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书,箸也。从聿,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书,以竹筷为笔。字形采用“聿”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书写[shū xiě]
写:~标语。~工具。
2、看书[kàn shū]
读书。
3、草书[cǎo shū]
汉字字体之一。字形比隶、楷简化,笔画牵连曲折,便于迅速书写。从汉代以来,体势屡有变迁,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
4、藏书[cáng shū]
收藏图书。也指收藏的图书。
5、书本[shū běn]
(总称):~知识。
3. 写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 (形声。
从宀,舃( xì)声。本义:移置;放置) 2. 同本义 [replace;pour] 写,置物也。
--《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
--《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
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3. 输送 [carry] 发北山石椁,乃写 蜀、荆地材皆至。
--《史记》 4. 倾吐,倾诉;抒发 [express;pour out (one's heart,troubles,etc.)]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
--《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裳裳者华》。
笺:“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
--晋· 陆云《失题》 5. 又如:写心(抒发内心感情);写志(发抒情志);写情(抒发感情);写怀(抒发情怀);写念(抒发思念之情);写思(抒发情思);写神;写忧(发抒排除忧闷) 6. 传抄地书写(汉以前只用“书”,汉以后“书”与“写”并用) [write with a pen,etc.]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 武帝置写书官。
--《汉书·艺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号》 7. 又如:写卷头(乡试时,考生在考前领取空白试卷,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履历后交回。
入场时到二门口再发给);写字洞(办公室);写染(指书法、绘画、写诗、作文等笔墨之事) 8. 抄写 [copy] 《三都赋》成,竞相传写。--《晋书·左思传》 困乏写手,一时未得奉寄。
--清· 顾炎武《答俞右吉书》 9. 又如:写白(誊清);写手(抄手);写书(抄写书籍);写经(抄经);写录(抄录) 10. 仿效;描绘 [follow;describe] 雷震之声,可以放钟写也。--《淮南子·本经》 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
--隋· 李播《周天大象赋》 11. 又如:写物(描绘人或物);写境(描写环境);写载(描画);写状(描摹形状);写貌(描绘形象);写妙(描绘传神);写放(描画实物) 12. 画 [draw;portrait] 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西游记》 绘影写光。
--蔡元培《图画》 13. 又如:写像(画像);写载(描画);写生;写影(画像;作画);写真图,写真像(画像);写形(画像,图写形貌) 14. 写作,创作 [write;create] 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
--孙犁《秀露集》 15. 又如:写定(写成定本);写法(写作方法) 16. 签订 [sign]。如:写纸(订阅契约);写工(签订做长工的合同);写雇(雇用);写立(签订) 17. 租赁,确定某种出租或雇佣关系 如今写了两只大官船,兵部里讨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
--《醒世姻缘传》 写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18. 另见 xiè。
4. 怎么写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啊
中国历代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民生疾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苦难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该时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由于上层社会对绘事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还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这一时期玄学流行,文人崇尚飘逸通脱,画史画论等著作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隋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在人物画方面虽然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仍在流行,但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一,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朝廷设置画院,扩充机构编制,延揽人才,并授以职衔,宫廷绘画盛极一时,文人学士亦把绘画视作雅事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采、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倡导“师造化”、“法心源”,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
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涌现了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仅作参考)
5. 古代时候的地图怎么画出来的
古代地图主要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
“计里画方”之法,是为使地图图形正确缩小尺寸而设计的按比例绘格网的方法。
1、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边长代表实地里数。
2、派人到处按照一定的标准采集各方面的数据。
3、收集完数据然后按方格之框定绘制地图内容。
扩展资料:
晋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并据此绘制《禹贡地域图》,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制图六体”,即制图时要考虑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势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弯曲度)。
“制图六体”成为中国传统制图理论的重要依据,计里画方之法则是基本操作法,双双沿用1500余年,历代著名地图都少不了计里画方,裴秀之后,还有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北宋沈括的《天下州县图》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
历朝所改良处主要在纬度及里程测量的精准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准仪)、“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仪器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现代的等高线标记。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计里画方
6. 中国古代数字怎么写
我国的数字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5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数字的写法较为简单;第二种是用算筹表示数目。
1、甲骨文上的数字
“甲骨文上的数字”,顾名思义,就是刻在乌龟甲或牛骨上的数字。在殷商之前,我国人民把文字写在乌龟甲和牛骨上。当时的数字写法较为简单。
如下图所示:第一行是1~10的数字;第二行的数字分别为100、1000、10000。
2、算筹数字
算筹计数分为纵式和横式两种方法,如下图:
用算筹计数时:个位、百位、万位都用纵式;十位、千位都用横式;高位在左,低位在右;遇零空位。
遇到数字0时,就用一个空位表示。后来,编写上书时,就约定俗成以符号○代表数字0,这恰好与今天阿拉伯数字0的形态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