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树 行书怎么写
树 行书写法如下: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bai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du"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树:[ shù ]
部首:木 笔画:9
基本解释
1. 木本植物zhi的通称 :树木。
2. 种植,培育 :树艺dao(“艺”,种植)。
3. 立,建立 :树立。
4. 量词,相当于“株”、“棵” :一树梅花。
5. 姓。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造字本义:动词,盆栽木本或草本植物的小版苗。《说文解字》:树,权生植之緫名。从木,尌声。
籀文树字。
白话版《说文解字》:树,播种、培育、种植等农事的总称。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尌”作声旁。
这是籀文写法的“树”字。
相关词汇:
1、树林[shù lín]
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2、树苗[shù miáo]
可供移植的小树,多在苗圃中栽培。
3、树影[shù yǐng]
树木的影子。
4、树枝[shù zhī]
从树的主干或大枝上生长的枝条;特指从主干上生长的枝条。
5、植树[zhí shù]
栽种树木:植树造林。
2. (树)字繁体字
树
树:
释义: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3. 立,建立:树立,树敌。
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树梅花。
5. 姓。
组词:
树立,树冠,树叉,树木,树梢,树林,树枝
造句:
1. 数九隆冬到了,我们要做好树木的防冻保暖工作。
2. 我们要爱护公园里的花草树木。
3. 春天到了,各种花草树木在阳光下舒展它们碧绿的叶子。
4. 不一会儿,庄稼和树木就在洪水中消失了。
5. 树木对空气中的尘埃有过滤作用。
6. 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不能随意砍伐树木。
7.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美化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8. 森林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9. 这个岛屿树木青脆,如同镶嵌在祖国南部海疆中的一颗翡翠。
10. 对面山冈上树木长得茂盛,一片翠绿。
3. 谭字的古代字怎么写
2、草木之葩也-康熙字典。
【申集上】【艹字部】 康熙笔划:10 部外笔划:4 〔古文〕蘤【唐韵】【集韵】【正韵】??呼瓜切,音哗。【正字通】草木之葩也。
【欧阳修·花品序】洛阳人称花曰某花某花,称牡丹则直曰花。又地名。
【广州志】南海县有花田。又姓。
唐有花惊定。【杜甫诗】成都猛将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宋有尚书郞花尹。又【韵补】音诃。
【枣据诗】延首观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干,一岁再三花。
【说文】本作华。荣也。
从艹??,郑氏曰:??,象华叶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韵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于书,晋以下书中闲用花字,或是后人攺易。
唯《后汉书·李谐·述身赋》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华。
花字与华??用。而五经、诸子、楚辞、先秦、两汉之书,皆古文相传,凡华字未有攺为花者。
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余,颁之远近,以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晋以下之新字乎。越来越简化 古代 华”通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