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冠希说文解字如何解释,草书怎样写
您好:冠希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草书这样写:
2. 缨字说文解字如何解释,草书如何写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缨
冠系也。从糸婴声。於盈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冠系也。冠系,可以系冠者也。系者,系也。以二组系於冠卷结頣下是谓缨。与紘之自下而上系於筓者不同。冠用缨。冕弁用紘。缨以固武。卽以固冠。故曰冠系。玉藻之记曰。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缋緌。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许此冠字专谓冠,不该冕弁。从糸。婴声。於盈切。十一部。
博洋草书7000型
3. 书法草书中“从”字繁体写法
草书中“从”字繁体写法
李洤标准草书书法:
博洋草书3500写法:
腾祥伯当草书写法:
4. 巍字行书怎么写
一、巍字行书写法如下:
二、释义:
(形声。从山,魏声。本义:高大) 同本义
又如:巍科(高级的科举高试);巍廓(高大开阔);巍耸(高耸);巍蟠(高大而盘曲);巍崇(高大);巍张(高大宽阔);巍峻(高峻);巍冠(高冠);巍奕(高大);巍怪(高大奇特)
三、巍的部首:山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山、魏声
六、异体字:魏
七、相关组词:
巍峨 巍然 巍巍 岿巍 崔巍 高巍 巍丽 峞巍 巍廓 巍焕 嵬巍 巍崇 巍昂 巍卬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魏”是“巍”的异体字。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垂落、掉落。巍,金文
(山)
(委垂落、掉落)
(鬼,诡秘),表示山岩高耸欲坠、山形怪异诡秘,令人畏惧。造字本义:形容词,山岩高耸欲坠、山形怪异诡秘,令人畏惧。
文言版《说文解字》:巍,高也。从嵬,委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巍,山峰高耸。字形采用“嵬”作边旁,采用“委”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巍冠[wēi guān]
高冠。
2、颤巍[chàn wēi]
形容物体振动,颤动。
3、巍奕[wēi yì]
高大。
4、巍峻[wēi jùn]
高峻。
5、巍科[wēi kē]
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5. 梁字草书
一、梁的草书: 二、梁的释义: 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
2、桥。 3、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
三、组词: 桥梁、鼻梁、大梁、后梁、强梁 跳梁、提梁、正梁、危梁、豪梁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中梁[zhōng liáng] 屋的正梁。 2、驮梁[tuó liáng] 方言。
指人字梁。 3、九梁[jiǔ liáng] 朝冠上装饰的九条横脊。
梁,指朝冠上的横脊。梁数多少,因官品之高下而定。
4、梁辀[liáng zhōu] 古代车上用以驾马的曲辕。突出车前为穹隆形,如屋梁,故名。
5、堤梁[dī liáng] 堤防与桥梁。
6. 勇字行书写法
“勇”字的行书写法请见上图。
勇,yǒng;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
具体释义如下:
一、(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二、同本义
1、勇,气也。--东汉·许慎《说文》
2、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3、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4、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5、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6、勇于就死。--清·林觉民《与妻书》
7、若素名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8、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勇而多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三、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四、勇猛;凶猛
1、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2、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3、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五、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