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草书中的点的所有的写法和实例
斜点
尖锋入纸后,向右向下重按铺毫,再将笔向上回锋至腹部出锋。
竖点
最后一横上挑带出笔尖下拉。稍作加重后顺势出锋。
两点水
上点出锋带出下点,转风提笔向右上挑出,与行书类同。
三点水
首点出锋带出,连着写竖,按后折笔上挑,其势一气呵成。
上两点
这两点都是尖锋直入后立即铺毫,回锋,上一点锋回入画中,下一点锋回后出锋带写下一笔。
上三点
此为并列三点,每一点出锋后带写下一笔,其势极为连贯。
上四点
先写一横,然后连写四点,用笔极为果断,最后一点拉长带下。
腰点
此点写在字中部的笔画上,可写得略长些,这纯出自章草。
中三点
中间是横三点,首两点都从腰中出锋带右点,最后一点出锋下挑,其势斜而连绵。
下三点
此三点代表心字,三点虽波浪形连写,中间要有起伏,末点回锋画中。
左右点
此两点是左右分开,但应遥相呼应,左点上挑,右点凝重。
上下点
上下两点相互连贯,上点直写,下点横写,其势含蓄、停顿。
长点
最后一点似捺似点,笔入纸后向右向下拉昂,渐加力,再将笔下顿收锋。
上挑点
此点也为行草书中所特有,代省略之点画
2. 以的草书怎么写
以的草书写法如下:
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尽显艺术之美。
以:[ yǐ ]
部首:人 笔画:4
基本解释
1. 用,拿,把,将 :以一当十。
2. 依然,顺,按照 :物以类聚。
3. 因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4. 在,于(指时日)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 :以待时机。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 :梦寐以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 :以前。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 :可以。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以,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巳,意巳实也。象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以,使用。字形采取反写“已”的方法来造字。贾侍中说,已,表示想法已落实。是个象形字。
相关词汇:
1、以前[yǐ qián]
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解放以前。
2、以为[yǐ wéi]
认为:这部电影我以为很有教育意义。
3、以往[yǐ wǎng]
从前;以前:产品的质量比以往大有提高。
4、以后[yǐ hòu]
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后的时期:从今以往。
5、以免[yǐ miǎn]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工伤事故。
3. 寂寞点支烟的草书怎么写
烟岛成家 毛笔草书写法:
烟岛成家 硬笔草书写法:
烟岛成家 博洋草书写法:
4. 怎样写草书好看,拿笔的姿势要详细点
怎样写草书好看,拿笔的姿势要详细点
首先要掌握执笔的方法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即“捏”、“托”、“垫”、“靠”, 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如空心拳,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捏: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分别从二个方向捏住笔杆下端,大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离笔尖稍远)。食指在笔杆的右侧,在大拇指前(离笔尖稍近)。
托:用中指第一关节外侧(中指指甲盖的根部)托住笔杆。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后,前端形成的垂直面在中指前面,中指在食指下部。
垫: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后自然叠起弯向掌心(形如空心拳)。
靠:笔杆向右后方倾斜和纸面呈45度,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其次是掌握运笔的方法
以小指下方手掌侧端根部的豌豆骨为支点,腕关节运笔为主,手指关节运笔为辅。
书写左右笔向笔画运腕,上下笔画主要用指,斜向笔画腕指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