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冥王星的简介
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2],是太阳系中第十二大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它于1930年1月被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中文意译为冥王星。起初,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dwarf planet)。
而在2008年6月,国际天文学会再将冥王星做为子分类类冥矮行星(Plutoid)的原型。 发现史 发现者 克莱德·汤博 发现时间 1930年 轨道参数 平均半径 5.91352*10^9 km(39.956天文单位) 偏心率 0.24901 公转周期 248年197天5.5小时 会合周期 366.74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490 km/s 轨道倾角 17.1449° 卫星数量 3 近日点 4,436,824,613 千米(29.658 340 67 天文单位) 远日点 7,375,927,931 千米(49.305 032 87 天文单位)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径 2344 千米 表面积 1700万 平方千米 质量 1.290*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1.1 g/cm^3 表面重力加速度 0.6 米/秒^2 自转周期 6天9小时17.6分 轴倾角 119.61° 星体反照率 0.30 逃逸速度 1.22 km/s 表面温度 最低 一般 最高 33K 44K 55K 大气参数 气压 0 - 0.01 kPa 氮 90% 甲烷 10% 冥王星的成份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立方厘米)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
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 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
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结成固体。
靠近近日点时一部分的大气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
东亚各国对冥王星的命名 在该星体被发现之后,日本人野尻抱影于1930年以意译建议命名“冥王星”,东亚多个使用汉字的国家大抵也以冥王星来命名: 中国于1933年采用“冥王星” 日本于1930年、东京天文台当初使用“プルートー”(“Pluto”的音译),至1943年采纳汉字名称“冥王星”。 越南则使用“阎王星”(Diêm Vương Tinh, 汉喃: Sao Diêm Vương)作汉字名。
使用国语字来书写汉越词产生了一些有关词汇的来源混淆问题,因为汉语及汉越语同时存在大量的异义同音字。例如“明”与“冥”均书写成为“minh”,所以“minh”这一字既可解作“明亮”,亦可解作“阴暗”两个相反的意思。
(虽然‘冥’一字已经甚少使用)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冥王星的越南语写法并非如其他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一样作“Minh Vương Tinh”(冥王星),而是基于佛教和印度教的神“阎王”而改称“Diêm Vương Tinh”(阎王星) 具体还可以参见/view/3144.htm 再给你附张图。
2. 冥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冥,2113冥 【míng 】(会意。
小篆字形,从日,从六5261,冖(mì)声。日,太阳4102,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
本义:昏暗) 如:1653冥,幽也。——《说文》冥者,明之藏也。
——《太玄·玄文》1、冥迷 【míng mí 】:迷蒙,迷茫 出处:高低冥迷。——唐·杜牧《阿房宫赋》 2、冥冥 【míng míng 】:不明亮 出处:杳以冥冥。
——《楚辞·屈原·涉江》 3、冥顽【míngwán 】:昏庸顽钝、愚钝无知 出处: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韩愈《祭鳄鱼文》4、冥然兀坐 【míng rán wù zuò 】: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冥然,沉寂的样子。
出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5、冥思苦想 【míng sī kǔ xiǎng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关系和不同的含意来考虑一问题 出处:我把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了好几个小时 。
6、冥王星 【míng wáng xīng】: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5.6*109公里。
它环绕太阳公转的恒星周期是248.4年。1978年美国发现冥王星有一颗卫星,直径约为800公里,距离冥王星约19000多公里,从而得出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公里 7、鸿飞冥冥 【hóng fēi míng míng】∶冥冥:遥空。
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造句:秋意渐浓,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8、冥府 【míng fǔ 】:亦称“阴间”,迷信的人指人死后鬼魂所在的地方 。
9、冥 通“溟”。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庄子·消遥游》 10、冥想 【míng xiǎng 】: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刻、连续的思考 造句:冥想是一份艰苦的工作 。
3. 冥王星的简介
词汇】冥王星 【注音】mínɡ wánɡ xīnɡ 【释义】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后来被降格为矮行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也变为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九颗行星。
1930年由美国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
直径2300千米,平均密度08克/厘米3,质量143*1025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
表面温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
有一颗卫星。 【示例】当代·殷谦《天廷秘传》:“初五,有玉京宫宇群显,霓霞障天,云幡盛甚。
霎间,爆发星变生巨火,自成一星,在天极星中央,其状宛若明镜,灿灿灼亮,天斗美其名曰金乌。初六,天极星外九星显,乃金、木、水、火、土、地球、海王、天王、冥王八星,各星之距乃二十一万光年,可谓日月似合璧,九星如连珠。”
(殷谦·《天廷秘传》第一回) [编辑本段]概述 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 [2] ,是太阳系中第十二大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它于1930年1月被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中文意译为冥王星。
起初,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dwarf planet)。这一决定当时在天文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而在2008年6月,国际天文学会再将冥王星做为子分类类冥矮行星(Plutoid)的原型。 [编辑本段]基本数据 轨道参数 平均半径 5.91352*10^9 km(39.956天文单位) 偏心率 0.24901 公转周期 248年197天5.5小时 会合周期 366.74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490 km/s 轨道倾角 17.1449° 卫星数量 3 近日点 4,436,824,613 千米(29.658 340 67 天文单位) 远日点 7,375,927,931 千米(49.305 032 87 天文单位)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径 2344 千米 表面积 1700万 平方千米 质量 1.290*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1.1 g/cm^3 表面重力加速度 0.6 米/秒^2 自转周期 6天9小时17.6分 轴倾角 119.61° 星体反照率 0.30 逃逸速度 1.22 km/s 表面温度 最低 一般 最高 33K 44K 55K 大气参数 气压 0 - 0.01 kPa 氮 90% 甲烷 10% [编辑本段]发现 发现者 克莱德·汤博 发现时间 1930年 早期探索 冥王星是最晚发现的一颗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相比,冥王星的发现可算得 上“好事多磨”。
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 冥王星了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
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缩写。 在寻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爱好者出身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远镜仔细寻找,付出了十几年的心血。
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1925年,洛韦尔的兄弟捐献了一架口径32.5厘米的大视场照相望远镜,性能非常好,为继续搜寻新行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最终发现 1929年,洛韦尔天文台台长邀请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索行列。他们一个一个天区地搜索,拍摄了大量底片,并对每张底片进行细心地检查,工作艰苦、乏味。
1930年1月21日,汤博终于在双子星座的底片中发现了这颗新行星。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
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 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发现它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它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 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西。
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 冥王星和它的卫星 卫星的发现 冥王星现有三颗已知的天然卫星。
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
很幸运,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冥卫一。也是靠着好运气,它才能被发现。
这是在1978年,1978年7月,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在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时,偶然发现冥王星小小的圆面略有拉长。他把1970年以来所有的冥王星照片都找出来,结果发现这一现象是有规律地出现的,于是他断定冥王星有一颗卫星。
由于冥王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以致在大望远镜里也不能把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分开。这好比气象站的风速计,一根横杆连着两个圆球,在疾风中旋转。
从远处看去,两个圆球融成一体,只能察觉出它时圆时扁的变化。冥王星的卫星被命名为卡戎(Charon)。
在希腊神话中查龙是普鲁托的一个役卒,专在冥海上渡亡灵。查龙的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
4. 关于冥王星的
最后一个登场的是冥王星。与其说冥王星是冥界的主宰,还不如说它是九兄弟中的倒霉蛋。它受到太阳的温暖最少,而且因为行为怪异,被人们认为它不应与其它大行星“称兄道弟”。也许冥王星受到的冷遇是因为人们对它太不了解造成的。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颗大行星,直径只有2300千米,比月亮的直径还要小,它的质量仅仅是月球的2/11,或地球的11/5000。冥王星的质量如此地小,使人们怀疑它是不是那颗影响了海王星轨道的行星。因为当年天文学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结合海王星的运动计算出了它的位置,而现在它却缺乏足够的质量影响海王星的运动。也许冥王星只是恰好站在了合适的位置,但它却是不合适的人选。 使人们怀疑冥王星“身份”的证据还有许多。冥王星具有奇特的轨道,是一个扁长的椭圆形,距太阳最远时达72亿千米,最近时只有43亿千米,甚至插入了海王星的轨道。冥王星最近一次到达近日点是在1989年,直到1999年它都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冥王星的表面覆盖着甲烷,且有一层薄薄的大气。随着冥王星渐渐远离太阳,这层薄薄的气体将逐渐在地表凝固。它的轨道平面与其它大行星的轨道平面有明显的交角。冥王星的自转也不寻常,另外八颗大行星除靠近太阳的水星、金星因受太阳引力影响而自转缓慢外,其余六颗行星的自转周期均在9—25小时之间。然而远离太阳的冥王星的自转周期却达69小时。 当1978年,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发现冥王星有一颗卫星时,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得到了巩固;然而不久,人们发现这颗卫星的直径是850千米,达到了冥王星的1/3,真是有点大得离谱了。而且这颗卫星是冥王星的“同步卫星”,即它始终位于冥王星赤道上空的某一点,永远以同一面朝着冥王星,就好像两个手拉手的跳舞者,谁都看不到对方的背面。这样的同步卫星,除了人类发射的人造卫星外,就数冥王星的卫星了。因此有人认为冥王星与它的“卫星”实际上是一个双行星系统。冥王星的卫星,当然要用冥王的手下来命名了。人们叫这颗卫星“查龙”,是神话中守护在地府入口的冥河边的人物,当亡灵来到河边时,查龙就用船将亡灵摆渡到地狱去。 正是有这样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有人认为冥王星留在九大行星里是不合适的。人们还对冥王星的来历提出了有趣的设想。人们猜想冥王星原来可能不是一颗行星,而是海王星的卫星,后来遇到了某种宇宙突发事件被抛了出来,脱离了海王星的势力范围,在太阳的引力下开始独自环绕太阳旋转,它自身在抛出的过程中分裂出一块,成为它的卫星。解释得很圆满,但是并非“盖棺定论”的答案。 最近的天文学研究仍然令冥王星的身份问题扑朔迷离。有人宣称,发现了冥王星的又一颗卫星,直径900千米,叫做瓦鲁纳;这是支持冥王星地位的消息。另一些人发现有数以百计的彗星,主要由冰和石块组成,在绕太阳运行时,轨道与冥王星非常相似,因此他们认为冥王星只是一个大冰块;还有人发现了位于海王星和冥王星之间的行星,体积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一,这令人猜测,是否在海王星外又出现了一个小行星带?这些消息使冥王星的地位岌岌可危。不论冥王星的地位能否保住,它都是一颗曾经令我们魂牵梦系的星体,我们曾经那么欣喜地与它相识,也许冷冰冰的星球无情,但我们人类的对它的情感永存。 太阳光从太阳出发,到达冥王星需要走五个小时。从冥王星向太阳系中心看过来,太阳会显得只是一个小而极亮的光源,不会像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么显赫。事实上,太阳不过是宇宙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而九大行星在整个宇宙中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我们还是要关注这些地球的兄弟们,因为它们是我们的近邻,人类跨向宇宙的最初几步将踏在这些星球上。
5. 关于冥王星的资料
冥王星(Pluto)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颗,直径只有2274千米,比月球、木卫三、土卫六都小。它距离太阳591352万千米,公转周期约248个地球年。自1930年被发现以来,至今它在公转轨道上才跑了四分之一圈多一点。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是6.3872天,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冥王星轨道偏心率较大,近日点附近的一段轨道在海王星轨道以内。冥王星现只发现了一颗卫星的,冥卫(查龙)是迄今所知太阳系内唯一的天然同步卫星,它的自转周期、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都相同,这种“三重同步”现象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
九大行星中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姗姗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