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学日志怎么写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
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漫 长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和发展了各自利用植物的丰富经验,并通过文字、图形、实物、语言和风俗习惯,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其中一部分经过历代专家学者的研究、鉴别、整理、记录,已为人们普遍知晓和广泛应用,但有相当部分的经验尚未整理和研究,也无正式文字记载,而是反映在日常生活和传统习惯中,成为各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也日益现代化。
它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价值,对天然产物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科学家们已经注意到,民间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是寻找新药物、新型食品、新的工业原料的巨大宝库。因此研究民间有关植物的全面知识体系,有助于区域性的经济开发。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是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以及人类活动与植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民族植物学的出现与演化 在远古时代,当人们依赖于采集野生植物为食的时候,就同植物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对所谓“原始民族”和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的粗略研究。1895年美国学者哈什伯杰(J.W.Haoshbdeger)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植物学”的说法,即Etbno-botany,指出民族植物学是研究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通过研究他们用作食物、衣着、住房材料的植物,阐述土著民族文化的地位,揭示植物的分布和传播的历史状况,确定古代贸易的路线,并可能为现代制造业提供某些原型知识。
37卷2期以后,对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内容包括土著民族植物产品、栽培植物考源、考古现场植物遗骸鉴定、土著民族对植物的命名等,并进一步研究植物环境对人类活动、习惯、意识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1941年美国植物学家琼斯(H.J.Jones)对民族植物学重新作了定义。他认为民族植物学仅仅着眼于研究土著民族利用过的植物是不够的,应该是研究早期人类和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的内容应包括早期人类对周围环境植物的影响,人们如何使自己适应于周围的环境,人们利用哪些植物,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思想行为等如何被植物界所影响的。
1954年美国学者康克林(Conklin)报道了菲律宾哈鲁喏(Hanunoo)族地区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结果。康克林研究了这一土著民族利用的各种植物,包括与农业、采集、狩猎、祭祀、节日、民间故事等有关的植物;他还研究了哈鲁喏人使用与现代分类系统相对应的“属”和“神”的分类概念。
哈鲁喏人把当地的植物分为1600个种,而现代分类学只能将这植物分为1200个种,表明民间分类系统是深入而细致的。伯林(Berlin)等地描述了居住在中美洲墨西哥恰怕斯(Chiapas)高地上讲玛雅语的泽尔塔尔(Tzeltal)印第安人的民间植物分类、当地利用的植物产品以及植物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等。
以后,美国民族植物学家福特(R.I.Ford)进一步发展了早期学者对民族植物学的定义,着重强调“人与植物的直接交互作用”这一核心,并设计了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纲目,即民族植物学的理论研究,土著民族的认识论和民族植物学,民间资源利用的原则,民族植物学与村社社会,史前经济和古民族植物学。根据福特的观点,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对植物的意识和利用,以及人类活动和行为对植物环境的影响。
对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关系到一定地区(民族、部族、人文地理组合)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如食用、编织、盖房、草药、文学、艺术、宗教、民俗乡规、民间禁忌等所涉及的一切植物。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涉及到植物学、人类学、生态学、语言学、农学、园艺学、药物学、植物化学等学科的内容,从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植物学家和人类学家,运用各自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方法,进行定点调查和整理研究,共同总结民族植物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领域。 民族植物学从十九世纪末被提出到本世纪以来几十年间的发展演化,已经日趋成熟。
从早期研究对土著民族利用植物进行的调查、鉴定、编目,逐渐发展到人类对这一过程的意识、利用和这一过程对人类本身的影响,由于自然界的植物及其群落对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因而植物种群和群落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对人类活动和意识不断施加影响,加以限制。这样,一个日趋完整的“民族植物学”概念——以人类与植物界之间直接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为核心的概念,已经形成。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西方国家在早期殖民过程中,为了大规模移民所面临的对新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满足殖民政府开发新大陆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大规模发展中的工业生产提供广泛、充足的植物原料,民族植物学研究便成为当时社会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受到社。
2. 写植物观察日记怎么写
2月10日
今天早晨我很早就来到阳台上看看水仙花有什么变化。来到阳台上,发现水仙花像换了个人似的,昂首挺胸地朝南立着。我赶快量一量,哇,今天的小芽平均比昨天长了5毫米,我喜出望外,连午饭也比原来多吃一倍呢!
2月11日早晨我起来晚了点,但却看见水仙花早就醒了,正在晒太阳。我懒洋洋地走到阳台,翻了翻水仙花的嫩芽,也没什么变化,突然,我发现最大的那棵水仙花的靠近根的枝上又长出了一个大约半厘米的小芽,由于太高兴了吧!只听吱得一声,我一看,轻轻拍拍胸脯说:“还好没折断”。
2月12日今天早上我6点就起床了,拿起尺子跑向水仙花。真不幸,今天怎么水仙花懒洋洋的?一点精神都没有。我一看坛底,哦,原来这几天,太阳公公出来闲逛,把水仙花的养料都偷去了,怪不得无精打采的,我无奈地把坛子装满水看了看它,心想:但愿,它能再次挺起胸膛!植物观察日记400字
2月13日今天在外玩真高兴,我哼着小曲回家看水仙花。天哪!它怎么四脚朝天掉到地上了,原来,妈妈晒衣服的时候把它弄掉了,我一边拾起来一边埋怨妈妈。我把水仙花的根调理好后,又放到小坛子里了。我看了他一眼心想:还是老师说的对,养花比养动物好多了。
2月14日星期四晴今天早上邻居家的佳佳她也种了水仙花,说让我去她家比一比谁把自己的水仙花养的好,下午我拿着我的水仙高高兴兴地来到佳佳家,一进她家,我拿着我的水仙花来到它家的阳台上。我一看,连忙认输,她家的水仙花长出了很多花和花苞。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养好水仙花!
3. 植物生长过程日记怎么写
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
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
3.写观察日记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4. 植物学日志怎么写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
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漫 长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和发展了各自利用植物的丰富经验,并通过文字、图形、实物、语言和风俗习惯,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其中一部分经过历代专家学者的研究、鉴别、整理、记录,已为人们普遍知晓和广泛应用,但有相当部分的经验尚未整理和研究,也无正式文字记载,而是反映在日常生活和传统习惯中,成为各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也日益现代化。
它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价值,对天然产物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科学家们已经注意到,民间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是寻找新药物、新型食品、新的工业原料的巨大宝库。因此研究民间有关植物的全面知识体系,有助于区域性的经济开发。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是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以及人类活动与植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民族植物学的出现与演化在远古时代,当人们依赖于采集野生植物为食的时候,就同植物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对所谓“原始民族”和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的粗略研究。1895年美国学者哈什伯杰(J.W.Haoshbdeger)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植物学”的说法,即Etbno-botany,指出民族植物学是研究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通过研究他们用作食物、衣着、住房材料的植物,阐述土著民族文化的地位,揭示植物的分布和传播的历史状况,确定古代贸易的路线,并可能为现代制造业提供某些原型知识。
37卷2期以后,对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内容包括土著民族植物产品、栽培植物考源、考古现场植物遗骸鉴定、土著民族对植物的命名等,并进一步研究植物环境对人类活动、习惯、意识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1941年美国植物学家琼斯(H.J.Jones)对民族植物学重新作了定义。他认为民族植物学仅仅着眼于研究土著民族利用过的植物是不够的,应该是研究早期人类和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的内容应包括早期人类对周围环境植物的影响,人们如何使自己适应于周围的环境,人们利用哪些植物,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思想行为等如何被植物界所影响的。
1954年美国学者康克林(Conklin)报道了菲律宾哈鲁喏(Hanunoo)族地区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结果。康克林研究了这一土著民族利用的各种植物,包括与农业、采集、狩猎、祭祀、节日、民间故事等有关的植物;他还研究了哈鲁喏人使用与现代分类系统相对应的“属”和“神”的分类概念。
哈鲁喏人把当地的植物分为1600个种,而现代分类学只能将这植物分为1200个种,表明民间分类系统是深入而细致的。伯林(Berlin)等地描述了居住在中美洲墨西哥恰怕斯(Chiapas)高地上讲玛雅语的泽尔塔尔(Tzeltal)印第安人的民间植物分类、当地利用的植物产品以及植物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等。
以后,美国民族植物学家福特(R.I.Ford)进一步发展了早期学者对民族植物学的定义,着重强调“人与植物的直接交互作用”这一核心,并设计了民族植物学研究的纲目,即民族植物学的理论研究,土著民族的认识论和民族植物学,民间资源利用的原则,民族植物学与村社社会,史前经济和古民族植物学。根据福特的观点,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对植物的意识和利用,以及人类活动和行为对植物环境的影响。
对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关系到一定地区(民族、部族、人文地理组合)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如食用、编织、盖房、草药、文学、艺术、宗教、民俗乡规、民间禁忌等所涉及的一切植物。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涉及到植物学、人类学、生态学、语言学、农学、园艺学、药物学、植物化学等学科的内容,从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植物学家和人类学家,运用各自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方法,进行定点调查和整理研究,共同总结民族植物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领域。民族植物学从十九世纪末被提出到本世纪以来几十年间的发展演化,已经日趋成熟。
从早期研究对土著民族利用植物进行的调查、鉴定、编目,逐渐发展到人类对这一过程的意识、利用和这一过程对人类本身的影响,由于自然界的植物及其群落对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因而植物种群和群落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对人类活动和意识不断施加影响,加以限制。这样,一个日趋完整的“民族植物学”概念——以人类与植物界之间直接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为核心的概念,已经形成。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西方国家在早期殖民过程中,为了大规模移民所面临的对新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满足殖民政府开发新大陆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大规模发展中的工业生产提供广泛、充足的植物原料,民族植物学研究便成为当时社会和生产的实际需要,。
5. 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很不显眼的仙人掌. 仙人掌的身体像是一块翡翠,又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它全身布满了一根根像钢针一样的刺,你可别小看这些刺,这可是它用来自卫还击的武器呢!我被它刺过,妈妈也被它刺过,疼极了.妈妈曾多次要把它扔掉,可我不肯,因为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爱那盆仙人掌.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在仙人掌“妈妈”的身上钻出了一个小仙人掌,小仙人掌显得那么弱小,那么脆嫩,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它吹走似的.而它的“妈妈”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初春寒风的“欺侮”,总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寒风,可小仙人掌却总是往上钻,终于,在春雷爷爷的鼓励下,在春雨姐姐的帮助下,小仙人掌克服了重重困难,长大了. 春末夏初,仙人掌身上长出了花苞,说来也奇怪,仙人掌开花很有“次序”,总是两朵一起开,像一对孪生姐妹,又像小姑娘头上扎着的蝴蝶结.仙人掌的花开得洁白芬芳,像一位美丽的仙女穿着洁白的连衣裙,一边在翡翠舞台上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一边从连衣裙上,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芳香. 秋天,丰收的季节,仙人掌长大了,它的用处可多啦!可以切成一片片泡成清凉可口的茶,为你解渴.还可以食用,它的营养可丰富啦,可以做盆景……真是说不完,但最令人吃惊的是它竟然能熬成药水来治玻 人们爱富丽堂皇的牡丹、芍药,爱千姿百态的秋菊,爱十里飘香的桂花……我却独爱貌不惊人的仙人掌,不仅仅因为它的外表,更因为它的品质。
6. 植物栽培的日记怎么写
植物栽培的观察日记篇3我观察的是一棵可爱的小树苗,在每天傍晚,都会摇一摇身体。
第一天,我来到它的旁边惊得哑口无言,因为它长高了好多,小树好像在说:“是吗?”。我拿出水壶给它浇水,希望它长成参天大树。
第二天,我垂头丧气,因为它没有变化,可它却给我唱歌,“沙-刷-沙”,可动听了!我又有信心了,还蹦蹦跳跳给它捉了两只蚯蚓呢!告诉你们,我家还栽了一颗小苗呢!两片绿油油的大叶子,可爱极了,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还有一颗小树,上面有些叶子看上去干巴巴,还有一些叶子还是嫩绿的。
第四天的下午,我健步如飞地来到树苗旁,因为我要给它们取名字,一颗叫“莎莎”,还有一颗有两片叶子的叫“小可爱”,好听吧?这时,“莎莎”摇了摇身子,得意洋洋似的。这一天,我带着憧憬和希望来到“莎莎”和“小可爱”旁,想你们一定渴了吧,我给它们浇水,它们冲着我微微点头,我满面春风,兴致勃勃,可开心了。
第六天,晚上微风习习,小树苗有点冷吧!我给它浇点水,它说:“谢谢你!”。一阵风吹来,小树在频频点头。
7. 植物发芽日记怎么写只有7天时间要快快快
自己找几颗玉米种子种一下看看嘛,种在盆里就可以了,天气好的话三四天就能发芽了,不过感觉复观察两周会好点,给每粒种子都编个号,每天都记录一下他们的生长状况,如果想多观察到一些制数据,可以多找些盆子分开种,不同的盆子设置一下不同的条件,比如施肥与否,施多少肥,观察下施不同量的肥bai对植物的生长状况影响如何;浇水的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阳光对植物的影响等等,自己多想想些可能影响植物生长的条du件吧,相信你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东东的,呵呵,好好学习,天天zhi向上,祝你天天开心!
主要写的内容:
1.
写种下 浇水
2.
写没什么变化 少量浇水
3.
没什么变化
4.
有一点点绿色
5.
看得出dao是一个芽
6.
芽长出来了
7.
芽伸展开了
期间记得写上浇水过程,不过不能浇太多。
8. 怎样写种花的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我观察的是兰花的一种——蝴蝶兰。
(一)星期五,我家的蝴蝶兰的一个花苞的花萼打开了。打开的时候,是这样的:中间的花蕾大概是向西北方的上面的方向朝着尖顶,看它的样子,很像是想展开它五彩缤纷的花瓣。
这个花萼向四面八方打开。花萼非常像一个人把头、四肢卷起来。
花萼的结构是这样的:上面三片花萼连起来,下面两片也连了起来。 (二)星期六,我发现星期五的那个花蕾打开了,但是,那个花萼的花瓣大部分都卷起来了,好像对外面的气温不适宜,觉得有一点冷,所以才缩成一团,保点温。
因为,我摸了摸花瓣,确实有点冷,还摸了摸卷起来的花瓣,发现有点热。我还观察到了一个花苞打开了。
(三)星期天,我观查到了昨天的花瓣只有一小半卷起来了。 妈妈说:“你真细心。”
我很高兴。 兰花为我国四大名花之一。
在群花中,它香气馥郁,可居众花之首,古今中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我的爸爸很喜欢种花,尤其是兰花,我们家就种了许多兰花,每次我放学回家,推门近来,就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使我心旷神异。
今天老师要求我们观察植物,我便特地选择了一盘兰花仔细观看,只见这盆兰花长得郁郁葱葱,还有两丛花瓣,我数了数一共有8个花蕾,嫩绿的好象尖尖的青椒长在根茎上,爸爸告诉我这种兰花叫冬兰,开花的时候十分漂亮。为了更好的了解兰花的品种,我特地从网上查资料,从资料中了解,兰花种类很多,按季节来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冬兰。
而且兰花是靠昆虫做媒,兰花迷人的芳香,甜蜜的汁液,是吸引昆虫的“二大法宝”,大自然赋予兰花神奇构造,使兰花在单子叶植物虫媒花的进化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动植物如此巧妙的配合,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谱写了神奇美妙的诗篇。兰花真是名副其实的奇花异卉。
吊兰观察日记三则(一)爷爷是个喜欢植物的人,在家里,植物就占了大半个院子,家里有近三十种植物,兰花就占其中的四分之一。 每天早上,我都会看到爷爷在院子里为它们浇水,大老远就能闻到芳香。
我也很喜欢那些绿色的生命,于是爷爷就送给了我一盆吊兰。 它小小的,有十几公分高。
它只有几片叶子,叶子是嫩绿色的,微微带有一点嫩黄,真是可爱。在小小的花盆里,就像一件小巧的工艺品。
每天,我都要给它浇水。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从白色的花苞中长出了一个可爱的花仙子。
她在银白色的月光下偏偏起舞,漂亮极了。 (三)早上,我给吊兰浇水,发现吊兰开花了。
它是那么小巧迷人,雪白的花上有几滴晶莹的露珠,可能是昨晚下完雨留下的吧。那朵花上弥漫着芳香,那嫩黄色的花蕾上洒了一层薄薄的花粉。
我都快陶醉了,真想让它多开一会儿,因为知道,花开总有凋谢时。 我爱吊兰,我爱绿色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