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崔颢 颢这个字读什么
颢hào 基本字义1. 白的样子:~~。~气(洁白清新之气)。2. 古同“昊”,昊天。
详细字义
〈形〉
1.
(会意。从景,从页( xié),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景者,日光也。日光白,从景页,言白首也。”本义:头白的样子)2.
同本义。因指白头人。引申为白色 [whitish;white]
颢,白貌。——《说文》
天白颢颢。——《楚辞·大招》。洪注:“颢,白貌。”3.
又如:颢露(白露);颢魄(洁白的月色);颢气(清新洁白之气)4.
浩大 [vast]
颢,大也。——《汉书·叙传》注5.
又如:颢颢(浩大,博大的样子);颢然(盛大的样子);颢汗(广阔浩大的样子)6.
光明 [bright]。如:颢颢(光明,光亮的样子)
〈名〉
1.
通“昊”。本指西天,泛指天空 [sky]
超忽荒,——《汉书·叙传上》
西方曰颢天。——《吕氏春秋·有始》。注:“金色白。故曰颢天。又为昊。”
肇自颢穹生民。——《汉书·司马相如传》2.
又如:颢天(西天,西方的天,同昊天);颢穹(指天。也作昊穹);颢苍(指天)3.
姓
2. 崔颢写的《黄鹤楼》怎么翻译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黄鹤楼
:
在今湖北武昌蛇山。相传古代仙人曾于此处乘黄鹤而去。
昔人
:
指骑鹤的仙人。
晴川
:
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
萋萋
:
芳草茂盛。
乡关
:
故乡。
3. 景颢写《黄鹤楼》时什么背景
黄鹤楼 崔颢 主旨: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
联想: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 世事茫茫,人事短促 之感叹.
甲,课文要点: 写作背景:唐代诗人 崔颢 游宦到了湖北 武昌 的黄鹤楼有感而作.
写景: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 长江 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於是抚今 追昔,有世事 沧桑 的感慨,并因日暮而生 思乡 之情.
问:1.前四句写甚麽 抒发了何种感情
答: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茫的感慨
2.后四句抒发甚麽情思 答: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
乙,段落大意: 首联借 传说 落笔,感叹 物是人非. 颔联承上联进一步写 岁月 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 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4. 崔颢的简介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开封。关于他离开家乡,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这就是本文开头将崔颢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崔颢最迟是20岁离开故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而在故乡开封,除青少年时期外,时间是很短的。在他所遗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他回乡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诗中第一句楚,指楚州。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故由淮安回开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说。)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但作为开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产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对崔颢有一个全面、正确、恰当的认识,并给以适当评价的。
5. 崔颢是什么时候写下《黄鹤楼》的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崔颢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原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如下: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扩展资料: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
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