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写作中的Discussion是什么啊
在论文的写作中关于Discussion的写作疑问,其实是很多留学生的疑问。
实际上,Discussion应该紧紧围绕研究主题来进行写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提升:
1、讨论部分,应以阐述研究的主要发现作为开头,或者在此重述、改述文章的假设和目的,切勿以研究课题的一般性陈述作为开头,或者仅仅是重复引言部分的论述;
2、在讨论部分的起始句之后,可以进一步给出该研究的细节;
3、客观公正地描述本项工作的重要或独特贡献,既不夸张也不低估,务必让读者了解到这项研究是如何推进了其所在研究领域的发展;
4、将本研究与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比较;
5、切勿在讨论中详尽地回顾文献。讨论应专注于目前的工作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文献,研究论文并非是文献综述;
6、切勿逐字或详细重复结果部分所给出的结果。在讨论部分中,通常不适合引用图表;
7、研究的局限性也可以在讨论部分中予以说明;
8、讨论部分应以研究的主要结论作为结尾,并包含对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对于Discussion的疑问,同学们一定要做一些详细的了解,因为在留学期间写作论文时对于Discussion的写作非常的关键,所以同学们应详细的做一些了解,同学们在留学期间如遇类似这类的问题,如果无法及时想老师进行咨询的话,那么可以咨询一些国内较为知名的留学服务网站,例如:51Due、留学府都是非常不错的留学服务网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 essay的discussion怎么写
一、discussion部分重要的结构问题
在开始写discussion部分时有几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
讨论部分的结构
·你的目标杂志是否允许把结果和讨论作为一个整体部分,而后是独立的
·结论部分的结构形式。这种编排方式适合你的写作内容吗?
·目标杂志是否允许相对较长的讨论部分之后跟随一个独立的结论部分?
·目标杂志允许结论部分包含副标题吗?这样的选择有助于为读者指明你的主要信息吗?
建立讨论部分和论文标题之间的紧密联系
·当你确定了将在讨论部分重点强调的论文结果的关键要点,重新起草论文题目使之更清晰地反映这些关键内容。
建立讨论部分与前言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
·牢记你需要确保讨论部分与前言部分提出的问题有清晰的联系,尤其研究领域、与研究空白相关的证据以及研究目的或主要的研究内容。当讨论部分初稿完成后,回头看一下前言部分,看它们之间是否紧密配合。如果需要的话,滋新起草前言部分,确保讨论部分重要的问题也在前言部分存在。
·尽管discussion部分与introduction部分有紧密的联系,discussion部分要参考的文献不需要全部包含在前言之中,重要的是在这两个部分不要有不必要的重复。如有需要essay写作帮助的话可以联系meeloun教育哦,望采纳~3Q
3. 如何写SCI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
众所周知,讨论部分是在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对整个文章的结论的提炼和升华。
这一部分是整个论文的精,往往点睛作用。 同时,很多杂志要求结果和讨论分开,这也就更突出了写好讨论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好讨论部分呢? 下面我借助Jim Hesson and Eveline Farias-Hesson 的资料来逐步讲解: general outline of a discussion: ?Beginning the Discussion ?Middle of the Discussion ?Taking Credit For Accomplishments of the Study ?Indicating the Novelty of the Study ?Noting Similarity in Findings ?Noting Differences in Findings ?Explaining Why Certain Results Were Obtained ?Concluding the Discussion ?Discussing Limitations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 Call for Future Studies ?Concluding Statement 上面是开始写讨论之前的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进行每一部分之前,初级写手需要注意区分结果和讨论的区别:一个主要的区别 The discussion section is tha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points, rather than facts as in the results section (Swales and Feaks, 2004). These points are interpretive rather than descriptive as in the factual reporting in the results section。 根据以上的区分,我们可以认为讨论就是“解释性的,或者说明性的阐述几个观点”,讨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section, it tends to be: more abstract, general, theoretical, related to the real world, concerned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as well as engaged in dialogue with the larger field of study (Swales and Feaks, 2004). The discussion section is where you will draw out, delineate and consolidate the meaning of the results, as well as tactfully dialogue with the broader community of your field and attempt to build community consensus on the meaning of your findings (Swales and Feaks, 2004) 以上的表述说明,讨论部分要和研究结果联系起来,作者不能“天马行空”论述一些和自己的研究结果联系不太大,或者是牵强的理论或者观点。
和研究结果的具体,特定,并且量化的特点比较起来,讨论部分应该体现出对研究结果更普遍的注解或者评论,所以讨论中每一个部分往往以陈述作者自己的发现开始: in general, (over all, on average, by and large, on the whole, etc.) we found that。
. 对于整个讨论,或者说讨论的每一个独立的部分,: it may be helpful to think of the discussion as a story, and like other clear and coherent stories, the discussion has a beginning, middle and end (Zeiger, 1999)。
开始: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you will introduce the reader to your original purpose, and then name your major findings and present results that support these findings. 中间部分: In the middle, you may show how other work supports your findings; report unexpected results; report on the novelty of the your work; explain conflicting results; suggest why your results are the way they are; explain how results of other studies do not agree with your findings, as well as defending your proposed answer against other possible answers to your main research question. 最后: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you may also discuss the limits of the method and validity of the assumptions as well as describing applications or implications of your findings. 以上就是很概括的描述了写一个讨论部分需要“keep in mind” 的概念。希望对我们写好英语论文都有点帮助。
4. 英国论文写作中的Discussion要怎么写呢
常见的英国论文Discussion写作问题有:
1、过分夸张或赞美自身的工作;
2、进行过多的文献综述;
3、不必要地重复引言中提供的研究背景;
4、重复给出结果部分中的数据;
5、讨论冗长,篇幅过长。
实际上,Discussion应该紧紧围绕研究主题来进行写作,下面是51due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提升:
1、讨论部分,应以阐述研究的主要发现作为开头,或者在此重述、改述文章的假设和目的,切勿以研究课题的一般性陈述作为开头,或者仅仅是重复引言部分的论述;
2、在讨论部分的起始句之后,可以进一步给出该研究的细节;
3、客观公正地描述本项工作的重要或独特贡献,既不夸张也不低估,务必让读者了解到这项研究是如何推进了其所在研究领域的发展;
4、将本研究与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比较;
5、切勿在讨论中详尽地回顾文献。讨论应专注于目前的工作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文献,研究论文并非是文献综述;
6、切勿逐字或详细重复结果部分所给出的结果。在讨论部分中,通常不适合引用图表;
7、研究的局限性也可以在讨论部分中予以说明;
8、讨论部分应以研究的主要结论作为结尾,并包含对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 如何写好Discussion
“Discussion作为SCI论文的一个重要部分,毋庸置疑,一个好的Discussion,可以帮SCI论文加分。所以,作者必须了解Discussion该如何写,这尤为重要。”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发布的《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Requirements for Manu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对讨论部分的书写作了统一要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5点:
1、应强调指出研究获得的新的重要结果和结论,不要重复引言和结果部分内容;
2、应说明研究的价值和局限性,如有其他相关研究,应阐述其间的关联;
3、要与研究的目的结合起来讨论,避免妄下研究结果不支持的结论;
4、除非做了经济学分析,一般不应下成本、效益方面的结论;
5、要避免强调和暗示尚未完成的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有把握,可以提出新的假设和建议。
除了要根据编辑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写作,作者还要时时刻刻从讨论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出发,这是讨论得以为论文加分的重要一步。而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该如何写呢?
首先,选择要深入讨论的问题。Discussion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太长就有重复Result内容的嫌疑,也显得累赘。选择合适的结果在Discussion部分进行深入讨论,是写好该部分最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可根据如下原则来判断:如果你的结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没有得到的,那这个结果就是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和前人的研究一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就应该一笔带过而无需深入讨论。Discussion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并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区别,区别就是创新。
对选中的问题按一定层次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说理要有根据、问题要讲清楚、讲透彻。选择的问题有时不只一个(多数情况是2个以上),因此要按一定层次描述清楚。一般来说,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开头和末尾。放在中间能将评审人的情绪带至高潮,前面是铺垫,后面是总结。这样的顺序似乎更合适。问题无论大小,是否重要,都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讨论:(1)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2)其次要系统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有多种(从实验设计角度,从理论原理角度,从分析方法角度,或借鉴别人分析方法等等)。
当然,Discussion部分还要注意保持和Results的一致性!就是结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千万不要出现按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这种情形,那证明你的讨论思路是彻底的失败或你的实验压根儿就是失败的。
Discussion要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切不可扬长避短。审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结果,更注意的是你对于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讨论,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有没有将你的研究结果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
应该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是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是错误的。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作者会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有时候,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
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很多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6. 如何写一个好的Discussion
xulanzzz(站内联系TA)总结了一些前辈们关于论文写作的经验,现将discussion部分的写作内容归结如下,主要包括:1. 主要数据特征的总结,将results部分最主要的结论描述出来,解释造成此结论的原因,2. 主要结论以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将自己的主要结论与他人的结果进行对比,相似的稍微提及,不同的简要说明原因或者可能的原因,再次强调本文的重要性。
最后稍微提及本文的不足,为下一步研究埋下伏笔,转折强调本文重要性。 不足之处希望后来的虫子们补上。
wgz_tju(站内联系TA)好的论文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新的认识,差的论文是找原因解释实验结果。rb(站内联系TA)结果的描述,与他人异同,改进和不足(不足要提,但是不能太多),大胆的推测可能的作用机制(绘制机制图),最后强调一下该工作如何有意义,可以继续深入开展下一步工作。
armyp(站内联系TA)学习了harbor2010(站内联系TA):victory:-Nano-(站内联系TA)discussion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你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在那些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或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研究手段,加强读者对你的研究成果的意义的理解。
7. 如何写SCI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成绩评分方式
各个院校要求不同,可以由指导教师成绩,检查评阅成绩,答辩小组成绩3部分综合而来.
1论文阶段须提交材料
各个院校要求不同,例如: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论文档案袋,论文中期检查表,汇报表,论文成绩册,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
2答辩委员会
1)答辩工作在学院领导下,由答辩委员会主持进行
2)答辩委员会主要由专业课教师组成,可聘请部分基础课教师或专业基础课教师参加,答辩委员会的责任是主持答辩工作,统一评分标准和要求,对有争议的成绩进行裁决,并综合指导教师,交叉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成绩及评语,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最终成绩经主管院长审核后,由学院统一向学生公布
3)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包括秘书1名)组成,组长应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论文的discussion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