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确有专长教育经历怎么填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毕业院校,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
2.教育背景,经历:包括学历,所学专业等受教育情况。将自己在大学期间主修课程,专业特长写清楚。对没有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受教育的程度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一些专业性职业教育的人,应重点提出来,因为有专业特长对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
3.工作经历:包括职务,职责,业绩,如果工作经历丰富,而且成绩显著,这对自己有很大帮助。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可以写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实践单位等。也可以将自己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写进来。
4.个人特长: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能力,专业能力等。这部分可以带上自己的证书。
5.证书及相关资料:这个可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包括毕业证,专业证,获奖证书等。
2. 中医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回顾中医的历史,可以上述到先秦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长达1800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基础。
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如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等,哲学体系影响下发展出了中医中药学。
可以说中医拥有的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他与西方医学最重要的不同点。当人们开始懂得把从生活中学来的自救知识积累成一套医疗理论的时候,西方原始医学和中国原始医学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样的。
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的希波格拉底指出,自然界由“四元素”组成即火、气、水、土产生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中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间概述了天体运行的“阴阳”规律,和地上万物生成的“五行”规律表现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
四元素是朴素的唯物论,五行则是抽象的辩证法。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进。
3. 中医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应该怎么写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个用人单位的老板,你希望看到应聘者的什么?
一个好的简历应该简练,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人事科的桌子上简历如山。没人会认认真真的看。个人简历应该浓缩大学生活或研究生生活的精华部分,要写得简洁精练,切忌拖泥带水。
个人简历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个人简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等等;
(2)学业有关内容:就读学校、所学专业、学位、外语及计算机掌握程度等等;
(3)本人经历:入学以来的简单经历,主要是担任社会工作或加入党团等方面的情况;
(4)所获荣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专项奖学金等;
(5)本人特长:如计算机、外语、驾驶、文艺体育等。
个人简历后面,可以附上个人获奖证明,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证书的复印件,外语四、六级证书的复印件以及驾驶执照的复印件,这些复印件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履历表要注意的问题是:
(1)首先要突出过去的成就。过去的成就是你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据。详细把它们写出来,会有说服力。
(2)履历表切忌过长,应尽量浓缩在三页之内。最重要的是要有实质性的东西给用人单位看。
(3)履历表上的资料必须是客观而实在的,千万不要吹牛,因为谎话一定会被识破。要本着诚实的态度,有多少写多少。
(4)和写求职信一样,资料不要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项目与项目之间应有一定的空位相隔。
(5)不要写对申请职位无用的东西,切记!
4. 中医专长/中医师承医术渊源怎么写
中医专长、中医师承医术渊源内容怎么写,医术渊源分为家传、跟师和自学形式,各形式均有各自的书写要求
橘香园中医学堂整理如下:
1、家传:
(1)中医医疗服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
(2)家族行医记载记录包括祖上、父辈行医的执照;
(3)“医籍文献”包括家族传承的建国前中医类古书、行医心得文献等;
2、跟师:
(1)拜师证明;
(2)实习证明;
(3)跟师笔记;
3、自学:
能够证明学习经历的所有证明材料。
5. 中医的“病历”怎么写
说到现代医学,大家都知道从病人就诊开始就会有严谨的关于医疗活动的记录,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录就是“病历”。
中医学也有类似病历的记录,不过中医的记 录与现代医学稍有差异,中医的老祖宗称它们为“医案”。医案起始于西汉太仓长淳 于意,当时叫“诊籍”,记录了淳于意的临床治疗的二十五个病例,是他医疗实践的 如实记录。
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有一篇“小青 龙汤加减五法”的记载,也是一个医案。至明清则有“医案专著”,如江瑾《名医类 案》、魏之诱《续名医类案》、《叶天士医案》、《吴鞠通医案》等,都影响很大。
从古到今,中医留下了很多医案,但记录体例不是很统一。 到明清时候某些医 家开始认为医案记录也需规范,比如明代的喻昌就专门谈论过医案的规范书写问题, 他认为医案必须记录“某年某月某地县,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痩长短若何,色之黑 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一 一详明,务令丝毫不 爽”。
基本上需要记录中医学辨证过程中观察到和归纳出的患者人口学情况、健康基 本情况、病史和治疗史资料、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表现、治疗处理的思路和方法、治 疗过程中的变化、预后等内容。 中医学在临证治疗时有很多灵活变动的地方,因人、因时、因病、因地域、因 疾病的不同表现等,都可能有不同的治疗策略。
某种程度上说,中医学的每一次治 疗都是一种个案,很难复制。因此《古今医案按》的作者余震说:治疗的原则和方 法是有限的,但是使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巧妙之处却是无限的,而医案则既能反映 治疗原则和方法,又能体现应用巧妙之处。
李龄寿在给《古今医案按》作序时说: “医之有方案,犹刑名家之例案也。 ”医家的医案记录就像法学的案例一样,法律标 准是有限的,但是依据法律量刑时有轻重出入,医案的作用就在于提供例案。
正因 为如此,历来中医学都非常重视对医案的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