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颜体的宫字怎么写,结构,写法
颜体的宫字: 颜体简介: 颜真卿是书法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书法家,也可以说他的楷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体之一。
他自幼蒙学于母殷氏,后学褚遂良,再师从张旭而得笔法,糅合篆籀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作为革故鼎新的大家,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以篆籀之笔入书,化瘦硬为丰腴,结体宽博而气势庞大,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是繁盛的社会和高尚人格的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相之交融的典范。
他独创“颜体”,与柳公权并称,并有“颜筋柳骨”之美誉。在书法史上,他和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一同被列为楷书四大家。
诚如马宗霍所言:“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万象,隐括众长,与杜少陵之诗,昌黎之文,皆同为能起八代之衰者,于是始卓然成为唐代之书。” 唐以前的楷书,无论笔意还是结字均不同程度的保存着隶书的残余,所以只能被称之为“真书”或“正书”。
如隋朝石刻《龙藏寺碑》和《董美人墓志》虽已明显有楷书用笔的风范,但细品其间架,仍未完全摆脱隶书结字形式。初唐时期的楷书几乎改变了隶书的结构格局,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但在用笔的过程中却又保留了隶书中的部件,也只能是楷书发展的不成熟阶段。
直至颜真卿,他一改以往的楷书书风,扬弃了以往各书家的优势与不足,而形成一门独立的书法形式语言——“颜楷”。
2. 祥字的隶书怎么写,亲
1)【祥】的隶书写法
【祥】的方正隶书繁体写法
2)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隶书的结构特点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3. 隶书的用字怎么写
隶书“用”字的写法是
隶书简介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 ,是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的起源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又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和“汉隶”。
隶书的创作要点
1、要取法汉碑和秦汉竹木简。所谓取法,就是认真刻苦地解读、体会,而不是浮光掠影。少看当代人的作品,看当代人的作品要看出其缺点和不足。
2、恰当把握主体的创作状态。“书写性”其实就是将书写过程和创作情绪纸面化。行笔重复,会形成惯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趋生。
3、正确对待风格问题。风格是自然生成的,不能一概而论。风格面貌不强,不必耿耿于怀;已经形成风格面貌的,也不必沾沾自喜或故意回避。
隶书的主要代表作品
隶书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唐代隶书历来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平分秋色。其中韩择木列四家之首,其隶书代表作是《祭西岳神告文碑》。史惟则,人称“史侍朗”,代表作是《大智禅师碑》。而蔡有邻、李潮鲜有作品传世。此外,唐代隶书作品,著名的还有徐诰的《嵩阳观记》,唐玄宗的《石台孝经》,李白的《上阳台》,杜牧的《张好好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