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日期落款怎么写
2012年7月1日后,党政公文的落款日期都是统一按照“2016年12月1日”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具体怎么编排,应当首先确定公文是盖章的公文还是不盖章的公文。
(1) 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2)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2. 公文的落款日期是指什么
公文的落款日期是指成文日期。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发文日期是以文生效的起始时间,年月日须完整,年份不得略写,如1991年不得写成91年。发文日期一般以机关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会议通过文件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一般性例行公文如通知、函等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法规性以公文的批准日期为准,或公文最后专门规定生效、执行日期,如“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发文日期写在公文末尾、发文机关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扩展资料: 草拟公文,动笔前应当做到: 1、了解领导意图,弄清本文件的性质、行文目的、任务和范围; 2、认真阅读有关文件,明确政策界限; 3、熟悉业务,必要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工作规律。 文件起草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2、简明扼要。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3、谦虚谨慎,勤勉及时。 4、贵在得“体”。
合乎体式,合乎身份。 5、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正确。
时间一般要写具体的年月日。使用数字时,除公文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文书 。
3. 公文写作中 落款和日期 规范的格式是什么
公文写作中落款和日期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18年11月20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发文单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对齐。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扩展资料: 一、公文规范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
1、主送机关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收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采用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 2、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3、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4、抄送单位 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
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抄送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需要执行或知晓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横线把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名称前加“抄送”2字用3号仿宋体字左边空1字排字,后标全角冒号。
抄送机关名称之间用顿号或逗号隔开,末尾用句号。一行不够用二行,二行与冒号后对齐。
5、文件版头 正式公文都有版头,应标明是机关的名称。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应加一条红线衬托。
6、公文编号 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表示**的代字,“〔1997〕”指的是年号,(要使用“〔〕”的方括号),“5号”指的是发文的顺序号。如果是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需要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
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7、签发人 文头部分写上签发人,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格式为“签发人:***”。
8、机密等级 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
密级的位置:通常定格标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9、紧急程度 这是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分为“特急”、“加急”。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
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10、阅读范围 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
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11、附件 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附件,应当在发文机关之前,正文之后 ,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能只写“附件如文”或只写“附件*件”。
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与主件装订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 十五、其他。
公文文字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应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
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 12、印章 ,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
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公文外印章距正文2mm―4mm居中压成文日期。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线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二、公文的分类 1、狭义公文 是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正式规定的文种。(2012年新办法)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4. 公文的落款日期是指什么
公文的落款日期是指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发文日期是以文生效的起始时间,年月日须完整,年份不得略写,如1991年不得写成91年。发文日期一般以机关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会议通过文件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一般性例行公文如通知、函等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法规性以公文的批准日期为准,或公文最后专门规定生效、执行日期,如“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发文日期写在公文末尾、发文机关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扩展资料:
草拟公文,动笔前应当做到:
1、了解领导意图,弄清本文件的性质、行文目的、任务和范围;
2、认真阅读有关文件,明确政策界限;
3、熟悉业务,必要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工作规律。
文件起草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2、简明扼要。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3、谦虚谨慎,勤勉及时。
4、贵在得“体”。合乎体式,合乎身份。
5、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正确。时间一般要写具体的年月日。使用数字时,除公文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公务文书
5. 公文日期怎么写
党的机关公文日期写成:2010年12月22日(与正文之间空两行,字体相同,行末留4个字的空位)政府机关公文日期写成: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与正文之间空两行字体相同,航末留4个字的空位)。
正文中出现日期一律写成:2010年12月22日或2010年12月或12月22日等格式。不能出现09年或一零年或12.22等情况。
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每行居中排28个字。
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两线之间各要素的标识方法从本标准相应要素说明。
扩展资料: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13年7月9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发文单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对齐。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
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文格式。
6. 落款日期怎么写
1、党的机关的公文落款用阿拉伯数字;
2、政府行政机关公文落款用汉字数码;
3、党政联合行文从党的机关规定用阿拉伯数字;
4、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行文从党内规定;
5、企事业单位行政参照政府行政机关用汉字数码。
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应该写为“二○○七年十月六日”,甚至不能写为“二oo七年十月六日”(其中“00”是阿拉伯数字写法)、“XX年十月六日”(其中“oo”是汉语拼音或者英文写法)。当然也不能写为“二零零七年十月六日”,这是汉字大小写数码杂糅,不合要求。
7. 公文中 公告 的落款 日期 具体格式 是什么
加盖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扩展资料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发文机关,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发文日期,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抄送单位,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
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抄送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横线把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
文件版头,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文格式。
8. 公文写作落款是日期在前还是时间在前
按照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的要求,公文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能为01)。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好多公文通知或是通报什么的材料,日期都是正文下方右顶格”只能说明很多单位的公文都不规范,不规范的公文很多,一般“两办”的文件相对规范些。
9. 落款日期怎么写
书法落款常识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历代书画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日期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公文的落款日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