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篆体字郑怎么写
一、郑篆体写法:
二、郑的释义:
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 一带。后为韩所灭。
三、郑组词:
郑重、郑生、郑璞、郑老、南郑、繁郑、郑服、郑花、郑市、郑圃、郑图、后郑、疋郑、流郑、郑卫、郑绵、郑王、匹郑、先郑、郑鼠、郑贾、许郑、郑渠、郑儛、郑奏、郑六、郑商、郑风、郑谷、郑白、郑曲、郑女、郑环、郑锡、郑笺、服郑、郑音、郑燮、孔郑、邴郑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潧洧之上,今新郑是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郑,京兆尹郡的一个县。是周厉王儿子友的封地。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奠”作声旁。西周灭亡时,郑武公迁徙到潧水、洧水一带,今天的新郑县就是这个地方。
三、相关组词:
1、郑贾[zhèng jiǎ]
东汉经学家郑兴和贾逵的并称。
2、许郑[xǔ zhèng]
东汉经学家许慎、郑玄的并称。
3、郑奏[zhèng zòu]
犹郑音。
4、郑白[zhèng bái]
战国时筑郑国渠的郑国与汉武帝时筑白渠的白公的并称。
5、郑曲[zhèng qǔ]
春秋郑国的乐曲。多指俗曲。
2. 郑字的小篆形式含义
你好! 关于“郑”字,它的小篆字体形态如下图(繁体写法): 解释: “郑”字本身从结构来看是个“形声字”,他的左边的“奠”字是它的声旁,右边的“邑”字是它的形旁。
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
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汉代的《说文解字》解释为“从邑,奠声。
直正切。”“宗周之灭,郑徙潧洧之上,今新郑是也。”
从它的繁体形态来看,左边是个“奠”,《说文解字》把这个部分解释为声旁似乎与“郑”字的读音无关,但是它古时的读音应该是与“郑”字相关的,不能以现代的读音来说是对还是错!右边是个“邑”,说明这个字与地名、邦域有关。 希望我的回答能使你满意!如有疑问欢迎继续探讨。
3. 《郑》字和《旭》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写法图片
旭小篆
郑金文
郑小篆。别的不好找了,手头没有工具书,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