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奶奶97岁去世,灵堂前横幅应该怎样写
一、灵堂横幅
遗爱千秋
亲恩长忆
西山遗痛
慈颜犹存
德泽犹存
鞠我情沧
含笑九泉
天人同悲
福寿全归
典范长存
松柏风凋
挥泪含悲
返魂无术
鹤驾西天
含笑九泉
德集梓里
淑德可风
鹤归华表
驾返瑶池
二、挽联
慈惠高风垂万古
冰操懿范足千秋
柳知孝意飞花白
鹃解哀情泣血红
音容宛在 懿德长存
南柯梦里 望云思亲
慈颜已逝 风木与悲
寿终内寝 鹤驾西天
教诲永记 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 寄托哀思
寿高德望 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 百世流芳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功德国标彤 史芳依白云
提耳言犹在 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高风传梓里 亮节昭后人
雨洒天流泪 风号地放悲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一生树美德 半世传嘉风
一生行好事 千古流芳名
身逝音容宛在
风遗德业长存
慈训长昭,谨守燕谋毋或失;
深恩未报,情陈鸟哺永难忘。
祖母云亡未报深恩徒涕泪;
嫡孙承重还从何处觅音容。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慈竹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香。
冰霜高洁传幽德;
圭璧清华表后资。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惊春花染杜鹃血;
倚门深得子规啼。
罔报难酬慈母德;
挥毫莫罄此儿情。
直骨尤超古鹤上;
慈教仍存青云中。
良操美德千秋花;
高节良风万古存。
看月瞻云慈容在目;
期劳戒逸母训铭怀。
杜宇伤春,泣残雪泪悲花老;
慈乌失母,啼破哀声夜光寒。
慈母东来,绕膝慕深萱草碧;
彩云西去,献觞悲断菊花黄。
2. 老人去世的条幅怎么写
1、父亡选用:
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二)通用联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3. 学校清明节扫墓横幅怎么写
主要还是看你们学校想要突出什么主题而定,我找了一些你参照一下:1、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
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2、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
3、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4、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5、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6、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7、烟火污染环境,鲜花环保芬芳。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9、文明祭祀,防火保林!10、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12、清明时节雨纷纷,网上行人欲断魂。
博客片语寄相思,逝者已斯生者思。13、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15、鲜花祭故人,春雨现哀思。16、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17、清明时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18、我邀天弓发雪箭,千丈白绫祭亡魂。19、清明时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20、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祭奠先人,骨肉情深;鲜花一朵,告慰亲人,改变陋习,祖先欢欣。21、鲜花祭故人,思念之意存于心。
莫把纸来焚,环保健康文明人。22、关爱生命,文明祭祖。
23、纸焚寄思深,空林欲断魂。24、上坟不烧纸 植树寄哀思。
25、情系家祖熊似火,此火非彼火;心念林木深似海,此海非彼海!26、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27、纸火危险,祭祀在心!28、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29、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30、清明拜祭你先人,青山园里绿茵菌。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31、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烛祭先人。32、祭祖宗多怀念做孝子,爱子孙保环境好老子。
33、先人坟前怎放无情烟火,我等思亲清明听风听雨。34、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
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35、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36、清明时节寄亲人,默哀三分告亡灵。
4. 老人做了阿太,死了孝灯怎么写
9、出殡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
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
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出殡的程序为: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 ,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 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
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 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
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 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 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
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 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
送葬队伍随行。 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 -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
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 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
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
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
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
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 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 10.落葬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 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
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
为什么 是三年呢?因为按惯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 服丧三年,以示回报。三年之间还会有很多小的礼仪,礼仪繁多,要求严格。
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 传统丧葬礼仪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日益谈化了,旧时的很多丧葬礼仪,人们已不再遵循。
但老 人的去世仍会继续,作为家庭的一件大事,丧葬也必须还有一定的礼仪,那么新式丧葬礼仪 又有哪些呢?新式丧礼一般有以下程序: 1、移尸:确认老人已经死亡,可将其遗体移到厅堂或灵堂中,一般仍要燃放鞭炮,点上香和 烛。 2、报丧:死者家人在亲人去世后,应尽快通过各种渠道通知亲友,通知的方式可以是电报、电话、讣告或亲自登门通报。
3、整容:为死者擦洗身子,梳好头发,换上比较整洁的衣服,并将其移入棺材。 4、讣告:用讣告的形式向亲友近邻进行通报。
5、开追悼会 追悼会一般在丧家所设的灵堂里举行。先要布置灵堂: 灵堂要庄严肃穆,在正后方墙壁上要扎"花牌",一般以深绿色为底色,配上黄色花朵图案 。
花牌正前方放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放死者遗像,周围放黄色鲜花,灵桌上可置备素色鲜 花,中间放灵位。会场中央悬挂黑色或蓝色横幅,用白纸黑字书写"***追悼会"字样, 遗像正后方花牌上挂孝家的挽联,灵堂两边的墙壁上则可挂客人送的换联换幛。
花圈、花篮 则放在屋内门口两侧。灵堂内左右可摆放长桌子,并配座椅、桌子,可旋转茶水,以备吊唁 者休息时用。
在灵堂门外两边分别放一长桌,一处用来收礼,一处用来签名。 追悼会一般在原设灵堂举行,也可另找场地,死者的骨灰盒要摆放在灵堂中间的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