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剧的繁体字怎么写
剧(剧)jù复⒈极,猛烈,厉害:~变。
~烈。~疼。
⒉指戏剧。一种文艺形式,依照剧本,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演出:演~。
制歌~。川~。
独幕~。⒊复杂,繁难:事~。
剧 jù〈动〉戏耍 [play and joke]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李白《长干行bai》剧 jù〈名〉(1) 戏剧 [drama;play;opera]。
如:剧曲(演唱故事,du首尾备具,而且有道白和动作、表情的戏曲。即“戏剧”);京剧、zhi粤剧、评剧、昆剧、越剧、豫剧(2) 交通要塞 [traffic]。
如:剧屯(重兵驻守的军事要地);剧部(重地);剧旁(dao三面相通的道路);剧路(交通要道)。
2. 剧的繁体字怎么写
剧(剧)jù
⒈极,猛烈,厉害:~变。~烈。~疼。
⒉指戏剧。一种文艺形式,依照剧本,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演出:演~。歌~。川~。独幕~。
⒊复杂,繁难:事~。
剧 jù〈动〉
戏耍 [play and joke]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李白《长干行》
剧 jù〈名〉
(1) 戏剧
[drama;play;opera]。如:剧曲(演唱故事,首尾备具,而且有道白和动作、表情的戏曲。即“戏剧”);京剧、粤剧、评剧、昆剧、越剧、豫剧
(2) 交通要塞 [traffic]。如:剧屯(重兵驻守的军事要地);剧部(重地);剧旁(三面相通的道路);剧路(交通要道)
3. 戏字的繁体怎么写
戏是一个多音字,拼音是 xì和hū,戏的繁体字如下:
部 首 戈 笔 画 6 五 行 金
基本释义:
[ xì ]
1.玩耍;游戏:儿~。嬉~。
2.开玩笑;嘲弄:~弄。~言。
3.戏剧,也指杂技:京~。马~。一出~。这场~演得很精彩。
4.姓。
[ hū ]
见〖於戏〗。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戏剧 游戏 戏曲 唱马戏 看戏 游戏 戏院
相关词汇分析:
一、戏剧
[xì jù]
文学类型的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以反映社会生活。是以表演为中心的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的综合形式。
二、游戏
[yóu xì]
与生活和劳动技能有关的、能够促进体力和智力发展的娱乐性活动。游戏中人们可以扮演生活中的不同社会角色,不产生功利。
三、戏曲
[ xì qǔ ]
中国各种传统戏剧形式的统称。表演上以唱、念、做、打、舞并重为其主要特点。从宋代起已有完整的戏曲形式。
四、马戏
[mǎ xì]
原指人骑在马上所作的表演,现为各种驯兽、驯禽表演的统称。有演员指挥动物表演各种技巧动作或演员在动物身上作各种技艺表演等形式。广义的马戏也包括杂技在内。
五、看戏
[ kàn xì ]
观剧;听戏。宋 杨无咎《蝶恋花》词:“对酒不妨同看戏,他日功名晏子堪为比。
4. “目”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如下:
目
目的QQ繁体字:
朩
目的意思: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目字词语:
1、案目 (àn mù) : 旧时称剧场中招待观众及带领找寻座位的人员。
2、纲举目张 (gāng jǔ mù zhāng ) :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
3、纲目 ( gāngmù) :概要或细则。
4、保留剧目 (bǎo liú jù mù ):指某个剧团或主要演员演出获得成功的并保留下来以备经常演出的戏剧。
5、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6、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 :闭上眼睛不去看,堵住耳朵不去听。形容对外界的发生的事物不闻不问,缺少了解,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7、目不暇接(mù bù xiá jiē):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8、侧目 (cèmù) :眼睛不正视对方的意思,形容敬畏。也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愤恨。
9、骋目( chěng mù) :极目远望 。
10、驰目(chí mù) :犹言放眼远望。
11、触目 (chù mù):1,视线接触到;目光所及:~皆是。2,显眼;引人注目:门上的金字招牌非常。
12、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13、疮痍满目 (chuāng yí mǎn mù )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14、慈眉善目 (cí méi shàn mù)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15、耳目一新 (ěr mù yī xīn): 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5. 彩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彩的繁体字怎么写 ( 彩 | 彩 )
彩的拼音/彩的音标 cǎi
彩的意思是什么 (1)(名)颜色:五~|~云。
(2)(名)彩色的丝绸:剪~|张灯结~。
(3)(名)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
(4)(名)花样;精彩的成分:丰富多~。
(5)(名)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
(6)(名)对剧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魔术里用的手法:火~|~活。
(7)(名)负伤流血:挂~。
6. 末的繁体字怎么写
“末”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相同,为“末”。
末 【mò 】名词(1) (指事。金文字形。
“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2) 同本义末,木上曰末。
——《说文》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淮南子·地形》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
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
——《周书·武顺》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
注:“四肢也。”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孟子·梁惠王上》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左手执卷末。
——明· 魏学洢《核舟记》(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末技游食之民。
——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
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8) 传统戏曲角色名。
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actor for a mid-aged man as in classic opera]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9) 末期;晚年 武王末受命。
——《礼记·中庸》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崇祯末。
——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11) 细的粉末丝末。——《荀子·礼论》(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13) 盖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
——《荀子·礼论》(14) 姓末 【mò 】形容词(1) 卑微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3) 低级 末流。
——《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5) 微不足道末之卜也。
——《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7) 细,小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9) 肤浅 末学肤受。
——张衡《东京赋》(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11) 非根本,次要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常用词组末班车 【mòbānchē】按班次行驶的最后一班车。
末代 【mòdài】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末代皇帝。
末端 【mòduān】(1) 尾端,排尾,最后的一端。蝎子尾巴末端的毒刺。
(2) 最后的一头。末端键。
末伏【 mòfú】(1) 夏天最热的时期是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占十天(中伏有时为二十天)。中伏之后十天是末伏。
(2)上述末伏所占十天中的第一天也叫末伏,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末节【 mòjié 】小节,细节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
——《礼记·乐记》末路 【mòlù】(1)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穷途末路。
(2)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末日【 mòrì】(1) 基督教教义中称世界毁灭那一天。
(2)事物结束或消亡的日子。我那时的感觉就是末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