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写幼儿成长的故事300字
我亲爱的孩子:看着你一点点长高,一点点的长大懂事,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甜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我没有多少期望,但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就目前的学习状态来看,觉得孩子你确实很辛苦,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读好书肯定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希望你能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复习基础知识,争取考上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为自己人生路上找准位置。 同时我们也希望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注意自身道德思想的培养。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里尊老爱幼,在社会上向思想高尚的人学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素养高尚、德性良好之人。
在努力的学习的同时,我们也默默祈祷着你能健康快乐每一天,所以,请你在饮食上不要偏食,不要暴食,从习惯上养成早起早睡,合理锻炼,平时活动注意安全,人这一辈子,没有好的身体是不会幸福的,没有好的身体是干不了大事业的。
追求愉快是人们的共性,但社会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顺应社会从而改变社会,而不是一味抱怨、愤恨、敌对报复,平时要多观察社会,发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真、善、美,结交素养高尚的朋友,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而愉快生活。
总之,你是我们全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希望你能德性高尚,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身体健康,愉快成长。
2. 儿童成长故事怎么写
成长故事只用记录孩子平时一些有趣的,或是令人哭笑不得的等等一些故事,不需要很长,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事件的大概就行了,重点放在描述孩子的言,行,就可以了,只要平时多观察和注意孩子,相信写5,6个小故事应该不难,下面有几个经典的成长故事,你可以参考一下: 雯雯刚进幼儿园时,脾气很倔强,老师说的话她就是不愿意听.渐渐地,大部分孩子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都愿意跟着老师活动.可是有一次,午饭后,小朋友都开好小火车要出去玩了,只有雯雯不走,我怎么叫她她还是坐在凳子上,说:“我要奶奶我要奶奶”.原来她担心开火车走了以后奶奶就找不到她了.嘉嘉的吃饭问题很让大家头疼,他自己也觉得烦恼.大家都吃完了,他还有很多没吃,有一次阿姨说:“这次马马乎乎算了,下次可不能这样了.”第二天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嘉嘉居然很老练地说:“这次也马马乎乎好嘞!”3、老师和宝宝们一起看图片认识男孩女孩,观察了发型和服装的区别后,老师把图片上男孩和女孩的衣服拿了下来,让孩子们辨认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岩岩皱起了眉头说:“老师,你给他们把衣服穿上吧,他们会冷的.”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3. 爸妈怎样给老师写孩子的成长经历
孩子成长的过程,亦是父母成长的过程。为人父母,角色的转换从孩子睁开懵懵的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就悄悄开始了,和孩子一同成长,感受成长的喜怒哀乐,是上天赐予每一位母亲的机缘,每时每刻都值得欣赏。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和耐心,孩子从一出生开始,父母就开始对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小时候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怕他们吃不好,穿不暖,长大一点了就开始担心他们的教育问题了。我家笑笑是一个听话懂事漂亮、同时也是一个胆小怕羞的女孩。记得她上幼儿园第一天,我和他爸爸担心的要死,怕她不适应哭闹,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她非但没有哭还特别的喜欢上幼儿园,记得她放学时我问他:“你们班那么多小朋友在哭,你还挺棒的没哭啊?”只听她说:“他们哭该不漂亮了,他们不乖,我不喜欢他们哭,我觉得上幼儿园挺好的呀有老师教我们学本领,有小朋友们和我玩比我在家里好,家里都没人和我玩呢?”听了这话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知道孩子长大了,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放开一直牵着她手了,让她融入到幼儿园这一个大家庭里了,这也是她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为她感到欣慰。记得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们幼儿园的突出教育主题是剪纸,她对此特感兴趣,我们也在各方面支持她,给她买各种颜色的彩纸,各种剪纸的书籍,我们教她如何观察小朋友手拉手的动作,观察小白兔的一举一动,为了让孩子剪做运动的小孩:跳绳的、跳双杠的、骑自行车的等,她也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剪,她剪出的每一个作品都要问我们好不好,我们总是及时的给与鼓励和表扬,她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还参加了通州妇联组织的一次剪纸活动,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亲手剪的作品举起来展示给大家看时,她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我们也觉得很为她高兴。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为了孩子开启混懵的世界,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则更像是一盏明灯,时刻为孩子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路。班主任是孩子在学校里的家长,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加以正确的指导。入学后。每个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要多于在家的时间,最了解孩子的是班主任了,那么家长该怎么与班主任沟通呢?
首先我觉得要尊重和理解班主任,现在的一个班大概要三四十人左右,有的会更多,班主任老师一个人要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难免要有照顾不周的地方,我们要学会理解,有问题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家长与班主任结成和谐融洽,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家长要充分信任班主任。因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教育方面有些棘手,这样我们就要充分和班主任沟通,要充分信任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的心情是和家长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犯错时,首先要从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种理由去和班主任辩解,这样会害孩子的。总之,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班主任良好的关系的建立需要靠双方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的沟通,而它又建立在对孩子的正确评价基础上,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4. 我是一名家长 老师让给他写一个我孩子的成长经历 要格式也可以
老师的目的是想从您描述的成长经历中判断孩子的性格,以便更好的管理和教育您的孩子,我建议您从以下几方面写:1,孩子的性格弱点;2,孩子的性格优点;3孩子的特长;4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特殊经历
至于格式,建议您直接分条写清以上几点就可以了。
类似于以下这种格式:
xxx成长经历
xxxxxx(第一段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孩子)
xxxxxx(第二段讲下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经历)
xxxxxx(第三段讲下您孩子的性格优点和缺点)
xxxxx(第四段讲下您孩子的特长)
5. 怎么写孩子的成长故事
孩子的成长故事
每次回家,会看到一面墙上记录着我几岁时的身高,望着它们,似乎它向我诉说着我的成长。一个小女孩,一阵小跑到墙前,吵着让爸爸为她在墙上作下记号,再对着那根横线感叹道:“我又长高了!”
记得刚出生时,一张泛黄的照片见证我的快乐: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用稚嫩双手拎起所谓“沉重”的纸袋子,尽管小脸涨得通红,不过脸上仍挂着成功的喜悦。当然,拎东西,对于走都走不稳的我,无非是一个挑战,而如今的困难解决了,能不为自已的成功而欣喜吗?所以成功对于一两岁的我,代表着拎起袋子。当然随着成长,我也不满足于拎袋子,为考研的爸爸在夏季西瓜,也成了我的必修课。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一个“庞然大物”来到了我家,把我吓得满屋子打转儿,但又经不住好奇的心情,便走到它的面前,踮起小脚儿,用小手按住个长方形的白色键,一个清脆而响亮地响声灌进我的耳朵,把我吓了一跳,于是,电子琴走进了我的童年。初次课,只教了“do“,兴奋地我,按着那键,摇着头,扭起身子,有模有样的自弹自唱,一副小音乐家的样子出现在琴前。当有一天,捧回十级证书时,对于七、八岁的我,我似乎又体会到一两岁拎起纸袋的成功的喜悦,也许是电子琴给我的启迪,使我童年的生活多了音符,少了枯燥。
在一次丰盛的生日会上,美丽的大蛋糕印着硕大的十字时,我有些恍然大悟:我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了,十年了,要经过人生的转折点,我该有一些改变吧!外婆走到我面前,一本印着“十岁生日快乐”六个字的书,映入我的眼帘,书为十岁的我又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读一本书,品味它成了我光线快乐。
我在成长,成长也给我带来无数快乐,每一个快乐的分子,都由成功组成。愿我一生充满快乐。
6. 家长怎么写孩子的成长小故事
这个九月注定难忘,因为,两岁半的童童要上幼儿园了!
开学第一天,童童很兴奋,童妈很忐忑,总担心他能不能适应。好在,这段时间很快就
过去了,
一星期下来,
童童虽然每天都要哭一会鼻子,
可是问他要不要去幼儿园,
他从来没
说过不要去,这让我们很是欣慰,看来幼儿园对他的吸引力足够大。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求他在幼儿园有多么出色,只希望集体生活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欢乐
和收获。渐渐地,他开始给我们带来惊喜。
有一天,
下班回到家,
看到童童在玩具堆里翻来翻去,
不知道在找些什么。
我也没在意,
就管自己做事了。
过一会去看,
他已经坐在小桌子旁边玩了,
能让这匹脱缰的小野马安安静
静地坐一会,
可不容易呀,
看来上了学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
我正暗暗想着,
儿子托着一个
小盘子过来了,
还说:
“妈妈,
请你吃汤圆!
”
那个盘子上放的是一些橡皮泥做成的大小不一
的小团,
也不是特别圆,
样子丑丑的。
可那一刻,
我真的很感动,
连忙接过盘子美美地
“吃”
了起来。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童童的缺点了,他从小喜欢跟着当体育老师的爸爸玩球啊,车啊什么
的,
两周岁不到就会骑自行车逛来逛去了,
姑妈买来的滑板车是两周岁的生日礼物,
他一天
就玩得很好了,
运动细胞相对来讲比较发达。
但手指小肌肉群的发展就让我有点担心,
他不
太会画画,
插小积木也有点勉强,
更别提做手工了,
可以说一切细巧的,
需要耐心的事情他
都不能胜任。
虽然我也尝试着培养他这方面能力,
但缺乏专业的知识,
加上他也不太有兴趣,
总是刚开了个头就不了了之。
手指不够灵巧的儿子,居然能用橡皮泥搓了一盘“汤圆”给妈妈吃,怎能不让我惊喜?
后来才知道在幼儿园,
老师教过他们很多用手指配合完成的游戏,
如搓橡皮泥,
拼插雪花片,
揉纸团等等,相信有了老师系统的专业的培养,童童的手指会越来越灵巧!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怎么写孩子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