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作品怎样题款
书法作品题款,也叫落款,是整幅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它起着交代主题,明确主宾,调节、平衡和装饰全幅作品的作用。
一、题款:有单、双三分和上、下三别 “单款”除了交代正文的出处、谁人撰写的诗词及名称外,主要写上书写日期和书家姓名。“单款”也叫“下款”。“双款”,就是在作品上首位置书上赠送对象的名称,也称“上款”。书赠对联一类作品,上款应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在左联的左下方。其他几种格式,一般都是写在左方。如果两行题款,上款写在前行,下款署在后行;若是独行题款,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落在下半部。 二、题款的称呼要有讲究称呼要合符身份与辈分。对于熟人、同事,一般可称“同志”以及“正”、“嘱”、“雅正”、“雅嘱”等。为避免俗气,不要写官衔和荣誉称号。对于前辈、长者应当用“先生”、“某老”及“教正”、“鉴正”、“指正”、“大雅”等;对于晚辈或下属,可用“留念”、“存念”、“雅存”等。 三、题款一般要按年月、地址、姓名的顺序排列年月,可以用公元记年法,一目了然;也可以用天干地支记年法,即“甲子”、“乙丑”、“孟春”、“初夏”等,显得雅典古朴。还有的书家写上:塞外、岭南、京华、西子湖畔等。 四、题款的字体一般的惯例是“今不越古”,“动不掣静”。就是说以“子孙辈”的书体作主文,则不用“祖父辈”的书体题款。 传统的作法是:大小篆为主文,就用隶书、草书题款;以隶书、魏碑为主文,就用行楷、草书题款;以楷书为主文,则用行书题款。这叫“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五、题款的位置以条幅、中堂为例,上方低于天头线一、二个字起笔,下面高于地脚线一、二个字收笔,还要给盖章(印)留个位置。字形:如写对联大字,题款的字相当于主文的四分之一;条幅,约占二分之一。总之,字形大小、字行长短,都要搭配适当,不可比例失调。
2. 画肖像画题款写在什么位置
题款确实就像是一个产品外包装上的文字——生产商的标识。除了你所说的画题、题画诗、地点、时间、姓名之外还包括印鉴。有时题款只有印鉴而没有文字,有时则甚至比画还占的面积还多。
题款可不是随便乱题,对于画家来说它也是画面的组成部分,所以有时宁可不题而只盖一个印章,为的就是不破坏画面。有时则是通过大片文字来调整画面重心、空间、布白等。如吴昌硕的大部分画!
宋代以前中国画是没有题款的,即使有画家的名字,也是写在最隐蔽的地方,比如范宽《溪山行旅图》就在画面右下方的树叶中,这好像一直是到五十年代才由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发现的。可见其隐藏之深!后来慢慢的就有了画题(画的名字)
后来文人画大兴,文人在画之余题诗以提升画境。至于画上题地名,时间这种风气主要是在明代了,推测应该与书画的大量商品化有关。
3. 书法作品如何书写落款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1.在落款时写了录****,就不要在写****书。
2.落款的字不要超过正文主题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
3.印章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个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写,请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写。 5.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
6.盖印章要慎重,不要盖得又多又杂,喧宾夺主。 7.接正文落款的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的宽度。
8.落款中的年、月,公历农历不能混写。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
9.横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宽度不要超过上面正文的宽度。 10.已经落款盖印,款后不可再署上款赠人,再署就失敬了。
11.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2、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13如果书写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如果是龙门对,上款在右边,下款在左边。 14、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15、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4. 书法作品中的题款有何讲究
一副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
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
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
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
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 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
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 总 则 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 题 款 宽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
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 上 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
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
此称单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 姓名 + 称呼 + 谦辞 1、长 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 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请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2、同 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某某同志,某某书友,某某仁兄,某 某同窗,某某大兄,某某贤弟,某某小妹,某某小弟,某某学友等。这里应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某某大姐,某某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书等。如:晓华书友惠存 . 永明贤弟雅属 3、正文出处: 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 王勃滕文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 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
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 款 时间 + 地点 + 姓名(字号)+ 谦词 1、时间: 公 历:一九八五年五月 农 历:乙丑年榴月 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1、地 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京西早春堂,书与鸿宾搂等是可以的。 2、署 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
如:杨再春,再春书,燕山墨人书。 3、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 “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唐杨再春敬书”。
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
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三、印 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引首章(随行章、闲章) 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
5. 书法落款怎么写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 (一)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绘画题款用:敬 ,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书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
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
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
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
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
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
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
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