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民情日记
原发布者:嘟嘟碧海蓝天
民情日记4月28日天气:多云今天去新林村我的联系户,9点10分,到达了村上,村委会书记就带着我去我挂钩联系的农户贾怀龙家中。贾怀龙家房子是土墙房,大概有100平方米的样子,梁单墙,房内房外没有水泥地板。家中的女主人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女主人很高兴,一直在说也不会说什么,说不好叫我们不要介意,看得出来这家的女主人很淳朴。经过一番的询问之后,详细的了解到,家庭成员五人,她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两位老人常年有病,一个女儿。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种地也没有什么收入,丈夫就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务工贴补家用。这些年基本上也没有购置什么家用电器。通过对该农户情况的进一步了解之后,我自己掏出200元钱,拿给女主人说:“孩子上学要钱,一点心意,那去给孩子买几本书,钱虽少,但也是我的一小点心意。”通过住村联户中的所见所闻,使我感受到了自己能力的有限,农村经济发展确实是任重道远!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心,实践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价值观;满头脑的人,视为党和国家事业无私奉献;能遭遇各种环境和风险的考验,在面对艰巨困苦永不屈服尽管逆转,勇往直前的在新时代的群众工作,必须坚固建立群众观点,正确的人的态度,保持尊重群众的思想,情绪上贴近群众,依附群众工作,负责党和国民负责统一,把自己的心和灵魂为宗旨服务人们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在平时的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努力为群众,多
2. 民情日记该怎么写
首先,民情日记弥补了工作日志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志的简单罗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于个人日记;民情日记来源于日常工作而又超越于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以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为主,结合实际去分析和研究下派工作中的问题,是下派工作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升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一篇好的民情日记对下派干部个人的思想和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民情日记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话套话,翻开民情日记,循着下派干部们探索奋斗的思路和足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体现干群关系鱼水情深的生动素材。“灾情查看的感想、引水架电的困惑、脱贫致富的思索、矛盾纠纷的调和……”,在这些反映着下派干部真情实感和良言佳策的民情日记中,无一不凝结着他们对群众的牵挂、对工作的思考…… 其次,民情日记在紧扣下派工作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培养了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下派干部的自我约束力。
记好民情日记,不但要不间断地完成规定的篇数,更要对所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筛选使之得以升华,记民情日记的过程,对下派干部而言,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加压和自我约束的过程。我们对民情日记的要求是:要记一些对工作、对个人的思想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典型的人和事、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感想以及对指导农村工作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这样,就能够达到培养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目的。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下派干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因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能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非常有利于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再次,民情日记对于研究分析下派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以及考核考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情日记不但反映了下派干部的工作状况,而且反映了下派干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反映出了一个下派干部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是否一心为公、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师开展,各团场党委给机关和连队干部统一印发了“民情日记”,目的是督促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民情调研活动。这是一个深入联系职工群众的好做法,它不仅记录下为民办实事的点点滴滴,诠释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而且还畅通了一条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的通道,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
但是,一些干部在发挥民情日记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走家入户少,了解民意不够;有的只记反映的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有的已把“民情日记”变成了工作日记或作了他用。 笔者以为: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为了团连两级干部能更接近基层和职工群众,能更能直接听到和了解民声、民怨,能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干部走访、记录、汇报、反馈、督办、协办基层和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上级的意图传达下去,把基层的意见和民情收集上来,以利上级党委以科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民情日记”要把功夫下在解民忧上。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时解决的就不要拖,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民情日记”反映的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党委要认真办理,排出解决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民情日记”反映的重大、突出问题要有专人负责专项督办,确保落实。
只有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困难作为开展好“民情日记”活动唯一标准,才能使“民情日记”真正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线去采集,职工群众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干部的工作推进到一线去检验,干群关系才能融洽。
只有干部沉下去,民情记上来,调研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只有“民情日记”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职工群众才会更加拥护科学发展、主动投身科学发展,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有不尽的动力。
3. 怎样写民情日记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嘟嘟碧海蓝天 民情日记4月28日天气:多云今天去新林村我的联系户,9点10分,到达了村上,村委会书记就带着我去我挂钩联系的农户贾怀龙家中。
贾怀龙家房子是土墙房,大概有100平方米的样子,梁单墙,房内房外没有水泥地板。家中的女主人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说明来意之后。
女主人很高兴,一直在说也不会说什么,说不好叫我们不要介意,看得出来这家的女主人很淳朴。经过一番的询问之后,详细的了解到,家庭成员五人,她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两位老人常年有病,一个女儿。
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种地也没有什么收入,丈夫就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务工贴补家用。这些年基本上也没有购置什么家用电器。
通过对该农户情况的进一步了解之后,我自己掏出200元钱,拿给女主人说:“孩子上学要钱,一点心意,那去给孩子买几本书,钱虽少,但也是我的一小点心意。”通过住村联户中的所见所闻,使我感受到了自己能力的有限,农村经济发展确实是任重道远!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心,实践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价值观;满头脑的人,视为党和国家事业无私奉献;能遭遇各种环境和风险的考验,在面对艰巨困苦永不屈服尽管逆转,勇往直前的在新时代的群众工作,必须坚固建立群众观点,正确的人的态度,保持尊重群众的思想,情绪上贴近群众,依附群众工作,负责党和国民负责统一,把自己的心和灵魂为宗旨服务人们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
在平时的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努力为群众,多。
4. 民情日记范文
民情日记是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干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形式。
首先,民情日记弥补了工作日志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志的简单罗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于个人日记;民情日记来源于日常工作而又超越于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以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为主,结合实际去分析和研究下派工作中的问题,是下派工作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升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一篇好的民情日记对下派干部个人的思想和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民情日记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话套话,翻开民情日记,循着下派干部们探索奋斗的思路和足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体现干群关系鱼水情深的生动素材。
“灾情查看的感想、引水架电的困惑、脱贫致富的思索、矛盾纠纷的调和……”,在这些反映着下派干部真情实感和良言佳策的民情日记中,无一不凝结着他们对群众的牵挂、对工作的思考…… 其次,民情日记在紧扣下派工作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培养了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下派干部的自我约束力。记好民情日记,不但要不间断地完成规定的篇数,更要对所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筛选使之得以升华,记民情日记的过程,对下派干部而言,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加压和自我约束的过程。
我们对民情日记的要求是:要记一些对工作、对个人的思想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典型的人和事、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感想以及对指导农村工作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培养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目的。
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下派干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因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能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非常有利于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再次,民情日记对于研究分析下派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以及考核考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情日记不但反映了下派干部的工作状况,而且反映了下派干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反映出了一个下派干部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是否一心为公、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师开展,各团场党委给机关和连队干部统一印发了“民情日记”,目的是督促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民情调研活动。
这是一个深入联系职工群众的好做法,它不仅记录下为民办实事的点点滴滴,诠释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而且还畅通了一条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的通道,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 但是,一些干部在发挥民情日记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走家入户少,了解民意不够;有的只记反映的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有的已把“民情日记”变成了工作日记或作了他用。
笔者以为: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为了团连两级干部能更接近基层和职工群众,能更能直接听到和了解民声、民怨,能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干部走访、记录、汇报、反馈、督办、协办基层和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上级的意图传达下去,把基层的意见和民情收集上来,以利上级党委以科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民情日记”要把功夫下在解民忧上。
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时解决的就不要拖,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民情日记”反映的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党委要认真办理,排出解决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民情日记”反映的重大、突出问题要有专人负责专项督办,确保落实。 只有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困难作为开展好“民情日记”活动唯一标准,才能使“民情日记”真正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
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线去采集,职工群众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干部的工作推进到一线去检验,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只有干部沉下去,民情记上来,调研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
只有“民情日记”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职工群众才会更加拥护科学发展、主动投身科学发展,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有不尽的动力。
5. 民情日记该怎么写
首先,民情日记弥补了工作日志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志的简单罗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于个人日记;民情日记来源于日常工作而又超越于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以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为主,结合实际去分析和研究下派工作中的问题,是下派工作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升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一篇好的民情日记对下派干部个人的思想和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民情日记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话套话,翻开民情日记,循着下派干部们探索奋斗的思路和足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体现干群关系鱼水情深的生动素材。“灾情查看的感想、引水架电的困惑、脱贫致富的思索、矛盾纠纷的调和……”,在这些反映着下派干部真情实感和良言佳策的民情日记中,无一不凝结着他们对群众的牵挂、对工作的思考…… 其次,民情日记在紧扣下派工作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培养了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下派干部的自我约束力。记好民情日记,不但要不间断地完成规定的篇数,更要对所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筛选使之得以升华,记民情日记的过程,对下派干部而言,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加压和自我约束的过程。我们对民情日记的要求是:要记一些对工作、对个人的思想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典型的人和事、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感想以及对指导农村工作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培养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目的。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下派干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因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能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非常有利于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再次,民情日记对于研究分析下派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以及考核考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情日记不但反映了下派干部的工作状况,而且反映了下派干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反映出了一个下派干部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是否一心为公、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师开展,各团场党委给机关和连队干部统一印发了“民情日记”,目的是督促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民情调研活动。这是一个深入联系职工群众的好做法,它不仅记录下为民办实事的点点滴滴,诠释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而且还畅通了一条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的通道,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
但是,一些干部在发挥民情日记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走家入户少,了解民意不够;有的只记反映的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有的已把“民情日记”变成了工作日记或作了他用。
笔者以为: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为了团连两级干部能更接近基层和职工群众,能更能直接听到和了解民声、民怨,能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干部走访、记录、汇报、反馈、督办、协办基层和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上级的意图传达下去,把基层的意见和民情收集上来,以利上级党委以科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民情日记”要把功夫下在解民忧上。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时解决的就不要拖,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民情日记”反映的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党委要认真办理,排出解决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民情日记”反映的重大、突出问题要有专人负责专项督办,确保落实。
只有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困难作为开展好“民情日记”活动唯一标准,才能使“民情日记”真正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线去采集,职工群众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干部的工作推进到一线去检验,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只有干部沉下去,民情记上来,调研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只有“民情日记”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职工群众才会更加拥护科学发展、主动投身科学发展,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有不尽的动力。
6. 怎样写民情日记
给你一篇范文吧。
“刘主任,我房子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你们!”昨下午,江北区石马河街道瑜康社区,居民王月森专程向工作人员致谢。原来,困扰老王家几年的下水道问题被写进社区“民情日记”,经社区努力很快得到解决。
王月森家住明瑜恒康小区,两年前开始,下水道常被堵,后来发现是房子下水管太小需更换。但要从楼上向下换水管,涉及家庭多,十分麻烦,问题一直也没能解决。
前几天,水管又堵了。老王听说社区有个“民情日记本”,专门记录生活中的事情,便去社区反映。没过两天,社区就派人上门把困扰许久的问题解决了。
从2005年9月开始实行的“民情日记”,已记下厚厚一本,本子已翻得脱页。第一项是明瑜恒康127-2-1的低保户王婆婆反映的记录。她认为水电费几个月累积收取,单次缴费过高,难以承受,希望按月收取。不久她的建议得到采纳。
“民情日记”大多记录居民们咨询政策、法律知识,反映家庭矛盾或邻里纠纷,以及生活困难寻求帮助等内容。刘主任介绍,社区工作者每天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及时阅读这些意见,尽快为居民解决。同时社区还推出焦点公示栏,把居民需要了解,或得到解决的信息,及时公布在社区的公共宣传栏内。
昨下午,社区居民吕子玉和一位朋友来到公示栏前查看信息。她说:“我们反映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比较实在。”
7. 怎么写民情日记
今天是春分,春姑娘的脚步终于来了!
一大早,我便被窗外唧唧喳喳的鸟鸣声给叫醒了。揉揉惺忪的眼睛,起身看远处山际间又多出一抹嫩嫩的绿色,天空是敞亮的浅蓝,又是一个大晴天,心情大好。
八点整,十二个人集合在一块,骑上各自的“奥克马”车准备下村。暖暖的春风迎面拂过,还混杂着田野里新探出头来的小草的清香味儿,着实让人心旷神怡。半小时后,我和同事来到我俩的任职村。第一站是村委办公室,大门是锁着的,书记估计已经下地忙活去了。把办公室的卫生整理了一下后,我们推着自行车往张奶奶家走去。
孤寡老人张奶奶的身世非常凄惨。从年轻时她就跟着丈夫走南闯北地去要饭,最南到过上海,最北去过辽宁,生育过的五个儿女,却都不幸在未成家前就死去,她的丈夫也已去世很多年。天一黑,她都要在没有通电的小屋里哭上好一阵子,右眼就是这样哭瞎的,左眼在去年得了白内障后,她的生活就充满了绝望,一碰到人就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一个孤寡老人独自生活,与清苦的物质条件相比,村里人对她这样一个几乎瞎眼的孤老婆子以后可怎么生活的议论才是让她感觉最难熬的。大学生村官,乡镇公务员考试,考试试题'
自从今年年初跟张奶奶结成扶贫对子后,我一有空就到她家里坐坐,听她唠叨以前艰苦的生活,帮她收拾一下家务,隔段时间买些米、面等日用品。几乎每一次的聊天内容都是一样的,可每一次我耐心地听完后心里总会酸酸的,尤其听她说到拄着拐杖在村里转,却常常因看不清路被石头绊倒或者迷路了找不到家的时候,眼泪就在眼框里打转。真希望能早些帮她把眼睛治好啊,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到她呢?
村官论坛是全国最具人气的大学生村官网站,注册会员数第一,每天有上万名村官来论坛交流工作经验,分享成长得失.论坛还有村官考试试题资料,乡镇公务员考试试题,村官工作总结,思想汇报等. 还没等我想清楚,我们已经到了小屋跟前。她正背对着我们,坐在院子里刷箢子。“张奶奶,吃饭了吗?”我一边停自行车一边问到。
村官论坛是全国最具人气的大学生村官网站,注册会员数第一,每天有上万名村官来论坛交流工作经验,分享成长得失.论坛还有村官考试试题资料,乡镇公务员考试试题,村官工作总结,思想汇报等. “他姐哎,你们来了,快到屋里坐坐。”张奶奶边说着边迎着我们走了过来。“奶奶,您的眼睛治好了?”“好了,好了,哎,我总算知道你长啥样了。”她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苍老的脸上堆满了笑褶。我们来到屋里,听完了她的讲述。原来一周前,她娘家的侄子从亲戚那里筹到了两三千元,带着她去平邑的一家医院做了白内障治疗手术,视力恢复得非常好,已经能看得很清楚了,于是呆了四天,带着医生开的几瓶眼药水就回家了。
大学生村官,乡镇公务员考试,考试试题 我从没想到,坐在我对面的几近绝望的老人竟变得如此快乐而又兴奋。四天的住院时间,在她的心里却成了一生中最美的经历。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的竟是好奇心得到满足的欢悦,命运得到改变的欣喜。我望着眼前年近七十的老人,看着院子里晾衣绳上挂满的干干净净的衣服,又有晶莹的泪水在眼框里打转了,不过这一次,是高兴的泪水。
这一刻本来应该早点来啊,如果她有子女在身旁照料,如果国家的复明工程能早点惠及到像她这样需要帮助的老人,她就不会在伤心绝望中等待那么久。
转眼快到中午,她非要留我们吃饭,被我们婉言谢绝了。临走前我帮她修剪了手指甲,嘱咐她以后要注意卫生,按时点眼药水,以后一有空就会来看她。
骑行在回乡的路上,看着路两旁倚在墙边晒太阳的爷爷奶奶们,我的脑中翻滚着无数的念头。农村的养老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得慢性病的老人,有残疾的老人,孤寡老人,他们的生活还非常的艰难,等待我们去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8. 如何书写民情日记
在台州路社区副主任、党员路虹的《民情日记》记载着:家住新昌新村3幢的下岗失业职工老张被他近80岁的老父母到社区给“告”了,罪名是“不孝敬老人、不赡养老人”。路虹随即上门了解,谁知这一去也道出了老张的苦水,原来他从拱建公司下岗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便在新昌路摆摊,但生意清淡,也没什么收入,加上妻子退休在家,儿子又在技校上学,家庭实在困难,无力赡养老人。路虹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向他解释关爱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向他承诺积极设法为他寻找再就业岗位。这“民情首问”让路虹管定了这事,不久老张在社区的关心下高高兴兴地走上了保安岗位,解决了生活困难的他表示一定好好孝顺父母,请社区放心。
蚕花园社区党员阮有林患直肠癌晚期,他和妻子双下岗,孩子还在上小学。社区党员干部许民政在《民情日记》中用心记下了这事。阮有林生病期间社区党员干部专门去看望他,并发动社区各党支部募捐达4200元,还为其家庭办好了“低保”手续。上个月,阮有林去世了。其妻子怀着对社区党组织的无限感激,表示自己一定尽快振作起来,找一份工作,将孩子抚养长大。
为民服务更主动
推行《民情日记》后,社区党员更加主动地贴近困难群众和党员,靠着脑勤口勤手勤脚勤笔勤,真正做到知民情、连民心、为民意、解民难,使一些群众过去不愿反映的问题得以发现。并得到解决。珠儿潭社区党委书记孙洁在走访一户居民时,碰到一个残疾孩子上午10点多还未起床。追问下,孩子母亲才告知,她与丈夫离婚后,靠自己每月300元的微薄收入,要供养上学的女儿和残疾的儿子,生活十分困难,所以让孩子迟些起床,省下一顿早餐。孙洁听了一阵揪心,问她为什么不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孩子母亲说传出去担心丢了面子。孙洁主动与这户人家结成帮扶对子,并做通了孩子母亲的思想工作,及时帮她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目前,全区各社区共结成1301个帮扶对子,使2700余名下岗失业党员和居民实现再就业,在群众的眼里,《民情日记》变成了一本“关爱日记”、“温暖日记”。
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d雳yⅶ{‘cb洹恪jgㄋyⅶ{‘d雳aΦgㄋ
9.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怎么写
民情日记是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干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形式。
首先,民情日记弥补了工作日志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志的简单罗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于个人日记;民情日记来源于日常工作而又超越于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以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为主,结合实际去分析和研究下派工作中的问题,是下派工作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升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一篇好的民情日记对下派干部个人的思想和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民情日记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话套话,翻开民情日记,循着下派干部们探索奋斗的思路和足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体现干群关系鱼水情深的生动素材。“灾情查看的感想、引水架电的困惑、脱贫致富的思索、矛盾纠纷的调和……”,在这些反映着下派干部真情实感和良言佳策的民情日记中,无一不凝结着他们对群众的牵挂、对工作的思考…… 其次,民情日记在紧扣下派工作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培养了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下派干部的自我约束力。记好民情日记,不但要不间断地完成规定的篇数,更要对所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筛选使之得以升华,记民情日记的过程,对下派干部而言,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加压和自我约束的过程。我们对民情日记的要求是:要记一些对工作、对个人的思想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典型的人和事、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感想以及对指导农村工作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培养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目的。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下派干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因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能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非常有利于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再次,民情日记对于研究分析下派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以及考核考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情日记不但反映了下派干部的工作状况,而且反映了下派干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反映出了一个下派干部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是否一心为公、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师开展,各团场党委给机关和连队干部统一印发了“民情日记”,目的是督促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民情调研活动。这是一个深入联系职工群众的好做法,它不仅记录下为民办实事的点点滴滴,诠释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而且还畅通了一条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的通道,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
但是,一些干部在发挥民情日记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走家入户少,了解民意不够;有的只记反映的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有的已把“民情日记”变成了工作日记或作了他用。
笔者以为: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为了团连两级干部能更接近基层和职工群众,能更能直接听到和了解民声、民怨,能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干部走访、记录、汇报、反馈、督办、协办基层和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上级的意图传达下去,把基层的意见和民情收集上来,以利上级党委以科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民情日记”要把功夫下在解民忧上。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时解决的就不要拖,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民情日记”反映的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党委要认真办理,排出解决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民情日记”反映的重大、突出问题要有专人负责专项督办,确保落实。
只有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困难作为开展好“民情日记”活动唯一标准,才能使“民情日记”真正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线去采集,职工群众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干部的工作推进到一线去检验,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只有干部沉下去,民情记上来,调研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只有“民情日记”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职工群众才会更加拥护科学发展、主动投身科学发展,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有不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