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主要写了什么
那年访问丹麦,无论是在保留着有轨电车的大路上,还是在鹅卵石铺的小巷里。无论是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还是在天鹅徜徉的湖水边,清洁工人、商店的货运员、遛狗的女人、跑得气喘吁吁的老头、戴着头盔骑在自行车上飞奔的青年男女。见到的几乎所有劈面而过的人,都会挥起手,向你道“早上好”。每次横穿马路,停在人行道边等候已经驶近的汽车走过,汽车一见有人要过马路,都会立刻停下来,司机则会做出很客气的手势,请你先过马路。
然而,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并不是无条件的。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会走过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停止排气。如果你车子不熄火是为了排除故障,他一定设法帮你把车子牵引到专门修车的地方,让专业人员处理。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却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上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水里去,而且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才道一声谢,继续走他们的路。邻里之间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他们在很豪华的房子的屋顶上盖上厚厚的一层麦秸,麦秸上再长出一片葱郁的青草——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提醒你该修房子了,问你要不要帮助。你要是出门旅行了。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款就是。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丹麦人对与自然万物达成融洽相处的追求,很有一点庄子的境界。
在丹麦生活了几年的中国人也受到这风气的影响。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常有一只狐狸来光顾。有人每天为它备好食物。狐狸吃完,抹嘴便走,来去无踪。有段日子,几位狐狸之友因为出差而未能及时备食,狐狸竟悄悄溜到台球室,把台球叼到院子里,掏个洞埋起来。但人们并没有把台球的失落同狐狸联系起来。狐狸看看人们这么缺心眼,便又把那些台球从土里刨出来,让它们滚得满院子都是,总算让人开了窍,在那几位出差的同事回来之前,恢复了对狐狸的供给,使馆这才太平。
这是一个有教养的国度。这种教养的直接表现就是对生活的无微不至的珍视。
摘自《看世界》
2. 丹麦人说什么语言
丹麦语。
丹麦语是丹麦王国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北日耳曼语支。通行于丹麦王国以及其属地法罗群岛、格陵兰,也零星通行于德国、挪威和瑞典境内的部分地区。
使用人口除该国外,德国北部毗邻诸州以及其他国家有40余万。丹麦语是丹麦及两处自治地区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岛共计五百八十万左右居民的语言,也是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的官方语言,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属于丹麦。丹麦语是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中的一种。在丹麦和挪威是一个国家的几个世纪中,挪威城市中通行一种更接近于丹麦语的语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这种语言;有时候人们把这种语言叫做“丹麦—挪威语”。
扩展资料:
在丹麦语中,名词有两个语法性:通性与中性。和德语一样,古丹麦语中名词有三个性,分别是阳性、中性和阴性。在近代的语言改革之中,阴性和阳性名词合并组成通性名词。通性名词的数量大致占名词总数的75%。在多数情况下,名词属于哪个性是没有规律的,必须硬性记忆。
书写规则:
丹麦语使用拉丁字母来书写,只是在字母表的末尾多了三个特殊的元音:Å、Æ、Ø。这三个字母是1948年开始施行的正字法中规定采用的。在此之前,“Æ”由ae代替、“Å”则由aa代替。在今天的丹麦,一些旧的地名和人名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拼写方式。现代丹麦语和现代挪威语的字母表完全相同,但是读音却有很大差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麦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麦
3. 丹麦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写篇作文
涸泽而渔可休矣
并不知晓当下国人对于丹麦人捕鱼带上尺子,捕到尺寸小的鱼要将其放生作何感想?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人是深谙捕鱼之道的,从浑水摸鱼到放长线钓大鱼林林总总,但现在的人们似乎早已没有了姜太公钓鱼的那番洒脱,也少了孟子论及捕鱼的那种智慧,满眼皆“欲”的人们,却对祖先留下的教训“涸泽而渔”情有独钟。
1979年刚刚建立外交关系的中美两国互派教育代表团,中方看来美国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以学生的讨论为主,课堂混乱不堪;美国的学生程度很低,题目毫无难度,美国学生往往对音体美兴趣很大,而对数理化毫无兴趣,主副学科本末倒置,美国的教育问题严重。于此同时,美国的教育代表团也访问了中国,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比美国先进的多,中国教育的体系性强、学生勤奋刻苦、课业量大难度很高。有趣的是中美两国教育专家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即20年后中国凭借其先进的教育模式,必将在科技文化方面取代美国。
然而30年过去了,两国专家的预言都错了,这一点上丹麦人钓鱼给我们的启示却很重要,他们捕鱼不是计较一时的数量,而是要确保一直能捕到鱼,捕到大鱼。美国的教育他们看中的是孩子们能不能提出各种问题,会不会自己动手实践去解决问题。美国的教育并不看重能在课堂上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孩子对求知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些正是在为孩子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而我们的做法却更像“涸泽而渔”,只顾眼前捕的越多越好。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往往忽视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授人以渔”和教育要符合人长远发展的规律。我们做法其实过早的消耗了我们学生的学习热情,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磨灭了他们的灵感与创造力,我们的教育是使中国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存在厌学情绪,熬到了大学就彻底放纵,很多学生是混完了大学四年。
中国的企业最喜欢做的是“引进技术”,美其名曰“市场换技术”,引进技术不是坏事,韩国的汽车工业也始于引进日本的技术,但韩国人对于引进的技术目的在于消化吸收,超越创新,最终诞生了现代、大宇等国际品牌。而我们引进技术就是为了赚取眼前的小利,上海大众1984年引进了桑塔纳轿车的生产技术,这只不过比韩国现代晚了不到十年,而我们这一个车型就生产了20多年,被誉为“车坛常青树”的桑塔纳是为上海大众赚的盆满钵满,但当我们发现韩国的现代汽车已经开始和他的老师日本丰田分庭抗礼时,我们还只是停留在亦步亦趋的不断引进德国的车型的老路上。不知道中国汽车业界听到丹麦人捕鱼的故事会作何反应。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最终只会面对无柴可烧,无鱼可捕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