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了瘦金体
唐代的楷书很成熟,我们称之为唐楷。
后人分颜、柳、欧、赵四大派。我们一般初学的,都学前面三大派,因为结构比较整齐,形态易把握。
后面的赵是元代人,他的字因为灵动些,笔划起伏大,所以就少初学者学。此外有智永,褚遂良,虞世南这些都有人学,也各有特色,但总的来说在经验总结方面,就没有那三派的人总结得多,因此我建议您还是从这三派中挑一派来学,这样方便一些,随便一搜就很多同门,有问题时好解决。
因为这字型的结构是大家都差不多的,就像学武,内家功都差不多,外功各不相同,字的表达靠点划,点划不一样,看起来是不同,但拆字要安排得当,那诸家都差不多的。我学字的时候,也是学颜,后学柳,又学欧,最后定位是欧体较挺,适合我爱表达的这种性格,那我最后就不停练欧了。
您开始学字,是白纸,那就正好,请不要练瘦金书,这书体有难度,如果说表现,那它跟米芾的“梅花赋”差远啦,那些字才真正的杀气腾腾,吓你一跳。但饭不能一口吃饱呀,您别看着好,就想学,要先学简单的结字,熟了那力度自然就有了。
2. 瘦金体要什么秀丽笔【书法笔】中楷
写瘦金体,当然是要用长锋的笔才能写出笔画细而有力的韵味。
至于用多大的笔,完全是功夫的问题,练到一定境界写大楷的笔也可以写了小楷。在《四库全书》子部关于书画的记载中,书品分“上中下九品”,赵佶连下几品都列不上。
他的确在书画史上有一定的造诣,但不值为学。从元以来,书法界再也没有第二个写瘦金体名家。
为何?人品决定的,心正则身正,身正则笔正。赵佶在政治上不作为。
秦桧、蔡京的字也写得不错,但没有人学他们的字。依我看,是后人对传统书法中人品的观点束缚,不学瘦金体,才成就了赵佶瘦金一绝的称号。
依我这建,传统一点,学二王、欧、颜、柳。
3. 写字特别不好看要从楷书开始练习吗
练习书法的顺序一般都是先练楷书,掌握了每一个字的笔画、间架,同时对运笔的轻重,文字的布局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才算基本掌握了写字的要素。等到楷书练习好了,再去练行书,同时也可以去练别的字体了,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直接练习瘦金体不是不可以,但初学者往往完全没有书法的基础功力,掌握不了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很容易走弯路,花费的功夫会大一些,效果也不会太好。
此外,普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还是楷书和行书。假如初学者悟性比较高,先练的瘦金体,即便成功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不一定适用。
所以,建议初学者还是先练习楷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