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高中语文导语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要注意:
1)内容完整性,就是要包含完整的新闻事件重点,比如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怎么样。总之是通过导语就能知道文章写的什么;
2)语言简练性,导语一般为放在开头的一句话,不能太冗长繁复,若是答题时要求了字数,甚至可以只保留人物和事件。(不过我觉得一般都是根据导语提炼一句话新闻或拟标题时比较常见,直接要求写导语好像是初中的内容~)
差不多了吧,这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
2. 作文课的导语怎么设计
你 别具匠心的小学作文课导语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指导学生作文时,更应注重导语的设计,力争通过导语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练习。
一、顺应心理,乘势疏导
不少学生怕作文,觉得作文有两难:一是不懂得些什么,内容难;二是不知道如何写,表达难。确实,要把小学生领过作文的门槛并非易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能见效。在给三年级学生上第一节作文指导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同学们,写文章说穿了就是用笔说话,你们说用嘴说话难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难!”)那么同样把要说的话用笔写下来也不难。另外,作文和说话比起来,还具有容易的一面呢!俗话说: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没法收回来。而作文就不同了,可以一遍一遍的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从这一点上看,作文不是比说话更容易了吗?
害怕作文是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有些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觉得压力大,认为作文太难了。这段导语,顺应学生的心理,乘势导入,将“作文并不难”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并鼓励学生敢于作文。
3. 语文教法学法如何写
语文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 (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 (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 (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 (八)其他教育教学的方法举隅: 1、语感教学法 (洪镇涛、王尚文) 2、思路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 (于漪) 4、案例教学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点拨教学法 (蔡澄清) 。
语文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 (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 (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 (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 (八)其他教育教学的方法举隅: 1、语感教学法 (洪镇涛、王尚文) 2、思路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 (于漪) 4、案例教学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点拨教学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 7、导读教学法 (钱梦龙) 8、目标教学法(布卢姆) 9、反馈教学法(刘显国) 10、问题教学法(杜威、马赫穆多夫) 11、欣赏教学法 12、活动教学法 (杜威) 13、点面教学法 14、愉快教学法 (上海一师附小等) 15、成功教学法 (上海闸北八中) 16、整体教学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学法 (美国的斯莱文、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18、启发式教学法 (《学记》、柏尝试教学法拉图)(邱学华) 19、设计教学法 (克伯屈) 20、发现教学法 (布鲁纳) 21、创新教学法 (奥斯本、吉尔福特、陶行知) 22、差异教学法 (华国栋) 22. 单元教学法 23. 比较教学法 24. 程序教学法(普莱西、斯金纳) 25. 直观教学法 26. 图示教学法 (王松泉) 27. 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 28. 竞赛教学法(罗树根) 29. 大语文教学法(张孝纯) 30. 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 31. 掌握学习教学法(布卢姆) 32. 道尔顿制教学法(柏克赫司特) 33. 有意义学习教学法(奥苏贝尔) 34.迁移教学法 (马芯兰) 35.尝试教学法 (邱学华) 36.学导式教学法 (胥长辰)一、什么叫阅读? 阅读:是一种通过文本媒介,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过程.阅读本质是对话。 1、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2、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 3、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技能活动阅读的功能:信息解码、文化浸润、心灵沟通。
阅读的类型:积累型阅读;理解型阅读;鉴赏型阅读;研究型阅读。阅读的方式: (一)语义学阅读; (二)文体论阅读; (三)社会学阅读; (四)文化学阅读; (五)接受美学阅读; (六)综合性阅读。
阅读的方法:默读与朗读;略读与精读;慢读与速读。 二、阅读教学的任务: (一)激发阅读兴趣(广泛、专一、浓厚、高尚) (二)培养阅读习惯(心理、行为习惯) (三)教会阅读方法(泛读—略读—精读—研读等) (四)提高阅读能力: 1、认读能力; 2、理解能力; 3、概括能力; 4、质疑能力; 5、评判能力; 6、鉴赏能力; 7、摄取能力; 8、积累能力。
三、阅读教学的内容: (一)写作四系统(主体、客体、载体、受体) (二)文章六要素(中心、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文体) (三)古人读文六要旨(识字、释词、品句、析段、求旨、探法) (四)今人读文“新八股”(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总结特点)。 四、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梳理教学思路; (二) 调控教学节奏; (三)控制教学情绪; (四) 活跃课堂气氛 五、阅读教学的技能: (一)导入的技能 1、文学手段导入法; 2、艺术手段导入法; 3、现代技术导入法; 4、活动游戏导入法; 5、实物实境导入法; 6、复习预习导入法; 7、设疑质疑导入法 (二)提问的技能 1、记忆型提问; 2、了解型提问; 3、理解型提问; 4、评价型提问; 5、运用型提问 (三)板书的技能 1、锤炼文字; 2、借用符号; 3、运用线条; 4、制作表格; 5、创造图形; 6、调谐色彩 (四)结束的技能 1、小结评价 ; 2、练习作业; 3、引申拓展; 4、联想想象。
六、阅读教学的模式: 1、教师示范解读 2、师生对话讨论 3、学生撰写笔记 4、多媒体阅读教学 七、阅读教学的类型: 1、强调双基型(串讲与评点;段序式;单元教学:提示-通读-比较-总结-训练) 2、利用情境型(带入情境,感知表象;凭借情境,理解词句;运用情境,训练语言;体会情境,指导朗读) 3、发展思维型(问题教学法:设疑-读议-解疑-语言训练) 八、阅读教学的方。
4. 写高中语文导语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要注意:1)内容完整性,就是要包含完整的新闻事件重点,比如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怎么样。总之是通过导语就能知道文章写的什么;2)语言简练性,导语一般为放在开头的一句话,不能太冗长繁复,若是答题时要求了字数,甚至可以只保留人物和事件。
(不过我觉得一般都是根据导语提炼一句话新闻或拟标题时比较常见,直接要求写导语好像是初中的内容~)差不多了吧,这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
5.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位置及作用
标题:让人们对新闻有所了解.要求是:1.简,标题要简练,尽量不要太罗嗦. 2.精,不要写无关紧要的话.一定要提炼出重要信息,讲明白,讲清楚. 3.全,标题要全面概括内容,基本上要达到看到题目就了解新闻主题内容的目的.导语:位置: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作用:扼要的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导语要高度集中重要内容,可以从几方面来总领全文.主体:位置:是新闻的躯干,位于中部.作用: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对导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扩展与阐释.主体应尽量详细,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可多对事情进行描述,注意要有层次.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结语:结束语,可以以事情的最终结局作为结语.或是依据新闻内容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