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猪苓大多生长在海拔1000至2000米,坡度20至50度的向阳山地、林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且处在湿度较高的小溪边、冷杉以及栎树等残留的树桩下面,土壤pH值在6.5至7.0之间,土壤含水量范围为百分之17至百分之45,且周围的树木种类较多。植被多为阔叶次生林,常见树种为柞、槭、橡、榆、杨、柳、竹等。
野生猪苓,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真菌。子实体大或很大,肉质、有柄、多分枝、末端生圆形白色至浅褐色菌盖,一丛直径可达35厘米。菌盖圆形,中部下凹近漏斗形,边缘内卷,被深色细鳞片,宽1至4厘米。
菌肉白色,孔面白色,干后草黄色。孔口圆形或破裂呈不规则齿状,延生,平均每毫米2到4个。孢子无色,光滑,圆筒形,一端圆形,一端有歪尖。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黑色、形状多样,是著名中药,有利尿治水肿之功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野猪苓长在山上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