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蓼”这个字的拼音
蓼 拼音: liǎo,lù, 笔划: 11 部首: 艹 部首笔划: 3 解释1: 蓼 li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果实卵形、扁平,生长在水边或水中。
茎叶味辛辣,可用以调味。全草入药。
亦称“水蓼”。 蓼 lù 形容植物高大。
笔画数:14;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54154134333 解释2: 蓼 liǎo 【名】 蓼属植物的泛称〖knot-weed〗。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生长在水边或水中。
叶味辛,可用以调味 春秋古国名〖Liaostate〗 在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 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有蓼城冈,即古蓼国之地 古县名〖Liaocounty〗。南朝梁置。
在今河南省固始县 姓 蓼洲周公 LiǎozhōuZhōugōng 〖Mr.LiaozhouZhou〗周顺昌,号蓼洲,明末江苏吴县人。明熹宗时,任吏部员外郎。
因为得罪宦官魏忠贤,被捕,死在狱中 蓼 lù 【形】 形容植物高大〖(ofplants)tall〗 蓼蓼者莪。——《诗·小雅·蓼萧》 又如:蓼蓼(长大的样子);蓼萧(指君王恩泽及于四海) 另见liǎo。
2."蕺"这个字的拼音怎么写
蕺 jí
笔划: 15
部首: 艹 五笔输入法: akbt
仓颉:TRJI 笔顺编号:122251122111534
四角号码:4445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57A
释名: 菜、鱼腥草。
气味: (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 1、背疮热肿。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2、痔疮肿痛。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后,以鱼腥草包敷患处。
3、疔疮作痛。用鱼腥草捣烂敷上。初敷一段时间,会感觉疼痛,须忍住,不可去药。痛后一、二日即愈。
4、小儿脱肛。先以朴硝水洗过患处,然后把鱼腥草捣如泥,放芭蕉叶上,令病孩坐药,脱肛自入。
5、虫牙痛。用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加泥少许,和成小
丸,如豆大。左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右牙都痛时,不能同时塞两耳,须轮流换塞,否则有损听觉。
6、蛇虫咬伤。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起捣烂敷涂。
康熙字典:【申集上】【艹字部】蕺 ·康熙笔画:19 ·部外笔画:13
【唐韵】阻立切,音戢。菜名。叶似荞麦,生湿地。【张衡·南都赋】若其园囿,则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会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采蕺于此。
3."蕺"这个字的拼音怎么写
蕺 jí 笔划: 15 部首: 艹 五笔输入法: akbt 仓颉:TRJI 笔顺编号:122251122111534 四角号码:4445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57A 释名: 菜、鱼腥草。
气味: (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 1、背疮热肿。
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2、痔疮肿痛。
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后,以鱼腥草包敷患处。
3、疔疮作痛。用鱼腥草捣烂敷上。
初敷一段时间,会感觉疼痛,须忍住,不可去药。痛后一、二日即愈。
4、小儿脱肛。先以朴硝水洗过患处,然后把鱼腥草捣如泥,放芭蕉叶上,令病孩坐药,脱肛自入。
5、虫牙痛。用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加泥少许,和成小 丸,如豆大。
左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右牙都痛时,不能同时塞两耳,须轮流换塞,否则有损听觉。 6、蛇虫咬伤。
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起捣烂敷涂。 康熙字典:【申集上】【艹字部】蕺 ·康熙笔画:19 ·部外笔画:13 【唐韵】阻立切,音戢。
菜名。叶似荞麦,生湿地。
【张衡·南都赋】若其园囿,则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
【会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采蕺于此。
4.诗经《蓼莪》的全文拼音是什么
一,诗经《蓼莪》全文和拼音如下:
《蓼莪》拼音:zhě é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拼音:liǎo liǎo zhě é,fěi é yī hāo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拼音: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qú láo 。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拼音:liǎo liǎo zhě é ,fěi é yī wèi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拼音:āi āi fù mǔ ,shēng wǒ láo cuì 。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拼音:píng zhī qìng yǐ ,wéi léi zhī chǐ 。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拼音:xiān mín zhī shēng ,bú rú sǐ zhī jiǔ yǐ 。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拼音:wú fù hé hù ?wú mǔ hé shì ?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拼音:chū zé xián xù ,rù zé mí zhì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拼音:fù xī shēng wǒ ,mǔ xī jū wǒ 。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拼音:fǔ wǒ chù wǒ ,zhǎng wǒ yù wǒ ,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拼音:gù wǒ fù wǒ ,chū rù fù wǒ 。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拼音:yù bào zhī dé 。hào tiān wǎng jí !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拼音:nán shān liè liè ,piāo fēng fā fā 。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拼音: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hé hài !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拼音:nán shān lǜ lǜ ,piāo fēng fú fú 。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拼音:mín mò bú yù ,wǒ dú bú zú !
二,《蓼莪》是先秦时期无名氏所作的,出自诗经小雅里的一篇,其原文的白话释义如下: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扩展资料
《毛诗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