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夜12点,算是什么时辰啊
半夜12点是:子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00-01:00)。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午夜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0时以前为前一日,0时以后为次日。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早子时与夜子时(“早子时(也称‘子初时’)”和“夜子时(也称‘子正时’)”)的出处。
研究中国历法的人都很清楚,子时是自古以来是在0时换日的。
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0时,为一日之始。
扩展资料: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09 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13时至15时。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时辰
2.午夜12点是指什么时间段
午夜是指23点到1点之间。语出语《玉篇·午部》。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休息较早,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深夜了。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午夜12点是子时。
扩展资料:
时辰对应的时间:
子时对应23:00~1:00。
丑时寅时对应1:00~5:00
辰时对应7:00~9:00
午时对应11:00~13:00
未时对应13:00~15:00
申时对应15:00~17:00
酉时对应17:00~19:00
戌时对应19:00~21:00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前睡养胆 辰时早餐养胃
3.十二时辰怎么写
邢冰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子时 ( 23时至01时)丑时 ( 01时至03时)寅时 ( 03时至05时)卯时 ( 05时至07时)辰时 ( 07时至09时)巳时 ( 09 时至11时)午时 ( 11时至13时)未时 ( 13时至15时)申时 ( 15时至17时)酉时 ( 17时至19时)戌时 ( 19时至21时)亥时 ( 21时至23时)
4.为什么都是以半夜12点为界呢
这都是古人根据五行八卦 天干地支规定的,而晚上12点处于子时,离太阳最远,阴气也就最重,鬼怪大多无不适应感,所以就出来散步,必要的时候见见亲人,或者吓吓坏人,尤其喜欢吓女人跟小孩,最喜欢吓小女孩,所以男人们都要求女孩子们晚上不要出来,外面很危险,这就是好多女孩子在夜晚被伤害的原因,因为那时候遇到的人不一定是人,都是鬼怪化身,阴间苦啊,阎王管的严,只能逃出来放松一下了。
12个时辰,每个时辰还被分为了三个部分,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所以中国传统上新一天的分界线其实是午夜十一点,而不是现行公历使用的十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