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法有关四至的规定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资料来源:/link?url=EyT6VYpBNTNIHD8B8aFhWOuE43VmQ5RN3VlhfA9z2fFer_bz8je2Wa88oederxsr3TwGn1hZP_1xR13XpA9GdNVl2Ql4XkrpG3JTHM4oM0q
2.用地四至 什么意思
用地四至,是指一宗地四个方位与相邻土地的交接界线。一般填写四邻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单位和个人名称。若毗邻的土地为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或湖泊、山峰等,其四至填写为相关地物的名称。
界址点是指宗地权属界线的转折点,即拐点,它是标定宗地权属界线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宗地权属调查时,界址点应由宗地相邻双方指界人在现场共同认定。确认的界址点上要设置界标,进行编号,并精确测定其位置,以防止日后界标被破坏时,能用测量方法准确地在实地恢复权属界址。
界址是指宗地四周的权属界线,即界址点连线构成的折线或曲线。在标属调查时,沿明显界标物(如围墙、篱笆等)的界址线,应标明其位置,如界标物的中心、外侧或内侧。
扩展资料:
土地四至为何不清。
记者调查中发现,政府工程建设征用土地,使得田块界线发生变化;农村内部自发调整农田过于频繁;历史登记不清等都是造成土地“四至不清”的因素。
杜小虎告诉记者,1998年搞二轮承包确权颁证,那时种田负担重,很多村民都不愿种田,有的把田送给别人种,有的交给集体处理甚至抛荒。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耕地变得越来越值钱,自己不愿种的,租给别人种也可以收租金,原来不愿种田的农民纷纷把田要回来,这时就产生了很多矛盾。
2004年,江西不少地方又对二轮承包进行了确权颁证,产生了一系列二轮延包时遗留问题。由于大部分地方土地流转不规范,只有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合同,村小组在确权时没有与土地流出方沟通好,把这种土地流转行为视为转让形式,将当时出让方的承包土地确权到受让方。
还有的承包合同签署得比较马虎,只登记了农户承包地块中面积较大的土地,其他零碎地块没有登记,导致有的面积不准,地块四至不清。
在那些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抛荒严重的地方,本轮土地确权工作量较大。在南昌县泾口乡,记者发现不少“四至不清”的问题都是土地经过多次流转之后,没有清晰的凭证和协议,村委会、承包方、流转方都说不太清楚。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工作做细,只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就不会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刘平说。上高县以“确实地、赋真权、准登记、颁铁证”为目标,引导推选村民代表组成确权理事会,确保每个环节都有95%以上的群众参与,并经2/3的群众同意。
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预案,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有序开展。考虑到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交通路网规划等相衔接,为今后发展留有空间,上高县决定这些土地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土地四至
人民网-“土地四至”如何清?
3.土地四至清楚但面积小与四至怎么算面积
实际面积与二轮承包面积不符的,根据农业部等6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规定,对实施农村一轮、二轮土地承包时,因耕地土质、地力、远近以及农业税费等因素,采取将地力等级较差耕地,按一定比例折算后分配,造成实际承包面积小于和证书法定面积的承包地,应依据农村二轮承包、证书和台账等法律文件约定的承包地四至边界和空间位置,采取科学的测绘技术,以标准亩为计量单位,查清承包地实际面积,并依据实测面积,重新签订,更换承包经营权证书,办理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变更登记。
但不论实测承包地面积大于或小于二轮承包和证书登记承包地面积,都应依据本次土地确权查实结果据实登记,不得随意调减或调增农户承包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