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星填动词怎么填
造卫星
造
拼 音 zào
部 首 辶 笔 画 10 五 行 金 繁 体 造 五 笔 TFKP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知释义
1.做;制作:创~。建~。~船。~纸。~预算道。~名册。
2.假编;捏造:~谣。
3.姓。
4.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专。
5.农作物的收成:早~。晚~。
6.农作物收成的次数:一年三~皆丰收。
7.前往;到:~访。登峰~属极。
8.成就:~诣。深~。
9.培养:可~之才。
2.轨道的轨拼音怎么写
轨,拼音: guǐ 。
声母:g,韵母:uǐ,声调:第三声。
繁体字:轨,注音: ㄍㄨㄟˇ。
部首:车,部外笔画: 2,总笔画: 6。
繁体部首:车,五笔86/98:LVN,仓颉:KQKN。
郑码: HEQY,电码:6510,笔顺编号:152135 。
四角号码:44517,UNICODE:8F68。
轨原意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后引申为车辙,又指一定的路线和规则。
扩展资料:
轨字词汇搭配
1、轨迹[ guǐ jì ]
一个物体按某种规律运动时,它所经过的路线就是这个物体运动的轨迹。如人造地球卫星按计划运行的路线,就是它的轨迹。几何学中,把所有满足某种条件的点所构成的图形叫做具有这种性质的点的轨迹。
2、钢轨[ gāng guǐ ]
用来铺设轨道的钢条,横断面形状像“工”字。也叫铁轨。
3、并轨[ bìng guǐ ]
比喻将两种并行的体制,措施或做法等合二为一。
4、越轨[ yuè guǐ ]
(行为)超出公共道德或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
5、双轨[ shuāng guǐ ]
有两组轨道的铁路线。
3.上的拼音怎么写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上读音:shàng、shǎng,注音:ㄕㄤˋ 、ㄕㄤˇ
释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上shǎng(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上面[shàng miàn]
位置较高的地方。
2、上衣[shàng yī]
上身穿的衣服。
3、头上[tóu shàng]
头的上方;头顶。
4、向上[xiàng shàng]
朝上。
5、跟上[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
4.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