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止的笔顺怎么写
一、止的笔顺是竖,横,竖,横,笔顺图是:
二、基本释义
1、停止:止步。
2、拦阻;使停止:禁止。
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
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
5、姓。
三、止字的结构是单一结构,偏旁部首是止。
四、止字的组词有停止 阻止 岂止 止境 制止 防止 举止 何止 中止 栖止劝止 止息 静止 观止等。
五、止字的总笔画是4画。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止,下基也。象艹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
白话版《说文解字》:止,底部的基础。像草木长出地面有根茎的基址一样,所以古人用“止”表示“足”。 所有与止相关的字,都采用“止”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岂止
[qǐ zhǐ]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为难的事还多着呢,~这一件?
2、中止
[zhōng zhǐ]
(做事)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比赛。刚做了一半就~了。
3、观止
[guān zhǐ]
看到这里就可以不再看了,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叹为~。见〖叹为观止〗。
4、截止
[jié zhǐ]
(到一定期限)停止:报名在昨天已经~。
5、苟止
[gǒu zhǐ]
1.苟且行事。止,举止行动。
2.用址组词,址字放前面
用“址”组词bai,址字放前面:
址点、址群、址土、址坊、址方式。
用“址”组词,址字放前du面的延伸:zhi
址,拼音:zhǐ
释义:地基,地点。
笔顺:横、竖、提、竖、横、竖、横。
造句:
1. 由于地址没写清楚,投递员无法投递信件。
2. 他只看了dao一眼信封上的地址,就气愤地把信撕成碎片。
3. 小明太粗心版,竟把信上的地址都写错了。
4. 分手时,他给我留权下了地址和电话号码。
3.址的形近字是什么
址的形近字是:芷、扯、趾、沚、祉
一、芷读音:zhǐ
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川白芷、浙白芷、滇白芷等多种。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祛风解表、散湿止痛等作用。
二、扯读音:chě
释义:
1.拉:拉~。没等他说完~着他就走。~开嗓子喊。
2.撕;撕下:~五尺布。把墙上的旧广告~下来。
3.漫无边际地闲谈:闲~。东拉西~。
三、趾读音:zhǐ
释义:
1.脚指头:~骨。
2.古指脚:~高气扬。
四、沚读音:zhǐ
释义:水中的小块陆地。
五、祉读音:zhǐ
释义:本义:指福气。
六、址读音:zhǐ
释义:建筑物的位置;地基:地~。住~。校~。厂~。新~。遗~。
部首:土
笔画:7
五笔:FHG
扩展资料
址相关组词:遗址 、地址 、住址 、校址 、旧址 、原址 、废址 、故址 、定址 、新址 、颓址 、余址 、会址 、坏址
1.地址[dì zhǐ]
(人、团体)居住或所在的地点:家庭~。单位~。
2.住址[zhù zhǐ]
居住的地址(指城镇、乡村、街道的名称和门牌号码):家庭~。
3.校址[xiào zhǐ]
学校的所在地。如:武汉大学的校址在 武汉市 珞珈山 下 东湖 畔。
4.旧址[jiù zhǐ]
已经迁走或不存在的某个机构或建筑的旧时的地址。
5.原址[yuán zhǐ]
原来的地址:该公司已迁回~。
6.废址[fèi zhǐ]
已经毁坏的建筑物的地址:这里是清代县衙门的~。
7.定址[dìng zhǐ]
把建筑工程的位置设在(某地):轿车总装厂~西郊。
4.盛的笔顺怎么写
盛的笔顺:基本释义:[ shèng ]1.兴旺:兴~。
繁~。旺~。
~世。~衰。
茂~。全~时期。
2.炽烈:年轻气~。~怒。
~气凌人。3.丰富,华美:~产。
~宴。~装。
4.热烈,规模大:~大。~况。
~典。~举。
5.广泛,程度深:~传(chuán)。~行(xíng)。
~赞。~名。
~夏。6.深厚:~意。
7.姓。[ chéng ]1.把东西放进去:~饭。
2.容纳:~器。小桶~不下多少东西。
详细释义:盛 [chéng]〈名〉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天子亲耕以共粢盛。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又如:粢盛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
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
——《礼记·丧大记》春秋时国名 。即郕。
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动〉把东西放进去 。如:盛水不漏(喻说理严密);盛饭用勺舀或运送 。
如:给他自己盛汤容纳 。如:礼堂能盛三千人〈方〉∶居住;生活 豹子沟我也不想盛了,盛够了。
—— 欧阳山《高干大》整饬;端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另见 shèng盛 [shèng]〈形〉(形声。
从皿,成声。( 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旺盛;兴盛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论语·泰伯》国家之盛。——韩愈《送孟东野序》物盛则衰。
——《史记·蔡泽列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又如:盛古(指远古兴盛时代);盛族(名门望族);盛气(气势旺盛);盛阳(旺盛的阳气)茂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游大林寺》又如:盛茂(茂盛)丰盛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论语》俯祭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盛大;隆重 官盛任使。
——《礼记·中庸》。疏:“谓官之盛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又如:盛作(犹大作);盛烈(盛大的功业);盛乐(盛大的乐曲);盛礼(盛大的礼仪)众,多;极充足 盛,多也。
——《广雅》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李斯《谏逐客书》又如:盛多(众多)大,高,显赫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唐· 韩愈《师说》美好 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红楼梦》第三回 又如: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盛轨(美好的典范);盛则(美好的法则);盛美(美善;称美);盛藻(华美的辞藻)范围广大;广泛 唐人尚未盛为之。
——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盛行;盛传 〈副〉极力;表程度深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资治通鉴》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马中锡《中山狼传》又如:盛酌(盛情款待);盛言(极力申说);盛推(极力推许);盛道(极力称说);盛夸(极力夸大) 〈名〉极点;顶点 尧者,圣人之盛也。
—— 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姓 〈动〉赞美 盛夏后之致美。—— 张衡《东京赋》又如:盛口(交口称誉);盛尊(尊贵至极);盛介(盛价。
对别人的尊称);盛使(对对方办事人员的敬称);盛从(称对方仆从的客套话)抚育 周公盛养 成王。——《书·大传·金縢》又如:盛养(培育)另见 chéng 反义词:衰。
组词:盛会 盛产 茂盛 盛开 盛大 盛赞 盛名 盛举 阜盛。
5.给去世老人烧纸的那个信封上面写着故址和寄址,应该怎么填啊
我也正在为这个事纠结(金钱袋的寄址故址写法)。
不过我也看了其他网友的回答,有的说写阴阳路,轮回路什么的,可能是不同地区不同风俗吧了。我的看法是:寄址 写寄信人的地址 ,故址 写 老人安葬的地址,也就是老家地址。
我的理由是 过去书写都是从右望左方向,那么右为上,左为下,而现代的书写是从上望下,从左至右的顺序,也就是把古代的书写顺序逆时针方向转90度,也就是现在的书写顺序了;我们现在邮寄信件,上面写收件人地址,下面写寄件人地址,如果把这个还原古代的顺序,把它在顺时针方向转90度,那么看故址就是要邮寄到的地址,而寄址就是寄信人的地址。这也印证了网友说金钱袋寄址故址写法于我们阳间的写法要反着写相同。
再有就是要看 年月日落款在那方,有年月日落款的那方一定是下方,而这方就是寄址方向。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
不过我的邻居他们的写法于我说的完全相反也平安无事,所以我个人建议实在不行就是今年用这种写法,明年用那种写法,看自己有什么征兆,比如做梦什么的,时间久了就会采用一种固定下来了。我的回答只是我个人观点还希望其他网友指正。
6.会字的笔顺怎么写
笔顺为:撇、捺、横、横、撇折、点。
会字,部首为人,是上下结构,笔顺编号为341154,繁体字“会”。拼音:huì/kuài。
多音字,有多种含义。常用来表示聚合、聚拢集合:如会议,会计等,也表示彼此见面、付钱、理解、能或善于、时机,也表示领会、执领等意。
扩展资料:常用词组:1、会标,大会的标志、锦标赛的会标、写有会议名称的条幅。2、会餐、聚在一起进餐。
3、会场,聚会或集会的场地。4、会钞, 会账。
5、会车,车辆交错同时通过某地。6、会典,记录古代官府更迭、政务要闻的典籍。
7、会费,为支付开支,对一个团体的成员征收的金额。8、会风,会议的风气、在省直单位带头开了新会风。
9、会馆,旅居异地的同乡人共同设立的馆舍,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居。10、会合,聚集到一起,两个或多个物体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零相对速度相遇。
11、会话,指两人以上的对话(多用于学习别种语言或方言时)。12、会徽, 某些会(如运动会)的特征标志;某些组织的会员所佩带以表示该会特征身分的标志。
13、会集,聚集。14、会见,跟别人相见、安排在两点钟会见一位朋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