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说集体点,刚用Spss处理完一个调查问卷的项目,我相信肯定能帮到你!
1、如果你的数据是excel文件,直接导入到spss中(文件-数据-》选择你的数据文件)
2、其他格式的也可以导入,如果没有数据,你自己在spss里面输入,和excel没什么不同
3、因子分析,检验数据的效度,提取因子
4、信度分析
5、回归分析,计算出路径系数,这也就是最后需要的结果。
希望能帮到到您!
2.如何对spss数据分析
原发布者:tjwyy2001
SPSS数据分析的主要步骤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在于遵循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但涉及的方面会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阶段。1.SPSS数据的准备阶段在该阶段应按照SPSS的要求,利用SPSS提供的功能准备SPSS数据文件。其中包括在数据编辑窗口中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和修改SPSS数据等。2.SPSS数据的加工整理阶段该阶段主要对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3.SPSS数据的分析阶段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建模是该阶段的核心任务。由于SPSS能够自动完成建模过程中的数学计算并能自动给出计算结果,因而有效屏蔽了许多对一般应用者来说非常晦涩的数学公式,分析人员无需记忆数学公式,这无疑给统计分析方法和SPSS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4.SPSS分析结果的阅读和解释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读懂SPSS输出编辑窗口中的分析结果,明确其统计含义,并结合应用背景知识做出切合实际的合理解释。数据分析必须掌握的分析术语1、增长:增长就是指连续发生的经济事实的变动,其意义就是考查对象数量的增多或减少。2、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3、倍数与番数:倍数:两个数字做商,得到两个数间的倍数。番数:翻几番,就是变成2的几次方倍。4、指数:指数是指将被比较数视为100,比较数相当于被比较数的多少得到的数。5、比重:比重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6、拉动。。。增长。。。:即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
3.怎么用spss分析数据
1、选取在理论上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变量,如用X,Y表示,数据输入到SPSS中。
2、从总体上来看、X和Y的趋势有一定的一致性。
3、为了解决相似性强弱用SPSS进行分析、从分析-相关-双变量。
4、打开双变量相关对话框,将X和Y选中导入到变量窗口。
5、然后相关系数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也可以选择其他两个。
6、点击确定在结果输出窗口显示相关性分析结果。
4.如何进行spss软件中描述统计的数据分析呢
方法/步骤
1、首先,打开或者是新建一组数据,这里是打开一组案例分析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在浏览窗口中找到需要分析的数据。
3、选择分析,描述统计中的比率,单击打开。
4、弹出一个设置窗口,我们再这里设置比率的分子和分母还有分组变量。
分子和分母分别表示比率变量中的分子和分母变量。
分组变量一般是叙事变量,使用数值代码或者是字符串对分组变量进行编码。
5、这是根据数据中的变量设置的三个分值。
6、下面是对统计量进行设置分析。
打开统计量窗口,里面有四大块,根据数据统计分析自定义设置,设置完成之后确定即可。
7、下面是根据数据分析设置的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
5.毕业论文spss不会用,求大神指导
你要先有论文的目的和分析思路,然后根据目的的论文和分析思路,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和类型,最后才考虑 应该用spss什么方法来实现。
下面是我自己写的一个 带数据分析的论文写作指导首先,我要说明这里的指导并非常规意义的指导,我这里说的指导是到底应该如何写论文(应该还是很抽象,不过看完就知道了)。迄今为止,我大约也帮忙做了能有上千份的学生论文数据分析部分,包括一部分的整篇论文写作,其中涉及到有医学类、护理类、人文社科类、教育类、经济学类、心理学类等,单凡需要用到数据分析的论文。
因为我是做市场研究与数据分析的,擅长的主要工具是spss,不敢说百分百精通spss,但是应付个八九十应该是足够了,很自然的平时就利用下班和业余时间帮学生做一些论文数据分析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很多论文的核心部分都包括数据分析,而统计学也应该是所有学科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恰恰相反,很多学科只是把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作为一项选修甚至不重要的课程对待,这样导致学生在最后做论文时完全不懂。
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因为对数据分析的一窍不通,导致论文从开始的设计到后续的数据收集、整理等都会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分析出问题。因此,在对数据分析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从头构建论文及写作呢?很多论文虽然数据分析部分是核心,但是不管哪种论文的写作,都脱离不了论文的框架。
因此,具体的过程应该如下:首先是选题,当然很多时候是导师直接给选题,这个没有太多讨论。其次是选题确定后,马上要做的不是想我应该怎么去写作,或者在哪抱怨“哎~~郁闷,完全不知道怎么写嘛”。
而是先通过文献查找,看前人在这个选题方面已经做了哪些研究,都是如何做的。通过查找文献找到跟选题有关的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整理不需要计较参考文献的结论和数据细节等,而是要把每篇文献的研究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采用的分析方法整理出来。
当然参考文献中的分析方法你可能还完全不懂,但是没关系,你先把这些参考文献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全部罗列出来,如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均值t检验、logistic回归等,把这些文献中常用的统计方法罗列出来,你需要弄清楚对应关系,即每种分析方法是用来支持和实现什么样的研究目的,以及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认真阅读文献就能实现这一步。第三.通过上一步,你应该朦胧的知道你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名称,以及这些统计方法能够帮助实现哪些目的,或者得出什么结论,同时也不会对自己的选题那么恐惧和迷茫了,因为可能你的选题已经有前人做过了,你的论文只是“复制”一遍而已了,我说的复制是重复一遍前人的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思下自己的选题,这一步属于纯理论层面的,你需要将自己的思路具体化,比如要实现什么目的,很自然的需要什么数据分析方法也就能确定了。当然很多论文会预先设计一系列待验证的假设,也是在这一步完成,因为你找到的文献中可能会存在矛盾的结论,可能会存在一些你认为的研究缺陷(文献看多了,自然自己就会有想法出来了),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假设,能够很清楚的指导后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第四.选题、假设还有研究方法这些经过前面几步都能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具体研究和收集数据的环节了。这个环节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弄清楚你的数据应该是什么类型的,通过哪种方法来获取。
其实也容易了,因为前面你已经确定了统计分析方法,而每种方法有它特定的数据类型要求,比如是分类数据(如性别、民族、年级等)、比如连续性数据(如年龄、身高、体重、温度、长度、距离等)。分类数据简单通俗点的理解就是这些数字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人为赋予它一定的含义,这些数据之间不存在连续性,且加减乘除没有意义,而连续性数据是数据本身有意义,且能够进行一些加减乘除运算。
确定了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就大致能够知道在数据收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也就大致清楚了,通常问卷设计时就要考虑两种数据类型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选项设计会导致不同的数据类型。
如你设计一个问题的答案选项是“有/没有”、“是/否”这种是属于分类数据,如果你的答案选项是李克特量表式“非常满意----非常不满意”这种,在处理时可以按照分类数据,只能统计出一些百分比,也可能将其按照连续数据如12345打分形式,这样可以求均值,可以做很多其他多元统计分析。因此这一步确定数据类型很关键,如果数据类型弄错的话,则收集的数据完全无用。
第五.具体收集数据过程,不细说了,收集回来之后就是数据的录入。记住一定要录入原始的数据,而不是经过加减整理汇总后的数据。
数据录入格式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大致同样的情况下,都是一行代表一个个案或者一份问卷的数据,而一列对应表示的是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即变量。因此数据录入完成后,应该是有多少样本数据,就有多少行,数据中包含多少个指标,那就有多少列。
第六.这一步才是你应该开始头疼的数据分析不会了怎么办。因为到这里才开始是数据的具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spss数据分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