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的繁体字怎么写、
龙的繁体字:
龙的拼音:lóng
龙的意思: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
并以想象增饰而成,后用以代指皇帝或比喻非凡的人物。
龙的笔顺笔画:横、撇、竖弯钩、撇、点,共5笔。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叶公好龙、蛟龙得水、降龙伏虎。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介绍:
1、叶公好龙
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道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一定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而要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哟,我们要做个表里如一的人。
2、蛟龙得水
北魏时期,朝廷决定南征,急需将才,尚书李冲受命挑选将领,小官吏杨大眼要求率军出征。
李冲认为他的资历不够,杨大眼当众表演自己捷走如飞,他的武艺高强征服了李冲,当即任命他为主帅,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让他蛟龙得水。
道理:一般人总是等待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来创造这种机会。在这个世界山从来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能够把握住机会的人才。所以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3、降龙伏虎
南北朝时,佛教很盛行。
前秦建元12年,西域涉公和尚来到长安,他能使用咒语咒下龙。每有大旱,皇帝常请他咒龙,一会就看见龙下在钵中,天就会下雨。皇帝和大臣前去钵中观看,都觉得很神奇。
北魏时,僧稠和尚有一次在王屋山中修行,看见两只老虎相搏,吼声震动山岩,僧稠就用锡杖将它们分开,两只老虎被驱散了。
道理:漫漫人生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就需要我们乐观的面对,需要我们用顽强的毅力去面对,去克服遇到的困难!你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龙
搜狗百科-叶公好龙
搜狗百科-蛟龙得水
搜狗百科-降龙伏虎
2.四个龙的字怎么写的
于光远在《咬文嚼字》2002年N期上撰文认为:汉字笔画最多的当是由四个“龙”组成的合字。
查《字汇·字汇补》(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6版)知:这个字“知孑切”读“折”音,意为“多言也”。
最新出版的修订本《汉语大词典》收录了4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共有64画,是我国汉字中笔画最多的。以前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只收录了两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但《中华大字典》、《字汇和字汇补》和《康熙字典补》中均收录了字。
《汉语大字典》解释此字说:二龙、三龙均音dá,龙行貌。四龙音zhé,义为“唠唠叨叨,话多”,并认为四龙是“”的异体字。《说文·言部》:“,一曰言不止也。”(据《咬文嚼字》)
这个字打不出来,具体请见:
http://140.111.1.40/sword/swordc/sc18365/c18365.jpg
3.龙的繁体字
龙
龘
拼音:tà dá
部首:龙 部外笔画:35,总笔画:51
繁体部首:龙,部外笔画:32,总笔画:48
五笔86&98:UEGD
仓颉:YPYBP
笔顺编号:414312511151511141431251115151114143125111515111
四角号码:0121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F98
简介
[编辑本段]
龘字是现时大五码编码当中笔划最多的一个字,笔划达48划。这个字亦是中华民国一般来说汉文字典中,笔划最多的一个字。除此,台湾国语注音“ㄊㄚˋ”(粤音daap阳入声,直音“踏”)的该字,也是全世界所有常用语言中,极为少见笔划相当多的单音节单字。另外,也是现今中文电脑中,不必另外造字,即可用电脑编码显现中,最多笔划的汉字,Unicode编码为9F96。
字义
[编辑本段]
龘: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English:the appearance of a dragon walking
该字隶属龙部,是“龖”字之异体字。《广韵》说该字之义为“龙飞之状”,《说文》解作“飞龙”。
《康熙字典》:【亥集下】【龙字部】 龘 ·康熙笔画:48 ·部外笔画:32
【玉篇】音沓。龙行龘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