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动物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怎么样???? 报告说,森林被大量砍伐、湿润地区变得干燥以及过度捕杀使动物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处境。
仅最近几年就有上千种动物被赶上“绝路”。数量减少最迅速的有犀科动物、灰鲸及鱼类等。
非洲犀牛的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头骤减至现在的1.3万头。非洲的河马现在只剩下1300只,30年前还有大约3万只。
西太平洋灰鲸现在只残留有大约100头,日本北部海域铺设油气输送管道使这些仅存的庞然大物也遭受巨大生命威胁。全球大约75%的海洋鱼类遭到过度捕捞,有的可能面临彻底消失的命运。
油污也威胁着它们的生命,仅波罗的海每年就要“吃”进6万吨油。报告说,乐观的数字也有一些,比如由于有一项国际保护协议,北极熊的数量比30年前增长了一倍多,现在已经有2万多只;中国今年为1000多只大熊猫建立了五个新的保护区;非洲中部地区有3000公顷雨林受到保护。
2.动物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3.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报告开头和结尾怎么写
蚂蚁研究报告
蚂蚁的种类
近代蚁类专家把蚂蚁分为9个亚科:
(1) 蜜蚁亚科(sphecomtrmiae)
(2) 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trmeinae)
(3) 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
(4) 蚁亚科(Formicinae)
(5) 猛蚁亚科(Ponerinae)
(6) 粗角猛蚁亚科(Cerapachtinae)
(7) 行军蚁亚科(Dortlinae)
(8) 细猛蚁亚科(Leptanillinae)
(9) 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
想了解蚂蚁吗 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
一、蚂蚁的外部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6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蚂蚁的生长概况
从卵到小工蚁要经过14天,通过幼虫、蛹等两个环节。卵为白色或淡黄色,细长形,大小为0.5毫米,形如米粒状。幼蚁为乳白色,前端较细,常做弯曲状,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蚁卵”。蛹是最后一龄,幼蚁体缩短,不食不动,被称为前蛹,前蛹蜕皮后即为蛹。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误认为“蚁卵”。
蚂蚁的寿命比较长,个别蚂蚁的寿命长得惊人,有的工蚁可活7天,蚁后寿命可长达20年。但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构所致。这是其繁殖的基本因素。
三、蚂蚁的食性
蚂蚁因食性分为:低等种类,肉食性,以昆虫、小动物乃至病、死的大动物为食;臭蚁亚种,切叶蚁亚科及蚁亚科中的较高等种类,对动植物均能取食,尤喜蚜、蚧虫分泌的“蜜露”;其他大部分蚁类为草食性,多以枯物叶片、种子、果实、枝干等为食。
拟黑多刺蚁属较高等杂食性种类,可喂米糠、麦麸、豆类、糖类、瓜果类及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骨头、鸡蛋、死活虫等,也可用鸡饲料或自配饲料。
四、蚂蚁的生理习性
1.蚂蚁在15℃~40℃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进入冬眠。
2.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
3.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拟黑多刺蚁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窝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王(雄蚁)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兵蚁保卫群众安全,数量较少。
五、蚂蚁的繁殖习性
蚂蚁的繁殖的过程一般分为交配、产卵、分窝三个部分。当一窝蚂蚁达到一定数量时,蚁后就提前繁殖出雄性蚂蚁和雌性蚂蚁,时机成熟后雌性蚂蚁飞出窝巢交配后建立自己的窝巢开始繁殖后代成为一个新的家族。蚂蚁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完全变态就是由卵到成虫要经过幼虫期和蛹期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4.写动物的研究报告的要点是什么
谈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改革赵宜红,李寅超(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对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改进传统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重视野外实习,并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自由开放型实验,旨在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2-3148-02 在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教学要求既涵盖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的一般原则,又要突出药用植物学的学科特点[1]。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和文献报道,就如何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初步尝试,谈谈自己的见解。
1 改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1. 1 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带教老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己经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也有较详尽而规范的要求和不断的督导,但是学生因为缺少实验学习的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大多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不去分析实验的机理,不去探讨实验中的问题,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大打折扣。
1. 2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配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对药用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进行一些必要改革。在实验内容方面,可以把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即基本实验技术;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方法方面: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获取知识[2, 3]。
1. 2. 1 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术是指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绘图技术、显微化学方法以及实验室常用药品、试剂、染液等的配制,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并在期末的实验考核中能有所反映。实验教学方法就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
1. 2. 2 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目的,通过药用植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观察;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结构观察;植物营养器官和**官的结构观察等实验。这些实验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实验课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
如果我们尝试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采取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实验,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实验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简要提示,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然后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做总结。
对有些实验的材料,除了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外,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如细胞、植物营养器官、**官的观察、分类学上的实验都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穿插徒手切片法、染色法、生物绘图法等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 2. 3 综合性实验主要针对的是植物分类学的实验,以基本实验技术和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的技能为基础,变实验室单一观察的方法为实验室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把传统分类学实验设计为以比较解剖和野外资源调查为主的综合实验。比如,先通过学习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总结各类植物的特征,然后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对比和扩展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如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常见重要类群的特征和分布特点;校园常见物种的鉴定,检索表的编制;某一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珍惜濒危植物的调查等均可设计为综合实验。通过综合性的实验,使学生既了解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又增强学生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1. 2. 4 探索性实验通过基本技能实验,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操作和动手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几个研究方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检查修改后,利用野外实习和课外假日时间来完成实验的题目。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将来的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重视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6]2. 1 对生态环境的观察任何生物的生存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环境,药用植物也不例外。野外实习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态环境。
指出各类生态环境的特点,尤其指出重点考查的药用植物的主要生态环。
5.关于动物的研究报告怎么写拜托了各位谢谢
怎么样?报告说,森林被大量砍伐、湿润地区变得干燥以及过度捕杀使动物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处境.仅最近几年就有上千种动物被赶上“绝路”.数量减少最迅速的有犀科动物、灰鲸及鱼类等.非洲犀牛的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头骤减至现在的1.3万头.非洲的河马现在只剩下1300只,30年前还有大约3万只.西太平洋灰鲸现在只残留有大约100头,日本北部海域铺设油气输送管道使这些仅存的庞然大物也遭受巨大生命威胁.全球大约75%的海洋鱼类遭到过度捕捞,有的可能面临彻底消失的命运.油污也威胁着它们的生命,仅波罗的海每年就要“吃”进6万吨油.报告说,乐观的数字也有一些,比如由于有一项国际保护协议,北极熊的数量比30年前增长了一倍多,现在已经有2万多只;中国今年为1000多只大熊猫建立了五个新的保护区;非洲中部地区有3000公顷雨林受到保护.。
6.写一篇有关动植物的研究报告三百字,三年级
我家有只小白狗,它浑身长着雪白的毛,摸上去软绵绵的,像穿着一件干净的白毛衣;一对大眼睛咕碌碌直转,仿佛两颗黑宝石;头顶上长着对小耳朵,鼻子扁扁的,上面常常很湿润,奶奶说那是小狗健康的表现;尖尖的尾巴十分灵活,常常不停地左右摇晃,但是如果你弄痛了小白狗,它就会“汪汪汪”地叫,尾巴也夹在两腿间,真有点像书上说的“夹着尾巴逃跑”。
我最喜欢看小白狗吃食了。一天,我拿了一块肉。
小白狗看见了,围着我直转。我把肉向上一抛,小白狗纵身一跃,张开嘴巴一咬就准,然后它用前脚把肉按住,用牙一点一点地撕,吃得真是津津有味,一会儿就下了肚。
吃完后,它还用舌头舔舔嘴巴,仿佛在回味刚才的美餐,你也可以投稿小白狗睡觉也很有意思。天气暖和时,小白狗很爱趴在地上睡,前脚向前伸着,后腿向后伸,或是四脚朝着同一方向舒服地躺着。
冬天来了,小白狗怕冷了,它把头紧紧地埋在腿间,蜷着身子呼呼大睡,。小白狗如果开心的话,还会四脚朝天睡,肚子随着呼吸一鼓一鼓的。
小白狗觉睡醒了,还会伸懒腰。它把前脚伸得长长的,再吸上一口气,把身子一拱,可爱极了。
7.生物探究报告怎么写
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摘要】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其质量高低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推广。
本文简介了结题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二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三是篇幅长短适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格式;注意事项 研究报告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对科技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
对于中学生来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研究,取得了第一手素材,该撰写研究报告了,这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研究报告是你思想的外显形式。
一方面,通过写研究报告,可以系统地组织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家通过报告可以了解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支持你的观点。 研究报告的格式决定于研究成果的内容。
研究成果因学科不同、选题不同、性质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实验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是,千差万别的研究成果在撰文上也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即“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小论文式的研究报告。 一、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和设计报告四种形式。
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标题 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研究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
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
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研究报告的中心议题。 (二)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三)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四)摘要 摘要是研究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研究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五)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
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六)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七)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研究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
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八)结论 结论是研究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研究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
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研究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九)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研究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十)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就中学生的研究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附录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二、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
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