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结算时,调差材料水泥的工程量如何计算
朋友您问工程结算材料价差问题,我看这个文件: 1,“幅度在10%以内”其价差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 2,“幅度在5%以内”其价差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 3, 这个文件是否在原价基础上,升、降5%的发包人承担或受益(意味着不调整); 4, 这个文件是否在原价基础上,升、降10%的,应该减掉5%,余下的5%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意味着只调整5%);例如:(1)水泥原价100元/吨,实际价105或95元/吨不调整(2)水泥原价100元/吨,实际价110或90元/吨只调整5元/吨;如果文件是这样规定的话,那么您施工单位报送的水泥的价格应该是:(1)实际价与原价的上升比例为: 653.2元/ 吨 / 507.5元/吨 =28.7% (2)承包人应该得到的价款: (28.7%-5%)* 507.5元/吨 = 627.78元/吨;这里简单地说原来价加减5%时不调整,作为风险由承包人承担,超过5%意外的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
2.硅酸盐水泥与普通水泥有何区别,差价有多大
复合硅酸盐水泥主要特征:早期强度低,耐热性好,抗酸性差.采用粉煤灰和煤矸石做为混合材,系绿色建材产品,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早期和后期强度稳定,水化热低,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是一种经济型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特征: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高,耐冻性好,耐热性差,耐腐蚀性差,干缩性较小.适用范围:制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循环冻融的结构及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配制建筑砂浆.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和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国家标准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
(1)细度筛孔尺寸为80μ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
(2)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3)标号根据抗压和抗折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四个标号.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混合材料掺量较少,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
(1)早期强度略低
(2)耐腐蚀性稍好
(3)水化热略低
(4)抗冻性和抗渗性好
(5)抗炭化性略差
(6)耐磨性略差
复合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应大于15%,不超过50%.水泥中允许用不超过8%的窑灰代替部分混合材料;掺矿渣时混合材料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
水泥一般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和特殊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才称之为水泥.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是在普通硅酸盐水泥里按比例和一定的加工程序加入其他物质以达到特殊效果,如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等.这些水泥的原料就比原来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多一些活性混合材料或非活性混合材料.
特殊水泥在材料阶段和制作工艺上有些不同,如高铝水泥(铝酸盐水泥)的材料是铝矾土、石灰石经过煅烧得到熟料,然后磨细成为铝酸盐水泥的.
其他有一些特性水泥用途较小,如白色水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材料是纯高岭土、纯石英砂、纯石灰石,在合适的温度煅烧成熟料.
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将实行新的水泥标准,新标准规定将原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和材的最大掺量由15%放宽到20%.这就等于将德国(欧洲相同)的详细分成十个品种的水泥,在我国统称其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3.在工程结算时,怎么进行材料调差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 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 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
按下列公式进行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
一、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 二、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Xi*Ji÷∑Xi (i=1 到 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杂。
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 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调差系数=∑*K1(各种材料价差)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
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 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
在有些地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 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 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4、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 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
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 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好,适应建筑工 程动态管理。扩展资料:一、材差标准1、价格标准:甲方在招标文件中公布各调差材料的基价,在合同执行期间由材料价格统计权威部门公布相应材料的市场价格,这两个价格之差即形成材差标准。
材差标准是分阶段公布的,对应于一定的材料数量,材差标准公布的周期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征、时期、宏观经济形势等来确定。2、适用标准:在材差调整费用实际支付及控制时,关键是要对一定的调差材料数量确定材差标准。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材料的购买时间确定,另一种是以材料的使用时间确定。由于材料的购买与使用存在一个时间差,在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时,以不同的时间确定的材差标准差异很大,因此通常是以材料的使用时间来确定。
不同的材差调整方法确定材料使用时间的方法也不相同。二 、调差材料的数量 确定享受某一材差标准的材料数量是任何一种材差调整方法的核心内容,这里的材料数量必须与某一材差标准相对应,而且应属于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
确定调差材料数量的方法有三种:1、审查票证,公式计算用量(票证)2、现场计量(量证)3、监理现场审核(人证) 无论哪一种方法的准确性都是相对的,比较而言,以公式计算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三、材差调整方法 材差调整的关键是确定享受某一材差标准的材料数量,根据确定这种材料数量的方法不同,材差调整方法有多种形式。
实际采购价格和预算价格的差额:定额中的材料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定额一般4—6年才更新一次),而这个时期内市场上材料价格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往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价格差(市场材料价与定额材料价之间的差价)。注:1、不论哪种计价方式,由于定额的滞后性都需要根据可查最新的市场价进行调整。
2、工料计价法(定额计价)调差简单,差额乘以调量3、综合单价法(清单计价)投标工程中,直接工程费=差额+预估价,后面实际施工中,除非超过合同约定量,否则不再调差。4、总包合同中超出合同部分才进行调整,合同内工程量费用均不做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材差。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工程水泥材料差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