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示儿》怎么写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
告诉儿子。 但: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乃 :你,你的。 元:此字为通假字,通“原”,意为: 原来。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无:不要。
(为通假字,通“勿”)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不 复存了,只是悲伤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 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 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
诗词鉴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 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 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 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 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 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 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 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 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 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 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 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 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 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 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 ,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 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 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 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 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 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 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 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 鸣。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 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 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 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 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 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 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2.《示儿》这首古诗怎么写
示儿1
死去元知2万事空3,
但4悲5不见九州6同7。
王师8北定9中原10日,
家祭11无忘12告乃翁13。[1]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2-3]
3.古诗《示儿》改写
那是南宋的一天,天灰蒙蒙的。
有一位老人躺在低矮的茅屋里奄奄一息,他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起风了,陆游将要走到人生的最后一步,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欠起身子,用微弱的声音对他的儿孙说:“我等不到祖国的统一的那一天了,我好遗憾啊!”泪水顺着他的眼角淌出来,儿孙们也跟着落泪。
他接着又说:“我们现在在金人的管制下痛苦的生活,我在生之年没有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我死不能瞑目呀!我死后,当中原得以收复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那我在九泉之下才能安心啊!”“父亲,您放心吧,我会记得的告诉您胜利的消息!”他儿子悲切地答道。陆游眼里流露着无奈和遗憾,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外面风更加狂了,像怪兽一样撕咬着这摇摇欲坠的茅屋。 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就这样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4.示儿 古诗全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5.古诗示儿怎样默写
原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樱桃lly天使 | 2011-01-03
1594
164
6.古诗示儿
诗词原文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示儿:示:告诉。
告诉儿子。 元:与原相同。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洲: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陆游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指陆游自己) 乃:你 ,你的。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翁:父亲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
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
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7.古诗《示儿》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 dàn bēi bù jiàn jiǔ zhōu tóng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作者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
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
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
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