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关培训人员意见要怎样写
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次员工的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个人对此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如下:
本次培训的课程总体内容丰富,课堂氛围好。大家都有学习的热情,每次的课前小互动环境既放松了情绪又缓解了压力。课前小互动是值得推崇的培训环节,也能够让学员们认员。我们的培训老师也是热情高涨,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学所得与我们学员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做为一名职能部门的员工而言,感觉培训课程内容多倾向于卖场销售的一线人员,有些课程内容与本职工作相关偏远,应该在培训时有针对性。可以课前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然后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员求知的需求,集中力量分人员、分岗位培训。另外,可以提前下发课件教程资料,以免员工在听课过程中只注意笔记而乎略听课,这样可以帮助记笔记慢,文化基础弱的学员更好掌握学习的重点。
对于一些课程需要加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身边事、身边人、具体事来帮助学员加深课程的理解,深入浅出,引导学员听透所授课的内容。做到上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效果。课程的选择上也可以加上实操性的东西。如:陈列、色彩搭配课就可以配上教具。让学员实际动手操作。这样可以增加课程的互动性,更有益于学员对抽象概念的具体理解。
如果我们能从重多培训讲师中,确定一部分优秀的讲师固定授课会比讲师轮流授课效果好。因为,授课也是需要一定授课技巧,授课人有内涵,能将课件的内容充分的表达和传递给学员,增强培训授课的效果。建议可以让学员投票选出一部分比较喜欢的讲师,色后固定授课老师。
另外,也给我们的学员提出一点建议。那就是把每次的培训心得留存一份,以便日后翻看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见谅。也希望我们大家在培训中学有所成,共同进步。
供参考。
2.单位的考核意见 怎么写啊 谁有比较好的范文啊
你代表单位写考核意见吗?考核人?考核项目?不是很清楚啊!有些考核时有写作提纲的。
写人的考核意见,主要关注几个方面:
1、为什么目的进行考核,交代下考核的背静。例如,某某来我单位实习已经三个月,现在实习期满,对其进行入职考核。
2、主要工作表现:品质方面(遵守规章、诚实信用、态度和气、勤劳、主动性等),完成岗位职责方面(对照应该完成的岗位职责写)、为人处世方面(团队沟通团结等),(一般前面还要写下该人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党、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3、突出优点可以单独强调,是否获得什么表扬或做的突出的好事等
4、最后结论总结下:是否达到考核的目标,是否可以通过本次考核,明确表明。
考核意见可长可短,可虚可实,简单的二十多个字,长的可以写一篇文章。较短的:“某某同志在某某期间进行某某实习,完成实习各项岗位任务,达到考核指标要求,同意通过本次考核。”;最短的,一般是填写表格:是否通过考核一栏。写:通过二字即可。呵呵
3.安全培训建议和意见
就个人经验而言,安全培训中存在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有:
1、培训内容
一是培训内容单一。每次都围着安全管理内容打转。言必称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二是培训内容设置没有针对性。对操作人员天天讲安全管理理论。各个不同工种班组也讲同样内容
三是培训内容设置没有阶段性。要么就单次培训一股脑填鸭式的把所有内容涵盖进去。要么就是今年单一讲操作规程、明年也在讲操作规程、后年还在讲原版操作规程。
2、培训形式
单一的认为课堂讲座才是安全教育培训。在课堂教育方面,授课教师照本先科,专业知识技能差,没有针对本单位、本部门、本班组的工作内容来进行授课。忽略现场教育、安全经验分享、观看警示教育片、安全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多种大众能接受和效果更佳的方式
3、培训评估
一是对参训人员培训无考核,讲完课、听完课就走人。
二是培训评估欠缺。要么无评估,就算评估也是走过场。没有对培训举办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对今后的教育培训开展提供参考。
导致职工对安全培训有抵触情绪:无用、走形式、没意思等等态度比比皆是。建议可以从自身参加安全培训的感受来提,可以参考以上问题来提改进建议
4.基层考核评价意见怎么写
部门考核鉴定意见
***同志自去年毕业开始在***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实习。在我单位见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他相邻工作同仁协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够积极主动的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他人,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年来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见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5.培训有效性评价怎么写
可以采用四级评估的方法,一般做到第三级就很好了
具体内容如下:
培训效果第一级 - 满意度(Satisfaction),即学员在课程结束时对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授方式的满意情况。这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开始环节,通过调查问卷就可以解决。而阻碍其公正性的因素很多:第一点,对于广大国内的学员来讲,大家通常趋向于满意。第二点,在过分追求授课满意度的前提下,有些课程设计会过分着重于课程本身的趣味性,学员感觉课程本身传授的十分完美,但是在实用上并不强;
培训效果第二级 - 学习度(Learning),即学员是否真地掌握到传授的内容,这种方式比较直接,一般考试,面试和课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测评出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对于试卷和案例分析的评分机制和标准的设计师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评审人员必须是了解此相关话题的专家。另注,由于企业培训与大学教育不同,学员很难针对于没有实际业务价值的案例进行演练,这就需要或者是高管团队强调本次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在案例设计时兼顾必要的关联性。
培训效果第三级 - 应用度 (Adoption),即学员多大程度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了。这项工作需要员工的直线经理对于课程本身的结构和内容有清晰地了解,以及能够知晓员工的确应用了培训所传授的内容。结构化的问卷或是面对面的访谈能够帮助直线经理滤清思路对员工的知识应用做出评估。另外,定期的心得体会分享和经验交流也能够帮助培训部门了解员工的技能应用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实际上有必要重新审视学员对于知识的理解,纠正偏差、校准方向、消除误解。
培训效果第四级 - 绩效改善度(Performance),即学员多大程度的通过自己的知识运用提高了自身和组织的绩效,一般可以应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回顾在培训前后员工的绩效变化程度。个人认为可以纳入公司正常的绩效考核程序。但也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由于员工的工作内容较多,能力要求比较繁杂,内外部环境和资源的变化,以及员工的自主学习,员工在一段时期内的绩效提高并不一定是由于培训而直接产生的,个人认为在这中间植入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是很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如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培训与绩效提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