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学术创新”
汉网消息 童世骏最近几年,“创新”、“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成果”等说法在各种场合频频使用。
初看之下,这几个概念似乎有些问题。一个概念要有意义,它的对立面也应该有意义。
“创新”的对立面是“守成”,“创新成果”的对立面是“ 不创新的成果”,“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对立面是“非原始性的创新成果”。但是,“不创新”的还是“成果”吗?“非原始性”的还算“创新”吗?形式逻辑讲究非此即彼;逻辑的尺子看上去很公道,但有时也让人觉得有些霸道。
其实,在学术研究中,“不创新的”有时候也可以是“成果”;“非原始性的”有时候也不妨是“创新”。如果一定觉得非“创新”就不给开工资,至少是不给发奖金的话,我们不妨这么说:学术创新是可以有不同层次的。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看到的真正的学术创新如此匮乏,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往往忽视了创新是可以而且应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这里我想起冯友兰先生的一段话。
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曾经撰文主张,大学哲学系要培养三种人:哲学家、哲学教授和哲学工作者。“哲学家”的特点是自己有一个思想体系,遇见什么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解决办法。
“哲学教授”的特点是自己没有什么理论体系,自己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但是能够把哲学家的思想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话把它准确地讲出来。“哲学工作者”的特点是专门研究哲学家的著作,对这些著作做一些文字上的解释或者翻译,相当于中国从前所谓章句训诂之学。
人文社会科学其他专业有没有类似的学术分工或学术分层,我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我猜想多半也是有的。 在我看来,这三类人的工作都可以而且应当是创新的。
“哲学家”的工作必须是创新的,这不言自明。达到“哲学家”层次的创新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也毫无疑问。
但我个人以为,“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授”的工作也大有创新的余地。研读过去的文本,把过去文本的文字搞清楚、意思搞明白、联系搞透彻,是有许多新工作可做的。
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冯友兰先生所讲的“能够把哲学家的思想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话把它准确地讲出来”,是一个不低的要求。像柏拉图、康德、马克思、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怎样的讲法才是真正“融会贯通”,什么样的语言才真正是“自己的话”,等等,对这些问题,一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哪些阐述和讲法站得住脚、哪些则站不住脚,学术界也终究是有公论的,因此并不是像“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这样的“捣糨糊”之论。
冯友兰先生讲的“哲学工作者”的工作,以今译古、以中译外的工作,也是如此。有这方面经历的人都知道,这种“教外国哲学家讲中国话”的工作是大有讲究的:你不仅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多,而且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
“哲学家”层次上的创造固然最有价值,但只有建立在“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授”的工作的基础上,这个层次上的创造性才真正可能。应该承认,哲学史上确实有个别天才,他们似乎用不着下“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授”那样的功夫,就能提出高度独创的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来。
但正如冯友兰先生在谈到哲学领域上述分工的同时提到的,像司马迁、李白、杜甫“这些特殊的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哲学学科而言,这里讲的“遇”大概包括三个方面:除了前面讲的那两条——恰好有一颗天才的头脑,这颗头脑恰好抓住了最根本的新问题——之外,还有第三条:对这些问题的创新回答恰好得到了有眼光、有肚量和有权威的同行的赏识。
这三方面条件碰在一起的机会极小;哪怕是第三条,也往往很难寄希望于某个特定个人,于是我们才有必要强调学术界的“民主”和“法治”——寄希望于一个好的学术共同体会把“眼光”、“肚量”和“权威”集于一身。所以,我的看法是宁可先下了“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授”的功夫,才去指望做一名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哲学家”。
否则的话,所谓“自己有一个思想体系,遇见什么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解决的办法”,就极有可能是空中楼阁,学术泡沫。 当然,“哲学教授”和“哲学工作者”的工作,其实也不好做。
这两种类型的工作不仅可以是创新的,而且——如果要真正做好的话——必须是创新的。有一句很响亮的话,叫作“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一是因为原本只想当一个好士兵的人,后来也有可能——说不定还更有可能——成为元帅,二是因为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元帅,其价值未必就能超过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士兵。但这恰恰也表明,士兵和元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
同样道理,优秀的“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授”,与优秀的“哲学家”一样,都要把创新作为自己工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对以往文本的诠释是哲学工作的基本方式,而诠释的工作不能是机械的、古板的;它需要有崭新的视角和独到的方法,需要有高度的想像力和敏感性,需要有出入于不同文本、不同传统和不同学科的条件和魄力,需要有与学术共同体其他成员进行相互批评的诚。
2.怎样写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工作基础:不要把希望、编号,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 新的理论;有五个评委:题目“有意义”还不行,甲乙丙三等,也是科学作风的体现)承担项目情况:内容集中。
“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 ,什么方法都用)—— 避免评语“范围太广。例如“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XX篇”不好,限项申请规定[新]、全面”的评语。
[标题是第一印象也是画龙点睛]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干什么,但要说交叉点在哪,则要“明确”,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这里也不要写;完成情况不能只写“已完成”“顺利进行”(可写发表论文的水平。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 不是写该领域的特色。
切忌“什么都做” —— 避免评语 “内容过多。学术活动,大致设想即可,言下之意。
要与“研究目标”写的相吻合、刊名、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醒目; “填补空白”实质上仍是“跟踪”。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总目标、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
400字摘要。 理由。
论文目录要有排名、主题明了”,也要有国内 —— 避免评议时说你“不了解国内情况”。介绍工作时著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新的方法,而不是解决“寻找最佳工艺”或“改进性能” 避免评语“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15%劳务费[新],但别人来做更合适”、内容:要有名称,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我国的基金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不是“填补空白”、对象是什么,又有助于争取额外经费。
(这有利与评审人判断课题组能力。如。
工作条件、题目、用什么方法,应是实质上的。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有用。
研究内容要“突出重点”。选题要点切忌“大而空”。
切忌如下计划。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寄文章等),路线不明确”:“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
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的学术思想。如果是“交叉学科”,避免扩大:得到“研究能力很强[较强]”“工作条件[基本]具备”的评语。
题目大小要适中。“可行性”是指“学术上可行”。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切忌吹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写得具体清楚则容易得到“可行性较强”的评语、解决什么问题”。
也不能太多——避免“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不能省略、时间;新的体系。
研究目标”是“解决科学问题。预期成果、形式上的:“你写的项目是重要。
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仪器。
(不怕与“研究基础”部分有重复)—— 可以争取“立项依据充分,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防止“大题目。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
要反复推敲。(“应用研究”可申请“联合资助”项目)不打一炮换个地方,但要介绍申请人的工作。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计划要具体。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小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不多不少”,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交叉学科”是提倡的,第二年实验研究,则不能是“表面的:申请人的条件[工作年限:避免只写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和积累、学术问题”:要具体不空洞[是上网内容]投放的学科要选准 = 报志愿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
预期进展不必太具体。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主要对应用基础项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新的规律源头创新 = 原始性 + 惟一性源头。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要分清 —— 避免评语“思路不清”,而不仅仅是“我有几个教授,二审[非共识项目]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经费来源。“研究队伍” + “研究条件” + “学术思想” = 可行特色和创新之处要中肯,否则反对你的评语言下之意可以是: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除上面的外还有--基金评审相对公正, Know Why。
一审[五位专家,也要有自己的 。重要性 化费时间题目(摘要)—————— 20%————10%立项依据 ——————— 40%————50%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 30%————20%其他 —————————10%————10%立项依据编写要领既要有国外,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重点不突出”(这是很多基金申请常犯的错误), Know How)所以,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有连续性较好、目标明确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 避免评语“研究内容不够具体”,可提出回避要求]、研究生培养结果等)努力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能批准。
强调质量,最好写自己预研发现了什么 、要“新”[可上网查]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了解情况不够”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领。不反对用其他手段。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在职研究生]。所以。
不评实际学术水平、几台仪器”:不光是申请人的:第一年文献调研。“填补空白”不是特色和创新,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熟知有关规定;基金实际批准的大都没大树)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确切、年月。
不要在小。
3.论文创新点怎么写
写创新点首先要了解萨克斯吐音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然后才知道是不是新。
其次应该了解萨克斯吐音方面的趋势和方向,以及别人的努力,这样会给你方向。
第三,你可以向萨克斯吐音方面的行家专家和老师求教一下,他们会给你建议。
最后,你要知道自己在萨克斯吐音方面探索中体验到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
创新是个美好的愿景,但其过程是艰难的探索和日复一日的失败,惟因此,创新又是极具挑战的,他的成功会给你带来无比的快乐并赢得人们的敬重。
祝好!
并期望有一天能听到你萨克斯优美的旋律飞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哦!
4.什么是学术思想
一、:学术的定义:
《辞海》把“学术”定义为:“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10]《旧唐书·杜暹传》有:“素无学术,每当朝谈议,涉于浅近.”这是指没有学术之人,所谈论的观点都十分肤浅 。
在此,我们可以用通常使用的涵义来界定学术的概念,即学术是指对高深知识的传授与研究.这个概念虽然还不够规范、严谨,但是符合我们日常使用中的涵义,至少可以成为我们讨论学术权力概念的共同基础 。
二:思想的定义:
前苏联权威的《苏联百科全书》给思想下的定义是:客观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形式思想不仅是了解世界也包括进一步认识世界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思想概括了原有认识的经验成为解释客观现象的原则 。
从广义上说,人的意识、意志、认识、感情、思维、顿悟等等都可以称为思想.在本文中,我们把思想作一个狭义的理解,把思想定义为“人们创造性地进行认识、研究、评价的活动及其得出的结论”,其中,创新是思想的根本属性 。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学术思想的创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