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对联作品的落款格式是什么啊
书法对联的落款格式一般分为单款和上下款两种。
1.单款: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
2.双款: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扩展资料:
1、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
2、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国展上也有出现很多此类情况,是非常不适合的。
3、印章绝对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落款的字体,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详析说来就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5、避免过多的使用自己的书写习惯,尤其是在创作的初期。因为我们创作在很多时候都在依托某个字帖或某一书家,若是按照自己的书写习惯书写肯定会与正文的风格面貌不符,更谈不上协调了。所以落款也要遵循与正文一样的书写习惯和大致风格。
2.对联署名及印章在何位置
对联的署名的格式有“双款”和“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正文的上方和下方。上款:位置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一幅对联书法作品,至少需盖一枚印章,下款必须盖书写者的姓名章或字号章(正方形),印章大小等于或小于题款字的宽度,与落款末字一般相距一个字的间隔。印章的最低位置要高于正文末字的底线。上款印章,在上联的右上方一般盖闲章,位置一般在上联正文一、二字中间右侧空档部位。
扩展资料:
落款就是署名,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格式有“双款”和“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正文的上方和下方。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因字数的多少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能起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只落穷款的好处是此类作品便于转赠、交换、拍卖等。
一幅完整的对联书法作品,除了正文和落款的书写外,还包括钤印。所谓“钤印”,就是盖章。钤印是自书写正文和落款之后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后一道收尾工序。缺了印章,就不是正式的、正规的、正确的、完美的书法作品。钤印用得好,可以使对联书法画龙点睛,为之增色;反之,便会使作品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钤印
3.书法作品如何署名
在书法作品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杨再春,再春书,燕山墨人书。
署名是题款下款的一部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既署赠与对象名号,又有作者署名的叫“双款”,只署作者名的叫“单款”。
扩展资料:
下款除了署名还包括时间 、地点 、谦词:
1、时间: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
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2、地点: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
3、谦词: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