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这首古诗怎么写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文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暖和的春风扑面而来,好惬意!
天刚亮时,
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总把新挑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2.《元日》的古诗故事怎么写
元日
作者: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
作者: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作者: 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元日
作者: 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元日
作者: 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作者: 王守仁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元日
作者: 温庭筠
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元日·晨鸡两遍报
作者: 方干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
3.《元日》这首诗描绘的画面,用语言怎么写
《元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在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春风将温暖送入了家家户户,千家万户在暖阳明媚的日子里,都把旧的辟邪桃符替换成新的。王安石的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当时千万老百姓在大年初一做的事情,同时也暗含了他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这首诗原文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扩展资料:
《元日》的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元日》
4.((元日))这首古诗怎么写
元 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文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暖和的春风扑面而来,好惬意! 天刚亮时, 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总把新挑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