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斜字的拼音怎样写
斜”字的拼音是“xié"。
舀出。如:斜酒 (舀酒)。
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门子才斜签着坐下。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不正,歪斜。如:斜月三星 (心字的隐喻);斜射路 (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 (倾侧;敲侧);斜刺 (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
明月斜挂。——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斜风细雨。
——唐·张志和《渔歌子》同“邪“,不正当,不正派。如:斜局 (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 (邪气,不正之气)。
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如:斜签 (侧着身子);斜躺 (斜着下垂)。
不专诚。如: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
——《西游记》参考资料阿凡题:/hanyu/dict/profile/。
2.斜字的读音
【斜】
现代语音:xié
特殊读音:xiá yé chá
xiá:斜在中国古代时期的读音为xiá,所以现在的古体诗词以斜作韵脚时都念xiá,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qiá:古语延续、现苏北地区方言,如地名:角斜(ga qiá),用于读部分古诗词则非常押韵、朗朗上口,如“过故人庄”。
yé:终南山山谷名。在陕西省褒城县东北境内。
chá:人名,[伊稚斜]也作“伊樨(木字旁改为禾字旁)斜”。汉代匈奴单于名。
对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如果有案可查、有根有据。还是还其以本来读音为好,切不可以今律古。
3.斜字的读音
【斜】现代语音:xié特殊读音:xiá yé cháxiá:斜在中国古代时期的读音为xiá,所以现在的古体诗词以斜作韵脚时都念xiá,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qiá:古语延续、现苏北地区方言,如地名:角斜(ga qiá),用于读部分古诗词则非常押韵、朗朗上口,如“过故人庄”。yé:终南山山谷名。
在陕西省褒城县东北境内。chá:人名,[伊稚斜]也作“伊樨(木字旁改为禾字旁)斜”。
汉代匈奴单于名。对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如果有案可查、有根有据。
还是还其以本来读音为好,切不可以今律古。
4.关于“斜”在古诗中的读音
“斜”字在古诗词里的读音
《现代汉语词典》第1507页指出,“斜”字只有一个读音,但有三种意思:①形容词,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②动词,倾斜;③姓。
而《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则指出,“斜”字有三种读音:①xié;②xiá;③yé,陕西终南山山谷名。根据其注解,“斜”旧读“xia”。也就是说,“斜”字在古时候读“xiá”。
我举两首古诗中出现了“斜”字的读音:
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前的诗集注解中曾有特别提示,为了押韵,诗中的这个“斜”字可以读“xiá”,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出于“规范字音”的需要,“xiá”的读音便被取消了,以致于连《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权威的工具字典中都显示“斜”字只有“xié”的读音。但是,即便是为了“规范读音”,我仍认为这种改法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古诗文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特别富有感染力。上边的两首古诗都是押“a”的韵,若把“斜”字读成“xié”的音,整篇古诗的韵味便大大降低。
其二,从不少古诗的遣词规律来看,“斜”字在我国古代应该存在“xiá”的读音。如唐代诗人韩翃(音hóng)的《寒食》一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斜”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中也有一个“斜”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首诗同样都是押“a”的韵,“斜”字也都正好出现在诗的“韵角”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位置被称为“韵角”,而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们怎么可能连韵律都不讲究呢?倘若当时“斜”字不是“xiá”的读音,诗人怎么可能把它用到这样的位置上去呢?
但“斜”字在古诗词里并非只有“xiá”音,《古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中就有举例,如杜牧的诗《怀钟陵旧游》中“斜斜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斜”字都念“xié”。因此,要判断在古诗词中“斜”字读“xié”还是“xiá”,应该结合整首诗或词连看,看有没有涉及到押韵的问题。若涉及到押韵,一般发“xiá”音,若不涉及押韵,则一般发“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