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虞城县的简介是什么
位于河南省东部,和山东、安徽二省相邻,属商丘市。
面积1558平方千米,人口106.78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C,年降水量为726.5毫米,无霜期271天。
区内已形成以肠衣、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总统粉皮、豆腐干、山羊板皮、安哥拉兔毛等。旅游景点有木兰祠、伊尹墓、商均墓、金楼白莲教等。
河南省虞城县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中原腹地,建县已有1400余年。这里自古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发明汤药的伊尹,号称字圣的造字鼻祖仓颉,最早发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赫然写在虞城的史册上。
虞城现有人口108万,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率53%,年平均无霜期216天,是一天充满希望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热土。
虞城区位优越,十县通衢,投资环境优良。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豫36公路、豫04公路横穿东西,京九铁路、商亳高速公路、105国道、豫203公路纵贯南北。
京九铁路在虞城县境内建有虞城、李新集、木兰、伊尹四个火车站。西距商丘仅20公里、郑州220公里,东距徐州120 公里,北到北京700公里,南到深圳1400公里,东南到南京400公里、到上海700公里,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国道、省道以上干线公路200多公里,县、乡村公路1100多公里,已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县内建有11万伏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站12座,年供电能力6亿千瓦时。
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已达9万门,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实现系统实现了无缝覆盖,可通达世界各地。开通了因特网、宽带网,有线电视已进入乡村。
城区规划面积15 平方公里,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工业园以其优越的区位吸引着广大客商,2002年初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东西部合作示范区"。
县城区内文化、卫生、金融、保险、宾馆、餐饮等各种服务设施齐全,因距商丘仅20公里,有4条交通干线相连,还可方便利用商丘市的各种服务设施。 虞城县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向名优产品规模化、商品生产基地化、科技服务网络化、社会服务系列化、农村经济现代化方向发展。
县委、县政府提出"优化农业"发展战略,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活农村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为了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2000年初县委、县政府引导干部走出机关,带领农民奔小康,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搞高效农业示范开发,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公司27个,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区位优势,机关干部示范带动搞营销,形成千军万马出虞城,风风火火闯市场的局面。同时,强力扶植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形成"舞动龙头闯天下,龙头连着千万家"的农村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省、市领导曾多次亲临虞城考察并予以赞扬,《河南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介绍了虞城县、乡机关干部领办高效示范园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号召在全省推广虞城经验。 农业产业化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开创了新天地,已形成"三线""八园""十基地"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现在虞城县是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优质无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
全县粮食面积110万亩,年产粮食6亿公斤。棉花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棉45.5万担。
果园面积30余万亩,年产优质果2亿公斤。在中国1999昆明世博会中,"虞国花木兰牌"红富士苹果获得苹果类大奖,"虞国花木兰牌"酥梨、"虞国花木兰牌"红桃获得铜奖。
蔬菜面积26万亩,年产蔬菜1.2亿公斤。芦荟、山药、烟草、西瓜、大葱等已形成规模。
森林覆盖率21%,被评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养殖专业户1万多户,肉、禽蛋、奶产量分别为9万吨、1.8万吨、0.8万吨。
为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品位,虞城还强力实施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和标准化生产,成为"河南省首家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县"。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家,市级5家,县级16家。
全县已形成了一路一景、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产业群,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高效农业格局已经形成。 民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虞城县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已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科迪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5万吨罐头、5万吨方便面、5万吨速冻食品、10万吨鲜奶加工生产能力。县里以此为龙头,实施奶业工程,现已有优质高产奶牛 6000多头。
商丘市木兰棉纺织有限公司、虞城县新世纪实业公司、万新公司等一批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其中有8家企业成为创汇企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虞城县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是全国最大的肠衣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西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羊肠衣生产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钢卷尺生产基地之一,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的3家,固定组装户300多户,年产钢卷尺 1.5亿个,产品。
2.虞城县朱屯村家乡作文怎么写
夸夸我的家乡美,“碧水绕城”数第一。
晨曦中,漫步美丽的小河畔,手扶栏杆,极目远眺,新砌的堤岸整齐美观,仿佛给昔日的小河换上了一件漂亮的新衣;岸边的花草顶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好像是两岸居民们难以抑制的喜泪;清澈的河水一望见底,微风吹过,河面泛起道道波纹,不正像晨练的老人那舒展的眉梢?绕城的碧水,把这座古老的小城稳稳的揽在怀抱里,让勤劳的夏津人民有了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园……夸夸我的家乡美,龙湖公园最有名。夕阳下,漫步湖畔的石子路,让那乘巧的小石头轻轻地抚摸着脚掌,一天的疲劳顿时消除殆尽,回望龙湖水,那渐渐平静下来的宽阔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苍翠的塔松,笼罩在一片艳丽的霞光之中,真是“满目青山夕照明”啊!公园内的小路上,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扶老携幼,尽情的享受着劳动之余的欢心,畅谈着家乡明天的美好前景……夸夸我的家乡美,人民公园最靓丽。
夜幕下,公园门口雕刻的“人民公园”四个大字,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非常气派。那耸立在半空中的大屏幕,正在把全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传播给每一位游客,让人们“未出夏津门,便知天下事”。
不远处一片翠绿的竹林,给宽敞的广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无尽的文化风韵。这使我想起一句俗语来:“食不可无肉,居不可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竹林旁,绿色的草坪平平展展,弯曲的小路两旁,垂柳婀娜多姿。广场中心的大花坛中百花争艳,不断把阵阵清香送到人们的心头。
广场上的文化活动,也正开展的有声有色,听那铿锵的锣鼓,喜庆的唢呐,欢快的歌声,把人们心头的喜悦宣扬得淋漓尽致……啊,亲爱的家乡,美丽的夏津,我爱你的天,爱你的水,更爱你——勤劳敬业的**人。
3.河南有哪写县
郑州市: 中原区 二七区 管城区 金水区 上街区 惠济区 巩义市 荥阳市 新密市 新郑市 登封市 中牟县
开封市: 鼓楼区 龙亭区 顺河区 禹王台 金明区 杞 县 通许县 尉氏县 开封县 兰考县
洛阳市: 西工区 老城区 瀍河区 涧西区 吉利区 洛龙区 偃师市 孟津县 新安县 栾川县 嵩县 汝阳县 宜阳县 洛宁县 伊川县
平顶山市:新华区 卫东区 湛河区 石龙区 舞钢市 汝州市 宝丰县 叶 县 鲁山县 郏 县
焦作市: 山阳区 解放区 中站区 马村区 沁阳市 孟州市 修武县 博爱县 武陟县 温 县
鹤壁市: 淇滨区 山城区 鹤山区 浚 县 淇 县
新乡市: 卫滨区 红旗区 凤泉区 牧野区 卫辉市 辉县市 新乡县 获嘉县 原阳县 延津县 封丘县 长垣县
安阳市: 北关区 文峰区 殷都区 龙安区 林州市 安阳县 汤阴县 滑 县 内黄县
濮阳市: 华龙区 清丰县 南乐县 范 县 台前县 濮阳县
许昌市: 魏都区 禹州市 长葛市 许昌县 鄢陵县 襄城县
漯河市: 源汇区 郾城区 召陵区 舞阳县 临颍县
三门峡市:湖滨区 义马市 灵宝市 渑池县 陕 县 卢氏县
南阳市: 卧龙区 宛城区 邓州市 南召县 方城县 西峡县 镇平县 内乡县 淅川县 社旗县 唐河县 新野县 桐柏县
商丘市: 梁园区 睢阳区 永城市 民权县 睢 县 宁陵县 柘城县 虞城县 夏邑县
信阳市: 浉河区 平桥区 罗山县 光山县 新 县 商城县 固始县 潢川县 淮滨县 息 县
周口市: 川汇区 项城市 扶沟县 西华县 商水县 沈丘县 郸城县 淮阳县 太康县 鹿邑县
驻马店市:驿城区 西平县 上蔡县 平舆县 正阳县 确山县 泌阳县 汝南县 遂平县 新蔡县 济源市
济源市
4.虞城在哪省
虞城县 邮编476300 区号0370 位于河南省东部,和山东、安徽二省相邻,属商丘市。
面积1558平方千米,人口106.78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C,年降水量为726.5毫米,无霜期271天。
区内已形成以肠衣、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总统粉皮、豆腐干、山羊板皮、安哥拉兔毛等。旅游景点有木兰祠、伊尹墓、商均墓、金楼白莲教等。
河南省虞城县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中原腹地,建县已有1400余年。这里自古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发明汤药的伊尹,号称字圣的造字鼻祖仓颉,最早发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赫然写在虞城的史册上。
虞城现有人口108万,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率53%,年平均无霜期216天,是一天充满希望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热土。
虞城区位优越,十县通衢,投资环境优良。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豫36公路、豫04公路横穿东西,京九铁路、商亳高速公路、105国道、豫203公路纵贯南北。
京九铁路在虞城县境内建有虞城、李新集、木兰、伊尹四个火车站。西距商丘仅20公里、郑州220公里,东距徐州120 公里,北到北京700公里,南到深圳1400公里,东南到南京400公里、到上海700公里,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国道、省道以上干线公路200多公里,县、乡村公路1100多公里,已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县内建有11万伏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站12座,年供电能力6亿千瓦时。
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已达9万门,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实现系统实现了无缝覆盖,可通达世界各地。开通了因特网、宽带网,有线电视已进入乡村。
城区规划面积15 平方公里,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工业园以其优越的区位吸引着广大客商,2002年初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东西部合作示范区"。
县城区内文化、卫生、金融、保险、宾馆、餐饮等各种服务设施齐全,因距商丘仅20公里,有4条交通干线相连,还可方便利用商丘市的各种服务设施。虞城县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向名优产品规模化、商品生产基地化、科技服务网络化、社会服务系列化、农村经济现代化方向发展。
县委、县政府提出"优化农业"发展战略,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活农村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为了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2000年初县委、县政府引导干部走出机关,带领农民奔小康,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搞高效农业示范开发,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公司27个,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区位优势,机关干部示范带动搞营销,形成千军万马出虞城,风风火火闯市场的局面。同时,强力扶植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形成"舞动龙头闯天下,龙头连着千万家"的农村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省、市领导曾多次亲临虞城考察并予以赞扬,《河南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介绍了虞城县、乡机关干部领办高效示范园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号召在全省推广虞城经验。农业产业化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开创了新天地,已形成"三线""八园""十基地"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现在虞城县是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优质无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
全县粮食面积110万亩,年产粮食6亿公斤。棉花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棉45.5万担。
果园面积30余万亩,年产优质果2亿公斤。在中国1999昆明世博会中,"虞国花木兰牌"红富士苹果获得苹果类大奖,"虞国花木兰牌"酥梨、"虞国花木兰牌"红桃获得铜奖。
蔬菜面积26万亩,年产蔬菜1.2亿公斤。芦荟、山药、烟草、西瓜、大葱等已形成规模。
森林覆盖率21%,被评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养殖专业户1万多户,肉、禽蛋、奶产量分别为9万吨、1.8万吨、0.8万吨。
为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品位,虞城还强力实施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和标准化生产,成为"河南省首家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县"。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家,市级5家,县级16家。
全县已形成了一路一景、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产业群,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高效农业格局已经形成。民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虞城县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已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科迪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5万吨罐头、5万吨方便面、5万吨速冻食品、10万吨鲜奶加工生产能力。县里以此为龙头,实施奶业工程,现已有优质高产奶牛 6000多头。
商丘市木兰棉纺织有限公司、虞城县新世纪实业公司、万新公司等一批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其中有8家企业成为创汇企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虞城县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是全国最大的肠衣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西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羊肠衣生产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钢卷尺生产基地之一,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的3家,固定组装户300多户,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