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亲人去世的故事
最终告别的时候,我给奶奶磕了三个头,很虔诚地。
想到以后都不能再大声地喊“奶奶,我来啦”,就觉得心好像被狠狠地拧了一下似的,特别酸楚。但想起奶奶留给我的回忆都是特别快乐而温暖的,心就渐渐地轻松了,像被热热的水浸过一样。
我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几乎整天在奶奶家度过。奶奶不常常抱着我,我们总是“弥勒坐”。
“弥勒坐”是我杜撰的名字。听说我小时候非常之胖,胖到胳膊真的像藕节一样,洗澡的时候要扒开来洗才洗得干净,我的皮肤挺黑,乐呵呵的时候就很像一尊小佛像。
奶奶那时候身体很好,很富态,喜欢在床沿盘腿坐着,夏天摇一把大蒲扇,像极了慈眉善目的弥勒。因为我不爱哭,又很有精神,总是不甘心躺着,奶奶就把我抱在她的膝上,我也盘腿坐着,于是“大弥勒”腿上坐着“小弥勒”,祖孙二人就这么悠然坐着,度过一个个蝉鸣的夏日。
当然这景象我不可能亲见,所以总觉得很遗憾,当初为什么没有人为我们的“弥勒坐”拍下一张照片。 我只有一张和奶奶的合照,印象中是小学的时候。
奶奶穿一件黑呢子大衣,戴着琥珀色大方框的眼镜,全白的头发在阳光下真如“银丝”一般好看。我呢,黄色的棉坎肩和小毛线帽,穿红皮鞋的脚不安分地叉开,但我的肩膀和脸却是紧紧地靠在奶奶的身上,小手也躲在奶奶的大手里。
我们站在小区花园里的小石桥上,前面有雪白的栏杆,再前面是墨绿色的松树,姐姐当时就站在桥下面拍了这张照片。 有时候,奶奶从家里挑好大个儿的鸡蛋,把它们交给做荷包蛋的师傅。
鸡蛋打散,加一点盐和绿的白的葱花,倒进软软的面皮里,再放到油锅里去煎。出锅的荷包蛋像金黄色的口袋。
我和妹妹总喜欢趴在窗上看那师傅变魔术般地把鸡蛋倒进面口袋里,觉得非常有趣。奶奶也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过现在我才明白,她是怕我们的大个儿鸡蛋不小心被“调包”了,毕竟在八十年代,鸡蛋可不像现在这么随手可得。
吃掉美味的荷包蛋,喝完奶奶给我们冲的麦乳精,我和妹妹、姐姐就开始游戏。我们在床上用扇子“烙大饼”,在壁橱里捉迷藏,在奶奶拖干净的地上“溜冰”,更多时候是一起围着圆桌写作业。
写作业的间歇,我们也会恶作剧。爷爷爱听戏,磁带和录音机就放在床边,我们偶尔也会听上一两段。
有一次,我和妹妹听到了《红灯记》里那句“奶奶,您听我说”,就想跟奶奶开个玩笑。我们倒好磁带,把录音机的音量放大——“奶奶,您听我说!”“哎!”奶奶当时正摇着扇子闭目养神,冷不丁地听到这么一句,就答应了,我和妹妹在一旁笑得不得了。
奶奶后来发现了这小把戏,我们故伎重演的时候她也不说话,就看着我们,呵呵地笑,我们也乐不可支。 关于奶奶的回忆后来出现了大段的空白,虽然我每周日都会去看看她,但也许是因为自己太急着长大,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我照例一进门就大喊“奶奶,我来啦”,却没有听到回应。我走近昏睡的奶奶,站在她的病榻前,低头看着她,刹那间觉得奶奶变得好小好小:原来富态的身体现在瘦得只剩皮包骨了;方框眼镜也很久不戴了,丢在桌角,镜片上覆盖着薄薄的灰尘;脸上的肌肉塌陷了,颧骨显得有一点高,嘴唇更薄了,紧紧地抿着……俯视着奶奶,我觉得自己好高,好有力量,却很想再像小时候一样,拉着奶奶的手,把脸贴在她的呢子大衣上。
听说久病的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但我把头靠近奶奶的肩膀,摸着她那青筋毕露的手,却没闻到什么异样的气味,只有小时候那种熟悉的、令我感到温暖和安心的味道。我相信奶奶一定听到了我的声音,因为她的眼睛在转动,好像很努力地想睁开眼看看她的孙女,或者起码答应她一声,却身不由己。
奶奶去世前的一个月,某个夜里,我再也抑制不住,大哭一场。人们都说,长辈在的时候要好好孝顺,不要等到无可孝顺的时候再去后悔。
奶奶,为什么你等不及我攒够钱,给你买个漂亮的戒指?为什么我要送给你的君子兰还迟迟不肯开花?为什么我不能再快一点儿长大,好用成熟的臂膀搀起虚弱的你?我是多么害怕,再获得了奖学金,你却无法看见了;多么害怕,换我牵你的手的时候,却什么也摸不到了;多么害怕,这世界上真心疼爱我的人就这样一个一个慢慢地消失不见…… 不管我有多后悔,多害怕,却还是拉不住奶奶,她太累了,需要好好歇歇。奶奶是善良、仁义的,她毕竟还和我们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年,在大年初八的凌晨,静悄悄地去了。
我猜她一定是忍着痛苦和巨大的疲惫,一直坚持着过完了年,又坚持着到年假结束、各行各业都上了班,她的孩子们不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了,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地休息了。 看到奶奶的骨灰的时候我没有哭。
我终于明白,奶奶和我都没有变,还是像我小时候一样,我依赖着她,她爱护着我。奶奶没有离开,她只是搬到天堂去住了,和那些疼爱我的人在一起—— 那不是世界上少了一个疼爱我的人,而是天堂里又多了一个保佑我的人。
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做他们的孩子。 PS:在《儿文》里看到这篇文章我泪流满面,与全文产生了共鸣。
我到嬭嬭也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嗨~~打上来这篇文章,再看一遍,心中。
2.农村办丧事帐心怎么写
挽幛挽联
(一)挽幛
1.挽幛
挽幛是为悼念逝者而送的一种哀悼礼品,也称礼幛。大多是独立成幅,通常用整幅布或绸布做成,也有人用床单或毛毯代替。挽幛悬挂于祭奠逝者的灵堂、追悼会或遗体告别场所,为了便于悬挂,挽幛通常竖幅,上面的文字多为竖写,也有用横写,文字常先用纸写好,然后用大头针或线缝在上面。
2.挽幛的格式及内容
挽幛大多竖挂直写,文字从右向左分三部分书写。
第一部分(上款):面向挽幛为准,右边顶格写依次写对逝者的称呼、姓名及颂词。如“尊岳母XXX千古”、“好男儿XXX烈士”。
第二部分:正中间写祭悼语,字体要大些,但不可超过上款与下款,也可用一个“奠”字替代祭悼语。如“慈范永存”、“为国捐躯名垂千古”。
第三部分(下款):面向挽幛为准,左边依次写上送挽幛人的身份、称呼、姓名。如
“愚婿XXX敬挽”、“XXX村全体肃挽”。
3.挽幛的要求
(1)挽幛的题词不拘一格,不限字数,但通常以四字句为多。
(2)撰写挽幛的纸张大小不一,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挽幛的字体要端正,采用白纸黑字或黑纸白字。
(4)挽幛的所用的词汇能涵盖逝者一生的功德、品行及挽者的心情、愿望等。
(二)挽联
1.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可写在长幅白纸上。通常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门口、骨灰盒两侧。
2.挽联的格式与内容
挽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
竖直书写,以面对挽联为准,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3.撰写挽联的要求
(1)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如“一生俭朴留嘉范 半世勤劳传美风”、“满目芳华应能笑慰 毕生勤劳堪称楷模”“良操美德千古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等。
(2)白底黑字,书写挽联的常用字体是正楷、行书、行草,也有人用隶书和篆书,但左右字体必须统一。
(三)花圈挽带
1.花圈
花圈、花篮是现代追悼会用以哀挽逝者的一种手段,用纸花或鲜花扎成的花圈,正中写一个大大的“奠”或“悼”字,两边各系上挽带,实际上是挽幛简化后的一种形式,不仅简便,而且更为文明和文雅。
2.花圈挽带的格式与内容
花圈或花篮上的挽条的书写,以面向花圈和花篮为准,右边挽带上写逝者的名字和哀挽词句,左边的挽带写落款,即送花圈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名字。署名后,写上“哀挽”、“敬挽”、“泣挽”、“叩拜”、“泣拜”、“哀献”等词。如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在书写格式上,一般左边挽带的第一个字要比右边的第一个字低一至两个字的位置。
3.书写花圈挽的注意事项
(1)哀挽词因人而异。
(2)挽带的长短、宽窄要礼花圈、花篮的大小而定。
(3)挽带的下端可剪出二个尖角,呈八字型挂在花圈、花篮上。 (3)白底黑字,字体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正楷,但左右字体必须一致。
3.给过世的人祝福语
原发布者:**亚
老人去世祝福语【篇一:老人去世祝福语】1、亲人失去痛离别,苦为人之湿短袖。不知何时再相见,天上人间月满花。2、人生都要经历这一刻,我为你母亲的离去感到悲痛,作为朋友我祝福你的母亲在天国得到永生和幸福。3、请接受我的哀悼。老人去世安慰的话。4、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5、去的已经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过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们在表达了适度的悲哀之后,应该照样会好好地活着。他会在另一个世界为我们祝福的!6、我对你失去亲人深表哀悼。7、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要太伤悲,你的孝心他会感应得到的!8、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老人家,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9、节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乐。老人去世安慰的话。10、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11、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12、确实失去,就要越坚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无法挽回过去。()就让我们坚强起来,失去了一个人,至少还有其他人,不会让我们觉得寂寞的!13、走了的人他们只是去了另外个世界。他们依然在看着你。14、节哀顺便,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15、知道吗如果你把他看做是上帝借给你的礼物那么现在上帝把礼物收回叻你所能做的是永远带着最美
4.丧事随礼怎么写 丧事随礼怎么写 白事红包怎么写
丧事随礼白事红包最简单的写法就是六个字:
中间写大字——奠仪
左下小字款——某某某具
或者:
(右上写称呼)某某千古
(左下送礼人名款)某某敬挽
丧事礼金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纸、白纸来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扩展资料:
丧事礼金、丧事封包注意事项:
白事送礼数额要单数,不能封双数的礼包。单数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双数,则寓意祸不单行,就会得罪主人家了。
很多人习惯送礼包就封个大额的整数了事,可能不经意间就得罪人,一般封丧事的礼包都带尾数,常用1做尾数,比如501、511等。
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庆封包,市场上的那种现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专用封包,千万不要用恭喜发财、双喜、贺等封包。
亲人去世后,主人家一般都会派专人去给亲友报丧,白事礼包一般就是在使者报丧的时候送出去,让使者代收,这个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礼人员,收到礼包后会登记在人情簿,然后回礼。
办丧事的时候,主人家收到礼包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需要回礼的,也就是送一个小礼包给送礼者,这种礼包一般就是一块钱左右,象征着送礼者大吉利,这种回赠礼包,送礼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5.白事封包写法
白事礼金信封写法:
按照古代的书写习惯,一定要竖着写,才能保持传统的风格。这是汉民族的习俗,适用于全国大多数的地域。大多数都以旧式中文书写法来写,其要点如下:
1、竖写;
2、从右至左,左边第一行与纸面顶部空两个字开始写,“痛悼(哀悼)世伯(父亲)大人x x x先生千古”;
3、正中行纸面上下空格近乎相当写上,写上“永垂不朽(英灵永存或与天地长存等)”等敬语;
4、末行从纸面底部估计空余两个字位置,写上“世侄(儿或世友)x x x敬挽。即可。
注意:从纸面看,三行是从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
白事封包注意事项:
喜事我们都知道要图吉利,送礼的数目不能带不吉利的数字,其实,丧事也是要趋吉避害的,主人家也要图吉利,因此,送礼的时候要注意数额,不能带在人们习俗里认为不吉利的数字,否则会得罪人。
1、白事送礼数额要单数,不能封双数的礼包。单数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双数,则寓意祸不单行,就会得罪主人家了。很多人习惯送礼包就封个大额的整数了事,可能不经意间就得罪人。一般封丧事的礼包都带尾数,常用1做尾数,比如501、511等,此外,有些地方也可以用3、6、9等代表单数,一般不用5、7,为了稳妥起见,建议都用1。
2、现在一些年轻人都没有写封包的习惯了,一般都是购买现成的商业封包直接送礼包,因此,一些年轻人就容易误用封包,尤其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和礼节的人,抓到一个就用,一旦用错,很容易得罪人。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庆封包,市场上的那种现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专用封包,千万不要用恭喜发财、双喜、贺等封包。
3、白事礼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辞,把礼包送给相关司礼人员即可。有些人家亲友多,司礼登记往往忙不过来,那就很可能会漏记收礼,送礼往往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如果你送礼了,主人家却没有登记,主人家可能会怪你,这样是付出了没好报,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具名,具体做法是:现成的白事专用封包不需要致辞,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种无致辞的空白封包,则在正面顶部居中竖排写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4、办丧事的时候,主人家收到礼包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需要回礼的,也就是送一个小礼包给送礼者,这种礼包一般就是一块钱左右,象征着送礼者大吉利是。这种回赠礼包,送礼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5、丧事送礼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亲人去世后,主人家一般都会派专人去给亲友报丧,白事礼包一般就是在使者报丧的时候送出去,让使者代收,这个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礼人员,收到礼包后会登记在人情簿,然后回礼。
6、对于一些亲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于关系比较特殊,还要给逝者送花圈或是挽联,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办了,在使者报丧的时候一并把这个代办款交给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礼包数目,避免使者弄混出丑。代物款不需要进礼包。
拓展资料:
帛金,源于以前人们生活不富裕,亲友家里发丧,出席丧礼的都会送些数目为单的钱,帮补一下亲友办丧事支出,除了是对死去的人聊表心意,也实实际际地帮助一下在生的人。这笔放在白信封入面的钱是为“帛金”。“帛”是丝织品的总称,丝织品在古时是贵重物,“财帛”之意就泛指金钱。
丧礼时送上帛金的金额,通常是在整数以外加上零丁的一元,以零一作结,例如101元,这与中国人的“长长久久”观念有关。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亲友参加丧礼都会收到由亡者家属送出、内含一元硬币及糖果的吉仪。 一旦亲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数,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尾数便为九,导致丧事“长长久久”不吉利之意。因此,便要特别在帛金内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后,不会以九字作结。
此外尾数一元也可取其单数,免得“坏事成双”。避免偶数是因为“双”与“伤”是谐音,有“伤心”的意思。
尾数一元也可能是取其广东话的谐音,“一单过”即没有下次的意思。
也有说法是取其普通话“一”的偕音,与“依靠”的“依”相似,意喻使伤心的亲友有所依(一)靠。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帛金
6.亲人去世怎么写悼词
原发布者:zyling1208
悼念去世亲人的悼词亲人长辈去世的哀悼词(爷爷)尊位长辈、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好友:非常感谢各位今天能参加我爷爷的追悼仪式。爷爷生于1929年,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20xx年1月9日十二时十分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告别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享年83岁。首先,我代表我的奶奶,代表全家向前来参加追悼仪式的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百忙之中前来和我们一起分担悲痛,给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安慰,与我敬爱的爷爷作最后的告别!爷爷,我们相信你还没有走远,相信你还可以感知,此刻,与您相伴一生的奶奶、深深爱戴你的儿女、家人都在你的身边和你作最后告别。关心你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也都到来为你送行。爷爷啊,天堂路上,一路走好,安息吧!爷爷生于乱世年代,是一位亲身经历多次变故的世纪老人。他21岁时母亲去世,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头,但他并没有畏缩,而是勇敢的挑起了重担,照顾父亲,弟弟妹妹,终于他和弟弟妹妹在亲戚乡邻的照顾下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由于家庭贫寒,他也受了不少的委屈,但他都坚强的挺了过来,靠的就是他的勤劳、正直、宽厚、仁爱。他一生都在辛勤的劳动,为了弟妹,为了儿女,他操碎了心,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他一直勤勤恳恳,看看院子里的柴火堆,那就是爷爷劳动的成果,柴火堆还在,而爷爷却离我们远去了,仿佛我仍旧看见他在辛勤的劳动。今天爷爷走了,我们相信爷爷是位有情有义的人,在
7.吊唁短信怎么写
1. 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 大家都不要伤心了,人生总归是要面对一死的,只要我们好好活着,他的在天之灵也好受些,伤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想应该行吧!节哀顺变!
4. 你要坚强下去,离去的人,希望活着的人,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悲伤,请你继承的替他分担他不会在享受的以后每一分每一秒。
5. 晨起,得知伯母去世……心理异常难过。娘娘一生有你们铁骨般的兄弟和孝顺的儿女,老人家定会含笑九泉的。由于时间和工作关系不能前来参加老人家的葬礼,深为遗憾。逝者已逝,作为儿女还要向前看,希望不要过于悲伤。节哀顺便吧!
6. 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妻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清明。几缕青烟随风起,满野纸烬飞。
7.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有轮回的,生生世世皆因果。死者则入土为安,生的人定是有着深深怀念。给死者送上一份哀思,为生者寄托一份祝福。惟愿离去的人安心走好。
8.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
9.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 四月草青,顾影自怜,伤青,伤心,望节哀!
11. 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圬泥叹无声,佛手采清纯! 清明节到了,扫墓去吧。
12. 失去的人已经失去了。但是他一定希望,亲人们,不要因为他的失去而痛苦,我们应该祝福他在那一边开心快乐。他也会希望我们努力拼搏的生活下去。
8.如何写吊唁短信.
原发布者:24ksoul1989
吊唁感谢短信吊唁感谢短信亲朋好友因病去世,不能前去参加葬礼,可写封吊唁信,寄给去世者的亲人,表示哀悼之情。吊唁信要写低沉些,可对死者赞颂,可对亲属进行安慰,表示自己悲痛的心情。举例说明:表哥:来信收到。得知姨妈去世,我们全家十分悲痛,我的心中更是难受不已。只因没能亲自参加老人家的葬礼,深为遗憾。姨妈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年轻时,遭受了多少生活的苦累,经历了多少坎坷不平,她都坚强地走过来了,使下一代健康成长,一家培养出三个大学生,该有多难啊!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坚强的性格、朴实的形象,是我们年轻人永远不能忘怀的。遗憾的是,姨妈最近几年刚刚亨一点福,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她今年才五十六岁,如果不是过去积劳成疾,赶上现在的好时光,不正是高高兴兴,无忧无虑,欢度幸福晚年吗?然而,她老人家得到的太少了,叫我们怎能不伤心呢。表哥,我想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要比我难过得多,但是,我们还得向前看,过于悲伤,损害健康,姨妈在九泉之下也是不会放心的。让我们永远记住她老人家,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也是姨妈一生为之奋斗的心愿。请把心放宽些,把姨妈最喜欢的欢欢培养成才,老人家定会含笑九泉的。随信寄上1000元钱,请在姨妈灵前代献花圈致哀。顺祝身体健康。表弟周道2000年3月21日家父没有留下一句话匆匆离我们而去。此时此刻我心中的悲痛无法言表,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的父亲是一个善良而诚实、勤劳而勤俭的父亲,一个平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