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翠湖公园游记作文1000字
翠湖公园是昆明的名胜之一。暑假我有机会游了慕名已久翠湖。
一进翠湖公园,一棵棵立在湖边的垂柳,就像一个个苗条的少女在湖边梳理秀发,给人美的享受。
走在湖边,眺望一波碧水、真令人心旷神怡。数只游船、从水上悄悄划过,留下一路波纹。湖水澄清,都看得到水里的鱼儿嬉戏。
在公园的西南方有一个湖心小亭,被层层垂柳包围着,掩映在绿阴和湖光之中,显得更加古朴、典雅。
夏秋之交,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荷花开出白色、粉色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一片片荷叶就像一个个翠玉大圆盘,有的高出水面,有的贴在水面。
翠湖多美啊,乘一小舟,荡漾在翠湖上,尤如进入了仙境一般。
湖的东岸是苇塘;南岸是闲圆,凉亭,北岸有花厅;西岸是儿童乐园,里面的娱乐玩具各种各样。这五光十色的儿童世界,真叫人流连忘返。
翠湖就是昆明春城的一颗明珠。有时间来欣赏一下翠湖的荷花和它那引人入胜的风景。
2.游鸣翠湖作文怎么写
鸣翠湖公园位于河口区西端,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岛屿,岛上有崎岖的小路,茂密的树林和五颜六色的花朵。一座座美丽的大桥,游客可以在上面观赏公园的美景,拍照留念。
晚上八点音乐喷泉可以开放,喷泉一会儿变成心形,一会变成三角形,一会变成五角星,一会儿变成火箭直飞冲天,下来后水花四溅,在音乐和灯光的衬托下,真是美极了!
八点半喷泉结束了,我们一天的游玩也结束了,大家今天游玩的高兴吗?大家不要忘了我这个小导游,希望大家下次再来玩儿!
3.写翠湖作文——百度知道
昆明翠湖,位于昆明城五华山西麓,是城区的中心观光点。
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全景“翠湖”。南眺碧鸡、北瞰蛇山,水光潋滟,垂柳摇曳,“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
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稻田、菜园、莲池,所以又叫“菜海子”。因东北面有九股泉,汇流成池,又名“九龙池”。
至民国初年,改辟为园,园内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茶花,始有翠湖的美称。 翠湖在元代以前,是临近滇池潘家湾的一个湖湾,李专《菜海行》诗中说:“昆明池水三百里,菜海与之为一体。
菡萏之国蛟龙窟……”翠湖涌出之泉水,直接入注滇池。 方国瑜先生考证:“元初以前,滇池湖岸西阻山麓,其北、东、南三面,自碧鸡关下高峣村,经上普坪村、眠犬山下夏家窑团山南麓、梁家河村、菱角塘、潘家湾、土桥、官渡、海燕村、石寨山下金沙村、昆阳城边旧校场,以至海口。”
(见方国瑜《元史·赛典赤传概说》)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拜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至元十三年(1276年)初,“昆明池口塞,水及城市,大田废弃,正途壅底,公命大理等处巡行劝农使张立道,付二千役而决之,三年有成。”(元赵子元《赛平章德政碑》)这就是第一次疏浚海口水利工程。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州革,县如故。其地有昆明池五百里,夏潦必冒城廓,张立道为大理等处劝农使,求泉源所出,泄其水,得地万余顷,皆为良田”。
(元宋濂《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元代几次大型水利工程,滇池水位下降,翠湖与滇池湖面分隔,成为“清回秀澈”的一泓秀水,湖水“赤旱不竭,土人于中种千叶莲”,周围“蔬圃居半”,称菜海子,又称翠海。翠海东北面湖中,有九个出水泉眼,“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
翠湖之水经河道注入滇池。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征云南,元末代云南梁王巴匝刺瓦尔密兵败投滇池(一说服毒),明军平定云南。
洪武十六年(1383年)傅友德、蓝玉班师回南京,朱元璋义子西平侯沐英留镇云南。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筑昆明砖城,将翠湖圈入城内。
(清·倪蜕《滇云历年传》)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沐英仿西汉名将周亚夫细柳营屯兵,在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清《一统志·云南志·山川》载:“九龙池在昆明县城内,其地蔬圃居半,故又曰菜海子。
平为稻田,下为莲池,沿五华之右,贯城西南,汇于盘龙江达滇池,明沐氏有别业在其上,曰柳营。”沐英爱马,常在柳营河边观马弁洗马,故翠湖出城之河称“洗马河”。
有诗记述沐英柳营洗马:“万柳郁成行,牵来老骕骦。将军思洗甲,神骏自生光。”
清末陈荣昌也有《柳营洗马》诗:“不图城市里,乃有亚夫营。伏枥新羁马,和戎罢旧兵。
愿将凡骨洗,誓与乱流争。神骏滇池出,边尘会荡平。”
洪武二十五年(1391年)六月十日,年仅四十八岁的沐英卒,沐英长子沐春袭西平侯,翠湖柳营遂改为“垂柳间垂杨”,“台榭浮水面”的黔国公沐氏别业(别墅)。明代世袭黔国公沐氏,府第在今之胜利堂,翠湖柳营为“别业”,草海畔近华浦外建有“西园水云乡”。
清顺治十年(1653年)大西军“南安王”刘文秀回滇。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入云南,封刘文秀为“蜀王”,刘文秀将沐氏柳营别业作为“蜀王府”,又称“南府”。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平西王吴三桂率清军攻云南,十二月清军三路会于曲靖,永历帝朱由榔奔迤西逃缅甸。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廷命吴三桂驻镇云南,吴三桂“乞沐氏勋庄”,踞五华山永历宫为“平西王府”。
清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缢永历帝及其子于五华山西麓之金蟾寺。金蝉寺坡遂称“逼死坡”。
清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对“刘文秀故宅,以其狭小”,遂“填菜海子之半,更作新府”,“柳营一带皆珍馆崇台”,“花木扶疏,回廊垒石”,新府石栏杆均为大理石浮雕,极尽奢华。清,李专《菜海行》诗,描述了吴三桂造新府之穷奢极欲:“橐弓解甲才几日,命将选才造宫室,明帝行宫不称意,却教再见阿房出。
军令传宣部下儿,移山填海只片时……雕甍绣闼生云烟,何处十洲与三岛。金屋朱扉锁丽人,娇歌妙舞四时春。
花草亭台香沁骨,沦漪月夜酒生鳞,正难更仆数骄乐,螭头有鸟大如骆……”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举“天下都招讨马大元帅”旗号反清,陈兵湖南。康熙十六年(1677年),吴三桂兵败洞庭,退守衡州(衡阳)。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匆忙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康熙十七年八月,吴三桂暴病殛于衡州。
其孙吴世璠继位,改元“洪化”。康熙十八年(1679年)吴世璠十四万人马被清军消灭于湖南。
次年吴世璠败退云南,吴世璠居翠湖新府,以其年号改称“洪化府”。洪化府大门外跨洗马河有石桥,称“洪化桥”。
至今河改下水道,“洪化桥”地名犹存。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清军“克云南,入其城”, “洪化府”此后改称“承华圃”。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4.游记应该怎么写
游记”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散文的一种。它往往以轻松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来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感想。明朝的时候,在我们江苏的江阴,出了一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他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探访了许多名山大川,给我们留下了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现代的许多散文作家,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游记作品。
游记一般该主要写些什么呢?我的体会是:一是写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二是写与上述风光名胜有关的社会文化内容;三是写自己的见闻感想。当然,这三方面的内容在文章中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小记者徐莹的《金山游记》就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她以游金山的若干景点为线索,移步换景,一一道来,写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而她的重点,显然是放在了与景点有关的历史文化方面:“江天禅寺”是康熙题写,七峰亭引出岳飞的一段故事,慈寿塔内陈列着“金山四宝”,白龙洞中重温白蛇传的传说,芙蓉楼旁吟诵王昌龄的名诗,第一泉边宣扬陆羽的权威……。所以我说,徐莹的《金山游记》是一篇很有“文化”的游记。
当然,她也写到了一些自然风光,她也表述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比如对岳飞的崇敬,对慈禧的厌恶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白蛇青蛇的同情和对法海的讽刺,还有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欣赏和怀念。所有这些内容都是自然地融合在文章中,所以说小作者写得不错。
我们在写游记时要在这三方面开拓思路,选择材料,确定重点。但要注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见闻感想来写,千万不能全抄游览说明书。
5.游记怎么写
游记散文怎么写?首先,最忌讳写成流水账。不要看的什么写什么。所谓那种走一路写一路。其次,要抓住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不要写大家都看到的东西。要写让自己感动的风景。再有,要变换角度。比如写一写夜景,这样就会与众不同。
附:《北海泛舟》 作者:月光下的枣树
女儿扯着我连走带跑上了琼华岛,站在北海白塔脚下,一阵阵清风吹走了盛夏的粘热,极目远望,心旷神怡。我和女儿围着白塔转了转,看了掩映在绿树中的宫殿,穿过参天古树的浓荫,又从山后的“琼岛春荫”碑绕下来。
可是女儿还没有玩够,非要吵着去划船。因为刚才站在白塔下,便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北海,可以听到游船上和碧波一起荡漾的笑声、歌声……
拗不过女儿,我只好排着长队去买票,人虽多但很快就买到了船票。我船虽然划不太好,但也可算是久闯江湖,三摇两弄船很快驶离了码头。
船划到阅古楼附近,我们船的前方漂着一根粗竹竿,大概有四五步远。女儿看到了,便说;“爸爸,我下去把它捞上来。”女儿说着便猫下身子,要跨过船帮,去捞那根竹竿。
这一切还没容我回过神来,吓得我连忙将她叫住:“嗬,这可不行,一下去可就没命喽!是啊,女儿还小,还刚刚到上学的年龄,她只知道湛蓝的湖水平如镜,哪里知道碧波下面是万丈深渊呢?
刚刚经过了虚惊一场,使我对女儿备加留意和呵护。是的,女儿还太小,还太天真。那一年她刚三岁,雪过之后,她看到院里铁管上的雪晶莹可爱,便伸出舌头去舔,结果舌头被粘掉了一块皮。孩子天真,也便可爱。我真希望女儿永远长不大,永远童心不泯……
我们将船一直划到九龙壁,可女儿还是不过瘾.看到别人的船从五龙亭低矮的桥洞下钻来钻去,她也要我照着样子钻过去。我只好操着船桨,左划右划,船钻进了桥洞,不一会儿又钻出来,划进了一片小湖。
这是五龙亭五座呈品字形排列的亭子围出的湖面,五座亭靠桥的臂膀把亭与岸挽在一起。划进了小湖,必然要再钻一次桥洞,我又摇起了船桨。
从船进了桥洞,光线有点暗,我不得不稍低着头.船桨已派不上用场,我只好收起船桨用手扶着桥洞的石壁,让船前行。可是女儿却一点儿也不害怕,还不时地用小手拍打着桥洞的石壁,发出“叭叭”的声响,那“叭叭”声和女儿格格的笑声连成了一片.我也童心未泯,一边推着石壁推船前行,一边也拍打着石壁,和女儿一起哈哈地笑着……
呵,北海泛舟,穿过桥洞如同穿过时间的隧道,我也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船上载着两颗金子般的童心……
6.翠湖公园美景作文250字怎么写
翠湖公园在河南油田文体中心的后面。
公园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还有柳树和小桥,风景美极了!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闪闪发光,微风吹来,波光粼粼,就像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散落在水面上。湖面倒影着小桥、柳树和假山,连喜鹊、燕子都被这美景给吸引住了。
它们在湖面上飞舞着、嬉戏着,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湖的四周环绕着一颗颗柳树,长长地柳枝随风飘摆,就像一位位害羞的小姑娘。
它们低着头梳理着自己的长发,在明媚的春光下,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好像一会儿就要去参加选美大赛。“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倒影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看着这美丽的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这首优美的的歌。
我爱你,美丽的翠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