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标控制价怎么确定
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以及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的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并应编制招标控制价。
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4、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
5、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6、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发布的参照市场价;
7、其它相关资料。主要指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等。[1]
按上述依据进行招标控制价编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的计价标准、计价政策应是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计价定额和相关政策规定;
(2)采用的材料价格应是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发布的材料单价,工程造价信息未发布材料单价的材料,其材料价格应通过市场调查确定;
(3)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计价中费用或费用标准有规定的,应按规定执行。
2.招标控制价
1. 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以及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的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并应编制招标控制价。
2. 招标控制价编制的注意事项
(1)招标控制价的作用决定了招标控制价不同于标底,无须保密。为体现招标的公平、公正,防止招标人有意抬高或压低工程造价,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如实公布招标控制价,不得对所编制的招标控制价进行上浮或下调。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公布招标控制价时,应公布招标控制价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不得只公布招标控制价总价。同时,招标人应将招标控制价报工程所在地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查。
(2)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未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规定进行编制的,应在开标前5天向招投标监督机构或(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投诉。
招投标监督机构应会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对投诉进行处理,发现确有错误的,应责成招标人修改。
3. 作用
(1)招标人有效控制项目投资,防止恶性投标带来的投资风险。
(2)增强招标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正常评标。
(3)利于引导投标方投标报价,避免投标方无标底情况下的无序竞争。
(4)招标控制价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水平,为招标人判断最低投标价是否低于成本提供参考依据。
(5)可为工程变更新增项目确定单价提供计算依据。
(6)作为评标的参考依据,避免出现较大偏离。
(7)投标人根据自己的企业实力、施工方案等报价,不必揣测招标人的标底,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8)减少了投标人的交易成本,使投标人不必花费人力、财力去套取招标人的标底。
(9)招标人把工程投资控制在招标控制价范围内,提高了交易成功的可能性。
3.招标控制价
标底和招标控制价是由招标人自行编制或委托具有编制标底资格和能力的代理机构编制的,是工程造价在招投标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
1、标底(预期造价)
标底是指招标人对招标工程项目在方案、质量、期限、价金、方法、措施等方面的综合性理想控制指标或预期要求,简单地说就是“预期工程造价”。
设标底招标是2000年1月《招标投标法》实施以后开始采用的,但在实践操作中,设标底招标存在以下弊端:第一,设标底时易发生泄露标底及暗箱操作的问题;第二,编制的标底价一般为预算价,科学合理性差,容易与市场造价水平脱节;第三将标底作为衡量投标人报价的基准,导致投标人尽力地去迎合标底,不能反映投标人实力。
2003年2月17日,03《清单计价规范》发布后,取消了中标价不得低于标底多少的规定,出现了“无标底招标”,无标底招标容易出现围标、串标、抬标、高额索赔、偷工减料等现象,给招标人带来投资、质量的风险;同时招标人在评标时,对投标人的报价没有参考依据和评判标准。
所以,2008年12月1日起,08清单计价规范正式实施,标底淡出人们的视野,普遍采用招标控制价方式控制工程造价。
2、招标控制价 (最高造价)
即我们常说的“拦标价”,是招标人可以承受的最高工程造价,故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上限。
两者不同之处:
1、保密要求不同:标底要开标前保密,在开标时宣布。招标控制价应该在招标文件中公开,提高了透明度。
2、编制作用不同:在评标中,标底可以用来比较分析投标报价,具有参考作用,但不能作为中标或废标的唯一直接依据;招标控制价可以有效防止抬标,超过招标控制价的投标报价即成为废标。
4.怎么做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易发表网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招标控制价的概念、计价依据、编制内容、编制招标控制价应注意的问题,编制招标控制价的程序以及不规范招标控制价的投诉与处理,旨在规范招标控制价编制,切实促进工程招投标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招标控制价计价规范依据程序
一、招标控制价的概念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国家以及当地有关规定的计价依据和计价办法、招标文件、市场行情,并按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图纸等具体条件调整编制的,对招标工程项目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也可称其为拦标价、预算控制价或最高报价等。
二、编制规定
(1)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人应编制招标控制价。
(2)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招标人应将其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
(3)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其投标应予以拒绝。
(4)招标控制价应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和复核。
(5)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时公布,不应上调或下浮,招标人应将招标控制价及有关资料报送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查。
三、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