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奇书草书行字怎么
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奇书草书行字怎么
猪字的甲骨文好像还没有发现
猪字的金文——
猪字的小篆——
大篆——(似即金文。金文《史颂鼎》拓片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猪字的行书——
猪字的草书——
2.猪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猪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copy 猪拼音:zhū,注音:ㄓㄨ,部首:犭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五笔:QTFJ 仓颉:KHJKA,郑码:QMBM,四角:44260,结构:左右,电码:3727,区位:5477 统一码:732A,笔顺:ノフノ一丨一ノ2113丨フ一一 释义: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猪倌。
猪5261场。猪圈(juàn )。
猪肉。生猪。
野猪。种(zhóng )猪。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猪槽[zhū cáo] 表面意思,即猪吃草用的器具。4102 2、宿猪[sù zhū] 圈养一年1653以上的猪。
3、豭猪[jiā zhū] 公猪。 4、猪婆[zhū pó] 亦称“猪婆子”。
母猪。 5、猪鬐[zhū qí] 猪鬃。
3.鹿、猪、子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详见附图。
分别为“鹿”、“豕”、“子”的甲骨文写法。
其中,“猪”古称“豕”,故“豕”的甲骨文即是“猪”的甲骨文;“子”有两种甲骨文写法,第一种为天干地支中的“子”的写法,另一种是常用的孩子的“子”。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附图:
4.猪字的繁体字和甲骨文怎么写
猪的繁体字写法如下:猪是后造字,甲骨文只有本字“豕”。
猪是一个形声字,由本义的“豕”豕+声符“者”者组成。“豕”的甲骨文:猪,读音:[zhū]基本解释1、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猪倌。
猪场。猪圈(juàn )。
2、古同“潴”,水积存之处。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猪,豕而三毛丛居者。
从豕,者声。白话版《说文解字》:猪,体毛稀疏、群居的猪。
字形采用“豕”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常用词组1、猪草: zhū cǎo可充作猪饲料的草类植物。
2、猪场: zhū chǎng饲养或繁殖猪的场所。3、猪倌: zhū guān以养猪为业的人。
4、猪圈: zhū juàn养猪用的有遮棚的围栏或空地。5、猪栏 zhū lán用栅栏围起圈猪的地方。
5.猪字的古文
猪在文言文中有许多称谓.使用频率仅次于“猪”的是“豕”.《左传·庄公八年》说:“齐侯游于姑棼,逐田于贝丘,见大豕.” 猪又称“犭屯(tún)”,亦作“豚”或“肫(zhūn)”.本指小猪,亦作猪解.古代方言中“彘”和“豨(xī)”也是指猪,《方言》说:“(猪)关 东西或谓之彘”,“南楚谓之豨”.猪还有许多有趣的戏称,如因面部黑色而称“黑面郎”.宋代孙奕《示儿编》说:“猪曰长喙参军、乌金.”“参军”是古时官名,猪因喙长,故戏称.“乌金”之名始于唐代,因有人养猪致富而得名.还有一种称法叫“糟糠氏”,乃因猪以糟糠为食,故称.宋代陶谷《清异录·兽》说:“伪唐陈乔食蒸肫,曰:‘此糟糠氏面目殊乖,而风味不浅也.’”。